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①
——以“声音的特性”教学为例

2020-03-242

物理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波形图响度音调

2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学,甘肃 甘南 747000)

1 引言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使命,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精粹文化,值得传承和发扬。物理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使学生乐于走进物理世界,又能使物理课堂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扎念”作为一种古老的、深受藏族学生喜爱的传统乐器,是学习声学知识的良好教具,将其应用于“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教学中,对体现课程理念、培养藏族初中生的科学思维和物理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扎念”简介

2.1 “扎念”的结构

图1

2014年“扎念”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扎念”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是一种弹拨乐器,有六弦琴、八弦琴、十六弦琴等,其中以六弦琴最为普遍。“扎念”的琴体通常由柏木、红木、胡桃木、檀香木等制成,蒙皮为山羊皮、蟒蛇皮等(如图1)。

2.2 “扎念”蕴含的声学知识

2.3 “扎念”与藏族学生

“扎念”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十分普遍,节日酒会、歌舞晚会等缺不了用“扎念”表演节目,平时在劳作歇息时或在草原放牧闲暇时,人们也会拿起“扎念”高歌一曲。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藏族学生性格活泼、乐于表现、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他们对“扎念”十分熟悉,也能随手弹上几首曲子,然而他们的数学及科学课程基础薄弱,物理学习的兴趣并不高。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3.1 在欢快的歌声中引入课题

请班里会弹奏“扎念”的同学为大家演唱一首藏族歌曲。

师:同学们可知道“扎念”是如何发声的?歌手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控制琴声的呢?

生:它通过弦的振动发出声音,歌手用左手手指按住琴弦,右手拨动琴弦,以此发出不同的琴声。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物理学角度一起解开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一首弹唱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欢快且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念”作为本节课的教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在琴声中进行探究

3.2.1 音调

教师将刚才弹唱的同学请上讲台,大家共同分析琴声,引入声音的三个特性。

师:你能不能说说你是如何让“扎念”发出不同的声音呢?

生:粗弦的声音粗,细弦的声音细,比如从①弦到④弦是由细到粗的,声音也是由细到粗,若是同一根弦,长一些的声音粗,短一些的声音细,比如①弦,按住B点,弹出的声音就比按住A点弹出的声音细(如图2)。

图2

师:你可否演示一下?大家注意观察琴弦。

生:可以!

台下学生认真观察、聆听和交流,教师给出音调的概念:我们刚才所说的声音的细粗,在物理学中,我们称之为声音音调的高低,比如①弦到④弦所弹音调依次是由高到低,按住B点弹出声音的音调就比按住A点的音调高。再给出如男低音和女高音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声音音调高,哪些声音音调低。

设计意图:在音调高低的教学中,通常受日常用语的影响,声音的高低不指音调的高低,藏语中也不例外,而音调的高低对应生活中声音的粗细,这里通过“扎念”分析音调,可以从振动的角度理解音调的概念,培养学生用物理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

师:音调的高低对于琴手非常重要,你们可知道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生: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程度……

师:长度相同的4根弦,粗细不同,音调的高低就不同;同一根弦(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音调的高低也不同;粗细、长短都相同,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也能使音调高低不同。能否让粗细不同的弦,发出音调高低相同的音呢?

台上学生示范①和②弦,用手指按②弦,使其变短,即可发出与①弦相同的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步,为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暗藏伏笔,隐含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师:粗细和长度都不同的弦,能发出音调相同的音,可见二者并不是决定音调的直接因素,能否从声音的产生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扎念”的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将学生分组,让台上学生走进每一组,进行演示,依据学生认为的不同情况拨动琴弦,最后拨动①和④弦,让其他同学细心观察。学生逐渐明白:音调与弦的振动快慢有关。

师:弦振动得这么快,我们又怎么数得过来呢?

学生感到困惑……

师: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显示声音的波形。利用DIS实验系统在电子白板上呈现音调高的波形图和音调低的波形图,从波形的疏密程度(频率)来区分音调的高低。另请一名男生和女生各自通过话筒唱一句,比较波形的疏密程度,可发现女生的音调高于男生的音调。

师: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请阅读33-34页内容,并思考哪些声音我们听得见,哪些声音我们听不见?举例说明。

通过阅读,学生不难回答以上问题,再根据频率范围的不同将声波分为可闻声波、超声波以及次声波。

设计意图:从发声的本质出发,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其探究意识和能力。通过DIS实验系统呈现声的波形图,有利于直观地理解声波和频率等概念。

3.2.2 响度

教师重重地拨一下“扎念”的某一根弦,然后又轻轻地拨一下此弦,问: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吗?有何区别?

生:音调相同,第二次拨的声音小,几乎听不到。

师:是的,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声音的强弱,用响度的大小来表示。

师:“扎念”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和拨弦的力度有关。

师:对,用力拨,响度大一些,轻轻拨,响度小一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弦的振动并总结。

将学生分组,让台上学生走进每一组,进行演示,用不同的力度拨动同一根弦,让其他同学细心观察。学生逐渐明白,响度与弦的振动幅度有关。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通过DIS实验系统,在白板上展示声波图形。同时利用手机等播放单调的音乐,用音量控制响度,观察其声的波形图,不难看出:响度大,波形图中上下幅度大,即振幅大,反之亦然。

设计意图:以比较的方式,引入响度的概念。在音调相同的前提下对比响度,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DIS实验系统直观地显示声音的振幅,使学生了解响度和振幅的概念及其它们的关系。

3.2.3 音色

师:如果在教室外的楼道里,有两名同学在说话,是男是女我们一听便知,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

生:根据他们的音调不同。

师:如果是我们班的两名女生,也能听出她们是谁,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熟悉她们的声音。

师:对,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一定的区别,就算他们的音调和响度都一样,我们同样也能辨别他们,这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一样。

播放“扎念”和牧笛在响度相同的情况下发出同一音调的音,通过DIS实验系统显示牧笛和“扎念”的波形图,让同学们感受其声音,观察其波形图像。发现:两者音调和响度大致相同,但由于结构和材质不同,所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存在差别。接着,利用多媒体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的方法认识音色,了解音色是区别声音的又一重要特征。聆听各种乐器的声音,通过DIS实验系统显示它们的波形图,让同学们直观地认识音色。

3.3 课堂学习评价

(1) “扎念”有六根弦,当拨片从上到下顺着拨动每根弦时,每根弦发出声音的不同。

(2) 藏族歌手降央卓玛,她温柔宽厚的歌声与众不同,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她与其他女歌手相比,不同。

(3) 人们常用话筒讲话或演唱,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设计意图:通过“扎念”等生活实例,评价学生对该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扎念”的了解情况。突出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念”的了解。

3.4 课堂小结

依据本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脉络,给出如图3所示的课堂小结,梳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图3

设计意图:从声音的本质上,总结声音的特性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现象认识科学本质。

4 结语

在演艺中进行物理教学,在娱乐中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丰富了物理教学方式,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繁多、内容丰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空间很大。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物理教育的灵魂,[5]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含人文底蕴,将其融进初中物理课堂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通过“扎念”在“声音的特性”教学中的应用,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如下启示:(1)需要深入挖掘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理知识;(2)所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是学生所熟悉且感兴趣的,并要与物理教学内容相适应。

猜你喜欢

波形图响度音调
浅析CH-γ方程中解的求法
听力学名词释义(2)
浅谈轨道动态检测资料在线路维修中的应用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数字电视节目响度标准化的探讨
轨道几何动态检测项目及病害成因分析
论曲式结构与声音波形图的关联性
汽车制动工况下车内时变噪声响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