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的探讨与实践

2020-03-24于永军王国明李光远刘清新祁秀玲王树印陈俊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主体药学药品

于永军,王国明,李光远,李 喆,刘清新,祁秀玲,于 娜,王树印,吴 蕊,陈俊荣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加明确地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目前校企合作育人的主线和潮流[1-4]。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始建于2005年,是沧州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列入的医药重点发展专业。建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专业对接产业,改变原有“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索创建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互利互惠、协作双赢”的“双主体”或“多主体”育人机制,即学校、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良性合作机制。与企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办学,持续推动校企合作,逐步实现了校企合作由浅层合作到深度融合,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以及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1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药学专业主要就业面向为各级医疗机构药房、社会零售药房、医药批发公司和制药企业等,主要就业岗位有药品调剂、药物制剂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等。成立了由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狮城百姓大药房、河北天成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华润新龙医药有限公司、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行业企业与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药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根据岗位需求变化,行业、企业、学校共商确定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2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1+4”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药学专业大专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和医药岗位调研,药学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药品调剂、制剂生产、药品检验和药品营销(见表1)。

表1 药学专业大专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

结合这一实际,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核心,校企共同构建“1个专业平台+4个职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见图1),形成“校企合作、突出方向、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了企业所需,又促进了学生的职业个性化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根基,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6]。

图1 药学专业“平台+方向”课程体系

3 实施“双主体”育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合格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我们可以准确定位,按照企业的需求,定向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并进行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材开发等工作,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另一方面,“量身订做”的人才可以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到公司员工的角色转变,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节省了培训时间,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可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以实现“合作共赢”[7]。

近年来,我校先后与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华润新龙医药有限公司、沧州狮城百姓大药房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开展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优秀学生近千人。采用“现代学徒制”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就业导向明确,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极大地调动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多赢。

4 校企共建合作学院,推进“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想要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实现校、企“共建共管”,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徒制”是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有效模式[8]。“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有效途径[9]。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办学动力,在原有合作基础上,校企深度融合,2018年我校药学专业与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华润新龙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了九州通学院、华润新龙学院,并与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探索开展国家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校企签订联合办学合作协议,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一入学即具备“在校学生”和“准企业人”双重身份,企业参与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合格学员毕业后即可与企业签订工作协议,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从而形成“入学、培养、就业”直通车格局。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一同构建满足企业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合作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制定药学专业课程标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协同育人”的双导师队伍,实施“双导师”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教学与考核,实施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实现学习与工作、专业与企业、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六个”融合,以真正达到“专业培养人才”和“企业需要人才”的“零距离”[10]。

5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团队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经验以及高尚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而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通过内培外引,药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4名,兼职教师26名。配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4名,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9人,占37.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8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以上教师占79.2%;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8人,占75.0%。26名兼职教师均为从实习基地聘任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或一线技术骨干,主要承担学生实习带教和师傅带徒弟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互兼互聘,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团队。

6 “引企入校”,共建教学生产实训基地

以“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创新合作新模式,建立“校中店”。我校与沧州狮城百姓医药集团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零售药店引入校园,实现课堂与工作地点一体化,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了解药企工作环境、感受药企氛围。通过将专业的教学和药企生产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了各有所求、各取所需,专业和药企良性互动的合作新局面。积极“引企入校”,搭建合作平台,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又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实现了校企双赢,提高了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

7 对接产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近年来,国家开始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位于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亮点工程,该园区计划承接100家国家高新技术医药企业,现正努力打造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医药产业基地。以对接医药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我校与临港开发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沧州临港开发区确定我校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临港开发区作为我校实习就业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供学生开展专业教学实践。

通过我校与临港经济开发区战略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共同交流平台,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需求及岗位需求调研,为我校药学类相关专业的设置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调研结果显示(见图2),从专业人才方向的需求来看,主要集中在药品生产技术、药学、中药生产与加工、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等专业上,且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专科层次上。鉴于此,我校在原有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等专业基础上,新申报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以便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图2 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药学类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8 结语

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的产学合作教育思想,积极推进专业对接产业,人才服务企业,校企合作育人,为社会各级医院及医药企业输送了千余名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毕业生分布京、津、冀、黑、辽、吉等全国15个省份,他们在各级医院药房从事处方审核、药品调剂、用药指导工作,在药品零售和批发企业从事药品销售、用药指导、药品经营管理工作,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物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现已成为各级医药单位的骨干力量,得到了用人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赞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了校企(院)合作育人的良好机制。同时校企之间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开展基于工作岗位需要的教学改革,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就业和企业发展,实现了校企之间的相互促进。校企合作,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融为一体,通过服务地方经济,有效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双主体药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药品保存细解读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