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为媒:教育“乌托邦”实现的可能

2020-03-23戴宵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乌托邦个体生命

戴宵

乌托邦,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美好的地方,中文释义也可理解为空想的国家。作为空想主义的代名词,一般来说,乌托邦的指向显然带有更多的贬义色彩,然而在教育领域,乌托邦的遥远却给予了教育事业更多的追寻和向往。这样一种向往,也许只能作为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指引我们,但,它又实实在在地激发了我们对当下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的思考——教育将如何从当下暗疾丛生的现状中突围出来以获得新生,教育又该如何紧跟时代潮流以因应当下时代发展的需要,种种现实的追问,已然逼使着我们必须对当下教育作出应有的审视和可能性的探索。现实的紧迫吁求新的契机或是指示,而小说《奇迹男孩》应运而生般的出现,或许能给予现实些许启示。

一、教育的诸多面向

小说《奇迹男孩》所描绘的教育生态是如此的趋于理想:以奥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三者的联动配合的教育系统,三者拱绕着奥吉,给他提供了完整而健全的教育生活。在小说中,奥吉自出生时便是家庭的中心,父母轮流着给他讲故事以伴他入眠,姐姐善解人意宽容大度,即便长年在父母的爱倾斜于奥吉的背景下也从无抱怨,更在生活中扮演着奥吉的保护伞的角色——在奥吉遭受嘲笑和“指点”时,她会挺身而出冲人们嚷嚷。毫无疑问,奥吉所处的家庭环境给予了其足够的温暖和力量,使得其能乐观、勇敢地面对生命的不幸。而此时的学校教育也表现得温暖十足,校长图什曼先生为了让这个长相奇特的男孩能够快速地融入学校生活,在入学之初,便事先安排优秀的学生接近奥吉,以帮助他消除陌生感和不适应。在社会生活中,聚焦于奥吉身上的目光也多是善意的,孩子们的大惊小怪会招致家长的斥责,可见社会整体风尚默默引导着个体的行为。显然,小说《奇迹男孩》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健全的、完满的教育系统的蓝图:家庭、学校、社会如同链条一般咬合在一起,使得生命的驱动完整而稳固。然而现实的相对荒芜,又使我们陷入更为深刻的思索。

1.教育之迷失: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缺位

教育是什么?当下,当我们在讨论教育时,更多时候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成为了教育的唯一实现途径和可能,教育仅成为了学校的责任所在,教育之过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校之过。学校,成了学生成长问题出现的根本责任人。然而,教育的问题仅是学校的问题吗?当下,学校被迫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将教育与学校教育划等号,实际上是对教育之根本的遮蔽和误会。

首先,这反映的是对教育途径的错误认识。《教育大辞典》指出:“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称。”[1]这也便意味着,教育的实现是多方面、多种可能的。狭隘地将教育局限于学校,显然是对教育实现之道路的挤压和缩减,归根结底将会造成对教育事业的威胁甚至是戕害。教育作为一种育人活动,密切渗透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活行为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说,教育的丰富性是有着其深刻的生活根源的。而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必然有着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途径和方式。一般而言,我们可将教育归分为三个层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而将教育粗暴地与学校教育划等号,更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之内涵的片面化理解。人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人的成长也应是完整而丰富的,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承担的更多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属于有形的传授。然而人之为人,仅停留于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看到,个体道德的建立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则更多地源自于家庭教育的熏染和社会教育的介入。而现实之下,人们普遍地将教育归咎于学校,却忽视了教育更为多维的面向和方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迷失”已为常态。

2.教育之吁求:構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相配合的多维教育体系

《奇迹男孩》所努力呈现的多维的、丰富的教育形态已直指问题关键——唯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联合互动,个体成长才有可能完满而丰富、健康而自由。我们必须注意到,家庭教育对奥吉人格和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妈妈的事无巨细,凡事尽力而为,可以说给奥吉树立了榜样,在无形中塑造了奥吉对待一切事物的认真态度和十足的热情。而爸爸内特生活中不时表现的幽默,则教会了奥吉乐观和自信。姐姐维亚的独立自主、自信坚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奥吉。正是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奥吉才能敞开心扉,并慢慢地懂得体贴人、理解他人。即便外界的嘲讽和欺凌时有发生,他仍然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面对一切,不畏欺凌,帮助他人、收获友谊。可以说,家庭教育的充分实现是奥吉一步步成长的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才能得以成功、深化。学校教育该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学生的成长?学校教育尽管侧重于知识技能等的传授,但更要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唯有树立德育之理念,学校教育才能如光般照耀人的一生。真正的教育必然是有坚固的信念支撑和长远的价值追求的。在图什曼校长身上,教育之光耀和理想得到了充分显现——他为了维护教育的平等和正义,不惜与学校董事会董事闹翻;他总是挑选学生的画挂在自己办公室以鼓励优秀的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是,整个社会也呈现出善的趋向。奥吉的可怖面目时常遭遇“围观”,但总是能消融于相互的理解之中。

可以说,奥吉的“奇迹”所在,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的协调统一之中的。无论缺失哪一环、哪一层次,个体的成长都会遗留缺憾,更甚于造成整个教育活动的塌陷。单一维度地理解教育,将是对教育多个面向的遮蔽和罔顾。因此,深刻地体会教育各维度、多层次之间的联合互动,建立有利于个体的人格丰富、思想健全、精神完满的教育系统,当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和艰巨任务。

二、以爱为核心的德性教育

教育本质上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必然内在地蕴含美的规律。就如马克思所言:“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马克思在这里指的是人利用美的规律来创造事物,既包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创造,也包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创造。因而,教育本然地有着内在的美的规律和美的追求。而这种美的规律和对美的追求,投射于人则必然地显现为“爱”的行为活动。

1.以“爱”为核心的教育

在小说《奇迹男孩》中,爱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和根本,使得奥吉的生命成长浸淫于脉脉温情之中。家人以他为中心,鼓励他、支持他、赞美他,称他是整个银河系的中心。父母十年如一日地给他讲睡前故事,每次受委屈总会得到一家人的鼓励和安慰,小狗黛西死了整个家庭都处于灰霾之中,种种生活细节,无一不体现着这个家庭“爱”的氛围之浓厚。而正是在这种“爱”的呵护和温暖下,小奥吉才能心有阳光不惧现实,一步步试探着生活的可能,慢慢卸掉自己因为天生“裂颚”而做的伪饰,自信、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爱之显现,更绵延于奥吉的家庭生活之外。在小说中,图什曼校长初次登场就诠释了爱的教育——他尊重爱护学生,为了更好地跟小奥吉交流,直接“跪”了下来,更细心地为小奥吉介绍学校状况,秘密安排优秀学生与之接触。可以说,爱隐在地构建着人物和故事,更形成了整个小说的根本主题。而反观现实,普遍的“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观念如风在野,教育为应试化的体制所统治,知识主导一切,人文精神逐渐流失。可以说,对人文情怀的培养的懈怠只会使得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唯有统筹知识与能力、情感与道德等多方面的培养,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实现突破性的进步,“爱”的教育才能更为广泛地践行于教育实践中。

因此,我们呼唤一种爱的教育精神的回归。爱的教育所抵达的,将是人的精神和灵魂世界,它将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和人文情感,重塑教育教育人、建设人的精神图腾。为什么最终整个学校都接受了奥吉,甚至学生们主动与他交往?为什么奥吉能够安然地接受自己的丑陋面孔?根本上,我们应该看到个体生命内在精神世界的改变。可以肯定的是,在爱的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是奥吉还是毕彻斯特学校的其他学生,都是自内而外地发生了改变。就像莎贝尔在夸赞奥吉的成长时说的:“我说的不只是你身体的长高。”真正引人欣喜的是奥吉内在精神世界的成长。柏拉图说:“灵魂的其他所谓美德近于身体的优点,身体的优点确实不是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培养起来的。”[3]这也说明,教育之于人的影响,根本上是触动人的灵魂、建构起人的美德世界。爱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德性教育,它有着内在的道德诉求和价值追求,唯有实现德育的目标,受教育者的成长才是健康而全面的,才是由灵魂的触动而引发的生命向上的发展态势。

2.德育的可能:由爱带动爱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4]所以,教育要确立起对人的精神进行塑造、对人的灵魂进行洗涤的重要使命。而德育之追求,简单地讲是使人获得心灵上的提升和净化。它迫切地寻求着人的完整性、丰富性、自由性发展。在人的精神普遍萎靡、干瘪的现状下,德育的践行显得尤为必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片面化地追求应试教育的成功,过分地标榜分数,而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道德规范的建设有所忽视,这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育该如何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并使之深入贯彻到教育实践之中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由此,小说《奇迹男孩》中所凸显的爱的教育核心或许有着更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德育的实现,绝不是寄托于道德的训斥和解说,而要借助于人的行为中的精神道德的感染或熏陶,其必定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着的。德育既是触及灵魂的,就必然要深入人的情感、进入人的心灵,方能促使人自内而外地拔节生长。而人与人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能建立的最为密切的联系无疑是“爱”,爱必须由爱发展起来,因“爱”,受教者才能感受到由此及彼自内而外的温暖和触动。这种爱的生发,根本上是由人内在的道德的建立而引发的。基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小说《奇迹男孩》为何能够高居中外各大阅读榜单前列,为何小奥吉的成长故事能温暖人心。故事真正使人治愈的,是其表现出的人的内在的善良和精神世界的美好。于现实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关于爱的乌托邦世界。而这种“爱”的教育,应当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教育的温暖、教育的情怀,需要以爱的方式来激活。以爱为媒,德育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三、追求个体的自我生长和长足发展的可能

以爱为媒的德性教育给予个体生长以足够的力量和可能,但教育终极追求的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自我生长和发展。激发人的内在生长的潜能和空间,使得人能够自主、自觉地因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要,这才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总体而言,教育终究是外在地影响人的,属于“他力”,它需要转化为个体的“内力”,生命的发展才不会停滞。个体生命建立起了内在德性诉求和价值追求,才有可能实现实质性的、长久性的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直言其对于人的发展的终极愿望:“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可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而要实现个体生命成长的自主性和丰富性,首要的是激发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人是行为活动的主体,是处于社会生活中变化发展的人。就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道德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6]在此,马克思强调的是将人视为活动中的人,要从其主体方面去把握。也即意味着,在教育活动中的人将显现个体的主动意识,受教者不仅仅是接受者,他更有着其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他有着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意志。小说中,奥吉的成长可为证明:即使整体环境是合乎“爱”的教育环境的,奥吉仍然不可避免地要遭遇生活中“嘲笑”式的眼光。作为个体生命,奥吉明显地有着自己的主体性选择——来自生活的善意更多地被他接纳,他在家庭的爱和温暖中找到治愈。而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同样呼唤着个体内在力量的找寻。处于生活活动中的人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类演变经历了一个从猿到人的发展阶段,而这种发展也在时间的流变中悄然地发生着。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然要落实到社会发展中去,而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将赋予人更为丰富、多样的面孔。因此,在知识填鸭式教育、应试化教育几乎构成普遍性教育现实的情况下,提倡个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也就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

而唯有激发人作为主体的自主性,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才有可能得以构建,人才能从受教育中挣脱出来,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从而获得个体自觉、自由生长的力量。我们应该看到,奥吉的生命轨迹是延伸至未来的:从最开始因怯弱、自卑而不愿意上学,到后来慢慢适应校园生活,以至于结交同学收获友谊,最后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可。这正勾画出了奥吉生命从幼稚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学校最后颁发给他的奖也是一种启迪:任何激励人的进步都值得肯定。《奇迹男孩》在这样的结尾中表明了其立场——唤醒人内在的向美向善的力量,由此获得教育的自觉性与发展性——而这也是作品背后深蕴的教育理念之关键。当下教育不可谓不是摒弃了教育的这种延伸性,人的自由生长的愿望消解于庸碌、疲乏的教育之中。普遍存在的是,学生将学业的结束视为一种解放,其背后的思想不正是人的向上生长的终止?!

基于这种现状,寻求个体生命成长的自主性和长久性也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时代日新月异,生活千姿百态,人的发展更不能有所停滞,无论是作为“种”的人还是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向上发展的态势将持续下去。而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必须积极回应此种生命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就如奥吉的成长故事所启示我们的:当下生命已有生长的蓬勃面貌,未来的生命可能业已萌芽。教育应当是走向未来的教育,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理应也是走向未来的人。

注释:

[1]何齐宗主编:《教育学原理与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23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6页。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3页。

[5][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第54頁。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乌托邦个体生命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乌托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