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能力的影响及实现途径

2020-03-23苏翠翠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阅读能力途径

【摘要】阅读是个复杂的知识与思维的转化行为,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体实现认读、理解、记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还有利于个体在对材料的阅读基础上产生分析、综合、应用和评价知识的能力,甚至上升为创造力。因此,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课上的培养也甚为重要,本文就阅读能力的培养对语文能力的影响展开教研,并探索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能力;培养;影响;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131-01

【本文著录格式】苏翠翠.谈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能力的影响及实现途径[J].课外语文,2020,19(06):131,133.

前言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完成阅读所应该具备的本领,包括对文章的感知、理解、鉴赏的具体阅读活动,以及顺利完成阅读所必需的正常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所谓语文能力,也称“外部言语能力”,是个体顺利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言语交流是通过表达和理解而进行的双向活动。表达需要说和写的参与,理解需要听和读的参与。因此阅读是语文能力养成的基本要素,前者的质量决定后者的水平,我们在小学阶段亟须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提升培养意识,本文就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对语文能力的影响展开教研,并探索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阅读能力对语文能力培养的影响分析

(一)自主阅读能拓宽知识面与扩大见闻,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体验,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文化底蕴丰厚、知识面宽广、包罗万象的学科,兼具着对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品德培养等多层面的社会责任,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人文学科。当今已进入知识时代,随着知识更新迭代的不断加快和新旧知识更迭速率的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已成为人类获取资讯,适应现代生活最重要的能力和技能。只有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习得扎实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主知识学习的能力,并快速完成理解、转化、吸收、创新,因此可以说阅读能力是有效学习与适应生活的关键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信息甄选、整合能力尚未养成,若不对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年代背景进行一定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就文章内容产生正确的人文知识认识和实现人文情感教育。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金色的鱼钩》教学为例,本文确定了3个教学目标:一是学习了解红军长征中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小战士过草地光荣牺牲的事迹;二是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三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红军精神。在当今和平年代和物质丰富的养育环境下,小学生很难对当时红军长征环境的恶劣和处境的艰难产生共情,更难理解老班长宁愿饿死也将鱼汤让给小红军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因此很难进行课堂知识的拓展活动。而自主阅读可通过延伸阅读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阅读红军故事加强对那段岁月的了解,通过今夕对比才能更加珍惜现有的物质条件,使课堂知识拓展活动得以进行。因此,从语文素养的角度看,自主阅读能拓宽知识面与扩大见闻,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体验。

(二)阅读能激发语文学习动力和知识探索欲望,有利于深化语文教学内涵

教科文组织认为,阅读能力是成功学习与生活的关键要素。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依赖创新力和探究力,欧美国家经常将书籍出版量作为衡量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以阅读风气的养成作为国家文化的根基与施政的重点。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小学生群体的阅读动机的激发,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动力和知识探索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于课外,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扩大知识积累量和知识面,在书香的环境中浸润美德和文化传统,有利于深化语文教学内涵。

二、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力提升实现语文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探究

(一)重视阅读方法教授,让学生明确速读、略读、浏览、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阅读材料的不同和内容的不同,学生所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需加强阅读方法的教授,让学生明确速读、略读、浏览、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和技巧。对于精读材料和重点课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抓“题眼”,理清中心思想,掌握好过渡句、中心句等关键句子,以及一些透露作者情感与想法的关键词。对于背景材料和延伸阅读材料,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浏览、略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海量的知识里迅速找到相关资料,并做到摘抄、取用,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提升使用率,增强学生阅读成就感的同时提高阅读效率,自然能够提高低幼龄学生的兴趣、思辨能力、阅读效率以及延伸而出的各種相关能力。

(二)扩大阅读面,增强知识储备和扩大认知视野的能力

当今知识更新迭代的速率不断加快,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新知识也不断增多,语文课堂容量和任务不断提升,仅靠课堂上有限时间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很难满足当今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加强阅读的监督与指导,在每学期初教师要以课本为纲,吃透课文内容的同时打通课外阅读链条,通过列《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及“语文角”等形式和手段,督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自主增加知识储备和扩大认知视野的能力,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长足进步。

(三)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阅读获得感

阅读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和一个重要的知识获得的手段,但是小学生的自控力和想象能力较弱,很难靠说教或者强制手段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现代教育手段的接入可使得阅读内容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为学生架起通向理性认识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境,达到共情的效果,以此才能加深内心的体验和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终提升阅读获得感。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再别康桥》一课时,对于意象众多、情景交融的这首长诗,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做到跟随诗人感受康桥的美和康桥带给作者的诸多情感。笔者采用的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先将康桥和徐志摩创作的背景资料通过PPT放映,让康桥的美丽风光先入为主,对作者的创作背景有大致了解,然后听课文配乐朗诵,纯净的乐曲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在屏幕上与康河美丽的晚景做到情景交融,体味到作者对康桥真切、深挚的爱,整首诗收获颇多。

三、结论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能力关乎学生的理解、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及知识创新等各种相关能力,而阅读是打开语文能力自主学习的重要通道,应加强小学阶段阅读技巧和阅读有效手段的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韦庆华,张俊.论有效教学情境的营造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王要飞.从审美的视角反思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1(8).

[3]轩卫敏,刘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

作者简介:苏翠翠,女,1984年生,山东青岛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阅读能力途径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