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康复训练在唱游与律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03-24薛银娜
薛银娜
特教学校学生受遗传和疾病因素影响,存在身体机能不能正常维持、智力发育迟缓、情绪障碍等问题。教师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的康复训练和自理能力的养成,既无法帮助学生走入社会融入正常的生活,又无法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对于特教学校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能学习,二是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狭义的康复训练主要指通过一定方法使病人身体局部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尽可能地使病人生理和心理得到康复,达到治疗的效果。通常特教学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使他们的肢体、语言、运动等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能够改善他们的残疾程度,缩短他们与普通同龄学生之间的差距。
唱游与律动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一般性课程,是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开展素质教育、实施美育的重要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唱游与律动课程标准(2016年版)》明确指出,唱游与律动课程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功能限制的改善,在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渗透康复理念,促进学生听觉、语言、动作能力等方面的改善,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为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提供帮助。那么,如何把康复训练融入唱游与律动课程呢?
一、感受与欣赏:以动代静
感受与欣赏是通过发现、探索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声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音乐艺术作品,逐步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与理解音乐,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为自身参与音乐活动作准备。进行此项教学活动时,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聆听和感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起来,可以在学生初次聆听之后,让他们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声音的强弱。比如在《大猫和小猫》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辨别声音大小的基础上,用动作幅度变化表现音乐,用身体、头部、双手进行动作练习,提升肢体协调性。在节奏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变换动作感受节奏。此外,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时,教师可以将康复训练内容有目的地融入教学中。
二、演唱:以说促唱
演唱是以唱的方式表演音乐作品,是唱游与律动课程中最基本的内容,对学生语言训练极为有利,教师讲授发声练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如学生发“ge”音有困难,就多用“g、k、h”等舌根音让他们练习发音;记歌词之前可先做舌头操,增加唇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再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发音模糊不清的学生进行单独语训指导,观察他们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让他们模仿发音,发出更接近的音。
三、音乐游戏:以乐启情
特教学校学生大多爱哭闹、固执、攻击性强,教师可借助音乐游戏培养和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在组织音乐游戏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行为约束、情绪控制等方面。
行为约束是强调游戏规则,明确指令,让学生明白随心所欲和小霸王是不受欢迎的,让学生懂得正确参与才能收获快乐,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规则意识。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发现在游戏或比赛中被淘汰的学生有不愉快、生气或愤怒的情绪时,要及时疏导、鼓励或安抚,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会控制情绪。
音乐游戏的多样性、参与性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沟通、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融入社会。
四、律动:以大带小
律动是伴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出简单肢体动作的活动,对学生的肢体康复大有裨益。拍手、抬脚、跑、跳等律动中常见的大动作训练都能够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且大多数学生的大动作发展都优于精细动作。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够一举两得。所以,教师在创编律动动作时,要注意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比例,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比如在《顽皮的小杜鹃》教学活动中,大动作有挥动双臂模仿杜鹃飞、原地跑模仿追杜鹃等,在每两个大动作之间,加上捏捏手指模仿杜鹃叫的精细动作,交替练习,这样学生的两种动作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創编精细动作训练他们的双手,比如手指操等,给手部更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的双手在反复伸手指、弯曲、拍击、抓、握、点、捏中变得更灵活,以此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
唱游与律动是一门内容丰富、充满乐趣的课程,但特殊教育本身就是慢教育,特教学校学生像一只只小蜗牛,容不得我们心急和催促。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康复训练收效慢、不能全面落实有针对性的教育等具体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慢慢探索,找寻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缩短特教学校学生与普通同龄学生之间的差距。
作者单位 陕西省蓝田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