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中医四诊在中医体检中的应用及意义

2020-03-24胡远樟温川飙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3期
关键词:治未病受检者仪器

何 黎 曹 悦 胡远樟 温川飙 罗 悦*

(成都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610000)

引言

随着21 世纪医学模式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中医体检服务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中脱颖而出,尤其是中医对于功能状态的检测即临床上对于还未发生疾病或已经出现临床表现但通过西医检查并未查出的人群,更是弥补了西医生化指标、物理指标等体检指标的不足(西医对于人体功能性的把握不够理想)。传统的中医体检主要以张仲景的“十问歌”及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为主作为体检切入点进行个体相应检查,望、闻、问、切四个环节紧密相关,临床上将各个环节收集到的数据最后统一进行四诊合参,对体检人群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辨证论治,得出结论,从而实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在大数据、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出现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秉着高效、安全、有效、规范的原则,医疗行业及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有关的硬件及软件的应用,而中医辅助四诊诊疗仪器就是对中医传统四诊的延伸发展与创新,中医四诊仪的出现使中医独特的诊查指标更加客观化、科学化、实用化,更好的促进中医自身疗效评估体系的发展[1],实现了中医四诊信息化、数字化、量化的采集[2]。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关键性技术为中医体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受检者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四诊仪对受检者进行信息采集,机器学习筛选,在标准化、智能化的前提下对受检者的体质状况及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然后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和建议,最后通过数据反馈筛查受检者生理病理状态,完善中医体检服务系统,使其成为一个闭环状态。

图1

1 与中医“治未病”理论有关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发展起来的相关文献研究示意图

如图1 可知,中国知网搜索“中医治未病”得到1347 篇文献,并从1986 年到2006 年其研究处于基线水平,发表的文章数量有限,从2006 年以后到目前为止,其发展水平逐年升高,2006-2008 年文章数量翻了一倍,2016 年达顶峰;搜索“中医健康管理”得到648 篇文献,2002-2006 年几乎没有代表性文章,2006 到目前基本成线性上升;搜索“中医体检”得到文献155篇,从图上来看,中医体检发展波动幅度较大,2018-2019 年发展持平,推测其发展遭遇瓶颈;搜索“中医四诊”所得文献984篇,1960-2004 年发展基本成直线,2004 年以后缓慢发展,至2012 年达高峰,2012 年以后遇到瓶颈有所下降。就总体而言,这四大类的研究都处于上升发展阶段。

2 中医健康体检,准备工作要做好

有关中医健康体检研究的前期基础

中医传统四诊与中医辅助四诊仪器:

世界卫生组织1990 年对健康作出新的定义: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 个方面皆健全才算健康[3],“健康”也就意味着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等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因此和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健康”也就意味着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观念,又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同样体现了预防医学思想[4]。中医数千年来积累的看病经验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与司外揣内,所谓司外揣内即从表面征象入手,采集人体生物信息变化,以外在功能表现及机体自觉症状作为辩证分析的基础资料,从而进行健康与疾病分析判断的系统理论与实施措施[5],又有《医门法律》:“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说明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缺一不可,环环相扣。这些都属于中医传统诊疗思想与原则,都是不可摒弃而应继承发展的,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传统四诊用于临床看病与现代科技相比诊疗过程过于繁琐,消耗时间长,辩证偏于主观化,数据不客观、不标准,症状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但沿用至今仍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而这一整套的临床思维也就成了医生和患者之间诊疗与看病的固有模式,中医传统四诊也延续了中医传统文化,但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客观面对并提出解决方案,故而诞生了中医辅助四诊仪及其他诊疗仪器。中医辅助四诊仪是对传统四诊的延伸与发展,是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学方面体现,中医辅助四诊仪器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医诊断所依据的四诊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的仪器装置[6],它的出现使传统中医四诊在技术上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诊疗繁琐、海量数据处理等问题,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有见解的专家们纷纷研究中医四诊仪器,见表1,说明了中医四诊仪发展中的必要性,引起研究潮流,也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人工智能在崭新的融合时代。而中医四诊仪发展至今出现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现阶段的中医辅助四诊仪器大部分停留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单向式的结论推论,临床上的应用也仅局限于体验和科研应用,没有做到自动化、智能化及普及化[7],这也是发展出现瓶颈没有突破的主要原因;(2)作为中医体检辅助仪器,因有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机构研发,所以中医体检辅助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量化标准,而且有些仪器读出来的数据完全一模一样,这些都是不够严谨的;(3)中医四诊仪实现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需要真实可靠的数据,现在的研究还处在各方面都不严谨的阶段,尤其是缺乏权威的中医诊断学客观化、标准化指导,这就使得后期运用现代技术时,渗入算法等技术的设计不合理;(4)缺乏权威可靠的红头指导性文件。这些都是导致中医体检辅助四诊仪器停滞不前的原因。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即是一个典型的信息融合过程,辨证论治的基础是四诊合参,同时中医四诊也是预测疾病的基础,是中医治未病的利爪,为治未病提供了方法、工具和评估系统[8],因此实现中医四诊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构建一套明确的中医体检量化标准,中医体检流程,权威的中医体检设备至关重要。

图2 中医传统望闻问切之“切诊”

图3 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实现的中医四诊仪之“脉诊仪”、“望诊”

3 结论

表1 专家们发明的中医四诊仪器

中医健康体检在现代社会中会逐渐引领人们走向健康生活的潮流,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现代技术给中医健康体检所带来的的机遇和挑战。以人工智能、算法、神经网络以及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技术占据各个行业的头牌,其中医疗行业主要以中医辅助四诊仪器为主,中医四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确定了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如何使四诊合参有效且高效的发挥作用在中医辨证论治和中医健康体检中就显得至关重要。本课题在研究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辅助四诊仪器对中医体检的作用,不难看出,两者结合可以实现真正的人机结合方式,使收集到的真实临床数据客观化、标准化,通过机器学习可以使症状标准化,为中医健康体检提供高效、安全、有效的可行性操作,为受检者健康提供可视化及可靠的数据支撑,为临床、科研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治未病受检者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