APP下载

学生社团在校园创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2020-03-24张锦

科技风 2020年9期
关键词:重要价值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张锦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校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接触到的文化形式豐富多样,因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在参与社团过程中,能够不断加强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还能够树立宏大的目标。所以,高校方面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进一步完善社团制度体系,促进社团文化健康稳定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创新;文化建设;重要价值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群体为校园中的师生,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学生的知识技能、精神面貌以及思想道德,学生社团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此外,也对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学生在参加各项社团活动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缩影,学生是社团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对弘扬校园创新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是育人作用: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通过大大小小的活动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社团通过参加活动,逐渐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自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也会越来越认可校园文化,汲取校园文化当中的精神文明因素,学生也能够丰富自我兴趣爱好,不断提高人文素养[1]。创新作用: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的主体便是大学生,也是由学生进行组织的,因此,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不断培养创新精神以及主观能动性。社团从目标规划到不断的发展,再进行各种活动,都是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组织的,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其次,成员之间也能够平等自由的提出建议,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意见。承载作用:学生社团还具有一定的导向、教育作用,所营造的人文环境也是贯彻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能够使得学生逐渐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在,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并逐渐继承校园文化底蕴。

2 学生社团现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社团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由校团委领导进行工作的开展,二是学院之间组织学生社团进行运作。不管是何种模式,都存在无法高效管理的情况,人力资源匮乏,无法专职化,不能很好的为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持。其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相关章程逐渐流于形式化,无法进行有效监控,社团成员的流动性很大,导致社团活动无法及时传承,影响社团发展,学生的场地经费来源等资源有限,无法保障其正常开展[2]。再者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只是给予一定程度的精神方面鼓励,这样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且没有组织纪律进行约束。

2.1 校园文化建设层次需要提高

学生社员是大学生们自发组成的社团,会不定期举办相应的活动,加强社员时间的相互交流。当前社团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社团注重社会实践以及学术研究,也有部分社团只是将社团活动当做是文体活动,内容比较空洞,缺乏内涵,起到弘扬校园文化的作用。

2.2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和场地有限

通常情况下,学校方面都应当为学生提供活动开展的专用场地,但是近年来,随着学校不断的扩招,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活动场地便越来越匮乏,比如,同时开展几个活动的时候,便无法进行安排,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也无法改期。这样的情况也非常突出,部分社团因缺乏设施以及活动场地导致不能举办活动,如,没有专门的球类运动场地,由于设施有限,这样的活动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热情便会逐渐下降。经费主要是团委拨款和收取会费,经费相对有限,这样是无法支撑社团正常运转的,其次,社团会找商家赞助,艺术团、健康美食等得到赞助的情况比较客观,但是文学社团却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社团,在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之后,但是却由于经费不足,导致活动方案整改,规模不断减少,要求也大幅度降低。随着社团的不断扩大,部分成员的创新想法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其次也缺乏相应的指导,管理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样便会导致活动创意想法不能实现。

3 加强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思想引导

思想教育工作是社团文化的重要核心部分,应当引导师生的高度重视,学生社团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且特点鲜明,因此,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应当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目标。此外,社团方面还应当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有限范围内,开展各项丰富多样化的活动,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成员参与其中,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再者,高校方面还应当重视社团的教育功能。社团的发展与成长需要科学合理的引导管理,制定合理的布局,也能够不断扩大社团的整体覆盖面积和参与程度,提升自我教育功能,提升社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再者,还应当建立品牌社团,进行多样化活动,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可以展示学生社团风采,并对学生社团进行规范化管理。

3.2 强化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社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极大的影响着社团的整体发展潜能,因此,高校方面应当加强对社团干部及组织人员的学习培训,培养出能力强的带头干部。如,学生可以自发组织羽毛球社团,体育教师可以成为技术顾问,并在实战训练方面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应当进行专门的培训,不断提升社团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组织能力[3]。

3.3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挖掘社团发展潜力

高校方面应当注重社团以及校园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简而言之,社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当设立相应的制度体系,秉承校训校风,融合校园自身文化氛围。如,有的高校方面应当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有的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主要结合社团的实际状况,还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研讨会,不断提升社团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规范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实现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

猜你喜欢

重要价值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基层协商民主: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