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
——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2020-03-24李广智
李广智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医院需要大量专业护理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讲,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尤为重要。
1 导言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因为在某一特定行业工作的人有着共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并且接受着共同的职业培训,所以通常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特征。职业情感是个体满足特定职业需要的内在体验,个体只有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学习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从而产生强烈的职业热情,始终关注与职业相关的新信息和新技术[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确定了高职学生需具备交流表达、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运算、外语应用、解决问题、创新革新、自我提高8种普适性能力[2]。
护士职业素养反映了护士职业的基本要求,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素质。狭义的职业素养可以理解为专业素养,是指护士在文化和能力方面的水平;广义的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专业能力、价值文化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素养。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整个调查工作分为3部分展开:(1)对学生的调查。遴选我院护理专业3个年级的330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和理解。(2)对就业单位(医院)的调查。先后邀请与我院护理专业有联系的35家就业医院的相关专家参与此次调查。这些专家既有一线的护士长、护士,又有医院人事管理部门的领导,还有医院实习带教教师,从而保证了调查的全面性。(3)对专业教师的调查。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授课教师,主要结合我院所开设的护理专业相关课程,调查护理专业学生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法,并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出建议。
2.2 内容
(1)医院护士综合职业素养指标(名称、内涵、表现、标准、评价),重点为护士的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2)这些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评价方式、培养方法;(3)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情况;(4)教师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认知情况。
2.3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医院护士素养现状和对人才素养的要求,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素养现状和培养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问题分析
(1)对于“问题1:请选出10个您(医院)认为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应加强的内容”,调查对象的回答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题目中所列出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32种职业素养,团队合作、人际交往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学习、自我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医院看重的职业素养,其余职业素养受重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独立自主、组织与实施、创新与创造力、适应能力、生涯发展与规划、反思能力、健康素养、自信心、尊重与包容、生活管理能力、社会参与和贡献、计划、可持续发展意识、主动探究、情绪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安全意识与行为、法律与规则意识、环境意识、公民意识、科学素养、母语能力、审美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外语能力、国际意识、数学素养。
表1 医院认为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还应加强的内容
(2)对于“问题2:以下这些情况可能是学生在职业素养中的不同表现,请您(医院)判断它们是否符合您的需求”,调查对象的回答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护士应具备的23项能力要素,医院在考核过程中发现,在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规划、学习思考能力、纪律意识、适应能力等方面,学生的表现还有待改善。尤其是医院注重的适应性(抗压能力)、纪律意识,在今后要加强培养。
(3)对于“问题3:您(医院)招聘护理专业毕业生时主要看重以下哪些方面?”调查对象的回答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在招聘护理专业毕业生时主要侧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学历证书,这也是造成现在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重知识技能轻职业素养的主要原因,也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对职业素养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
(4)对于“问题4:您(教师)认为学生目前最缺乏的职业素养是什么?”调查对象的回答见表4。
表2 医院对于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表3 医院招聘护士侧重的方面
表4 教师认为学生目前最缺乏的职业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教师认为学生目前最缺乏的职业素养前4位依次为主动学习、创新思维能力、尊重理解他人、吃苦耐劳精神。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方面有所欠缺,而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各种岗位考试和技能考核几乎伴随护士的整个职业生涯,更需要学生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意识。护理工作需要与患者交流互动,工作时间长、强度大,需要学生尊重、理解患者,有吃苦耐劳精神,同时具备精湛的护理技能,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交流。
(5)对于“问题5:您(教师)认为学校能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教师的回答见表5。
表5 学校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师认为优化课程建设、优化班级管理、开设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组织用人单位培训、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一年在医院实习,在校学习任务重,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职业素养相关课程几乎没有开设,所以加强职业素养相关课程建设是近期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
对于“问题6:您(学生)认为什么是护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学生的回答见表6。
表6 学生对护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认为职业态度、医学知识、职业操守、责任心是护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当前学生已经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2 结果分析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总体状态仍然令人担忧。学生择业观和价值观趋向于功利主义,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心理抗压能力差。学生选择护理专业大多数是父母做主,对护理专业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2)医院希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能敬业爱岗,全心投入岗位工作中。医院招聘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超过半数的医院不欢迎不守诚信的学生。学生只有对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注意培养团队精神,才具备被提拔的条件。同时,超过2/3的医院认为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亟待培养的职业素养。因此,学校要培养受医院欢迎的人才,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4 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医院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学校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
4.1 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不再局限于理想信念教育、校情教育、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稳定教育,更应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在入学之前,学生只是一个不具有职业素养的普通人,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他们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因此,应该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以加强新生对专业的理解,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职业规划和就业相关知识。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要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即护理是一个旨在促进、维持和恢复社会中每个人健康、减轻其痛苦的过程;护理整合了知识、技能、同情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现代护理已发展到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阶段;护理工作者不仅要照顾患者,还要综合利用知识、技能服务于所有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积极干预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使学生明白护理工作是技术与服务的结合,尽快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3]。
4.2 构建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突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构建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整合专业课程。为加强各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学校可以打破学科界限,适当整合专业课程。如将解剖学和组织学整合到人体形态学中,将基础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急救护理培训等模块整合为综合护理培训。第二,增加实践课程。例如,增加专业护理技术实训、护理见习、综合技能训练、毕业临床实习、顶岗实习等,使学生全面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第三,开设人文课程。学校应增加人文课程,以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如开设唐宋时期的音乐欣赏、美学介绍、人际交往能力、公共关系、诗歌欣赏等课程。第四,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如组织护理礼仪竞赛、校园歌手竞赛、人文讲座、社会学讲座等[4]。
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增设必要的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逐步培养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在生命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告诉学生生命的由来,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从而尊重和珍惜生命。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传授生命教育知识,还可以将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学生可以组建志愿者团队,以便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护爱生命活动。教师应将护理专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纳入生命教育课程,使学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时更好地护爱生命、挽救生命[4]。
4.3 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仅需要课堂理论教学,还需要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模拟护理工作情境中发挥作用,经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分析、验证所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中国传统医学教育没有医患关系或沟通技巧相关课程,但发达国家相关课程已开设多年。例如,在每个护理操作实施之前,应该传达给患者或其家庭成员;在为患者进行导管插入术之前,有必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意图,消除疑虑,得到配合,并向患者解释其隐私会得到尊重。简洁、友好的沟通比直白的医学术语更容易令人接受,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护理工作者投入情感并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护理是一个高度人性化且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患者渴望得到身体护理和精神安慰,护理工作者需要投入情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是承载人类最伟大的爱与美的代名词,是仁慈与爱的具体体现。让护理专业学生充分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是提高职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遵循医生的医嘱,还要完成患者入院评估、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实施护理计划等一系列工作。这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够有针对性地完成护理工作,体现个人的工作价值和技术能力。我们坚信护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专业学生的个人价值,提高职业认同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们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职业荣誉是自我实现需求的具体体现,是最高水平的需求。护理专业学生具有职业荣誉感,就会认为从事护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从而热爱护理事业,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尽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护理预备人员。此外,保持职业荣誉感可以改变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工作环境满意度较低的现状。
4.4 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及护理专业社团活动
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传授理论知识,仅依靠短期和有限的课堂教学,远远达不到培养专业化和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学校通过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与社区家庭护理机构合作、“5·12护士节”宣誓和护理技能竞赛等活动,将护理专业素质教育全面化、多样化。同时,通过护理宣教仪式和护士礼仪风范展示,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职业观念、职业行为和职业标志视觉识别系统。
志愿服务本身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学生通过学校假期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和护理协会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实践,形成真实的服务行为,促进语言表达、社交沟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这能使学生体验到服务带来的快乐、成就感和满足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理性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和所学专业,将自我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断融入实践服务中,形成良性循环。一些特殊的志愿活动如假期“专业扶贫”活动,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毅力,培养艰苦奋斗和追求进步的精神,培养全局观和大局观,拓宽视野,从更高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
4.5 在医院见习中培养职业素养
医院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规则和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培养职业素养。为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性,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形成职业道德观念,加深对职业道德课程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医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见习情况来分析其职业素养的不足之处,使学校能够充分了解医院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护士进行演讲,使学生积累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找出自己与优秀护士之间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差距,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此外,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健康服务活动,如医疗保健知识讲座、护理知识宣传等,培养学生职业责任感。
4.6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比普通高校大学生,高职学生有更多的挫败感、迷茫感和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为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在运营专业开设旅客运输心理学课程,在管理专业开设管理心理学课程等。在普及心理知识、开发成长潜能的基础上,掌握行业心理知识,及早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消除就业困扰和择业焦虑等心理,从而间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建立医院、高职院校、系部、心理健康中心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切实发挥各级渠道的人才培育功能。医院精选指导教师,在做好专业顾问的同时,及时答疑解惑,帮助学生了解医院文化,消除职业困惑;高职院校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素养培育讲师团,引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系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职业行为俱乐部,开展职业道德主题征文、职业心理讲座、职业心理公益咨询等活动,引导学生敬畏职业、认识职业,促进职业素养的培养。
针对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压力,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服务意识,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达成目标。不论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教学,都要强调服务精神、奉献自己,使学生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教师要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开展日常心理辅导活动。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剧大赛,在舞台上演绎心理问题,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其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自我释放。同时,对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梳理心理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理[5]。
5 结语
高职院校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对护理行业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身心素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与挑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应从组织和个人层面进行,从新生入学到实习、毕业全程干预,发挥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环境的作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