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小学》“成人”教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2020-03-23郭敏
《小学》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凝结,其核心理念是“成人”。朱熹将学会“做人的样子”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他在“成人”思想中倡导的明理、守礼、尊老、敬人等理念对现代德育有重要价值。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于尧舜时期,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如西周的六艺、儒家的“德治”和“礼治”,虽然中国古代德育将明人伦、严尊卑作为主要教育目的具有封建色彩,但也有诸多合理因素,可为现代所借鉴。本文将着重探析在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视域下,朱熹《小学》“成人”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一、朱熹《小学》的“成人”德育思想
朱熹认为小子之学,即小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者初年入小学,自十六七入大学。”[1]古代根据年龄和阶级等因素,少年儿童在8~15岁之间完成“小学”学习,此后,进入大学。所以,他根据儿童发展程度,将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他把古代贤良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编著了《小学》,作为童蒙教材。对入学进行了规定和说明:“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2]他认为“小学”重在打基础,将“事”作为教学核心。“事”即为基础应对,如何坐立、洒扫,如何注重礼节和知晓伦常,当奠定好这些基础后,再让他们学习较为复杂的礼、乐、诗、书等。
《小学》一书共有三百八十五章,内篇由立教一、明伦二、敬身三、稽古四组成,讲述了如何做人、伦常关系、修养规矩、先贤圣德。外篇主要收集了先贤嘉言懿行,包括古人言行、做法、书信等,令学生在教授、感知、行为之中明白常理、懂得伦常,知道做事之道。
《小学》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凝结,其核心理念是“成人”。朱熹将学会“做人的样子”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他在“成人”思想中倡导的明理、守礼、尊老、敬人等理念对现代德育有重要价值。朱熹说,“大学”之道在于“成智”,“小学”之道在于成人[3]。朱熹《小学》中体现出的“成人”教育思想主要分为如下三部分:
(一)“事”—“成人”教育思想之逻辑起点
朱熹在《小学》原序中,对于“小学”的功能,既指明了“其然”,又解释了其“所以然”。“小学”的培养方向是学做人,而培养目的很明确,即“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为“大学”修身立本。就像朱子所言:“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穉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这样做的目的是令儿童从小熏习、知晓这些“事”,形成良好习惯,从小做一个富有智慧的人,有修养、有教养,宣扬和践行美德,不種下作恶的种子。朱熹所指的“讲而习”的这些知识是“小学”最基础、最根本之内容,也是人最基本、最根本之品行树立方向。按照《小学》中的记载,不仅仅是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更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4]。
其中,“洒扫”是教孩童如何“做事”,“应对”“进退”是教授“事人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是传递“事人之道”。如果给“事”下一个定义,它不仅仅表示少年儿童在“小学”所学之事,还代表待人之道、事人之礼。如果给“事”规定一个词性,那么它既是名词,又可以理解为动词。
《小学》中对父子之亲作了详细说明,此乃“事”:“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5]子女如何侍奉父母,每一个点滴都有详细规定:早晨鸡鸣起床,洗漱整理,子女或晚辈除了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一定要把子女向父母、公婆请安的装束和准备事项一一列好,做好对长辈的服侍之事。还对事父母、事君、对朋友要遵守的原则作出了说明,此乃“事人之道”:“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些“事”和“事人之道”不仅仅是孩童日常行为的起点,更是朱熹“成人”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如果更为深入地说,也是宋代儒学社会化、制度化的逻辑起点。《朱子语类》中提到的“小学者,学其事”[6],也说明同样道理。
(二)“明伦”—“成人”教育思想之核心内涵
“明伦”的意义其实很浅显,即让孩童知道最基本的道理:知晓伦理、懂得亲情、明白君臣之义、晓得夫妇区别,了解长幼顺序、通晓交友的原则。这是《小学》“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无论是从《小学》中“明伦”的篇幅,还是从“明伦”所表达的儒家思想诉求及“明伦”的教育内容,皆可体现。
在《小学》“明伦第二”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孟子曰,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稽圣经,订贤传,述此篇以训蒙士。”[7]明确指出并再现了孟子之道:设立学校,进行教育,目的就是要人明白人伦关系。并表达朱熹考察圣人的经典,评议贤人所著文章,编成这篇“明伦”,用以教育儿童。也可以说,“明伦”即明白如何做人。
我们姑且不讨论“明伦”中谈及的伦理道德标准是否完全符合现代逻辑,仅取其中对当代德育有重要启示的方面来探讨。将“明伦”作为孩童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准则,特别是父子亲情之伦,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基础、最本质的道德底线教育,也是一切德育的基础,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无法否认这一点。
孝道不仅是朱熹“成人”教育思想中“明伦”的重点内容,也是现代德育基本内容。以孝道为基础的家庭德育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小学》中有这样的记载:“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8]孝子侍养父母,使他们内心愉悦,不违背他们的心意,用礼乐使他们耳目愉快,使他们起居安适,在饮食上,更要尽心照顾。父母亲所爱的,自己也爱;父母亲敬重的,自己也敬重。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在《小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连父母亲所喜欢的犬马,也要尽心爱护,更何况是父母所爱的人呢?
不得不说,以“明伦”为核心的内容编排,将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人伦活化为了日常行为规范,并从童蒙开始教化,并使这种教化体系化、系统化,这也是将儒学融入教育实践的社会普及行为。
(三)“效贤”—“成人”教育思想之教化手段
“历传记,接见闻,述嘉言,纪善行,为《小学》外篇。”[9]考察《小学》外篇,可以发现,内篇和外篇的章目数目不相上下,《小学》中将“嘉言”“善行”的篇幅设计得如此之大,也正验证了讲道理、摆事实这一德育方法的价值。《小学》让儿童每天记诵一些前人、圣人的身体力行的案例,从而知晓道理,久而久之,习惯成为自然、修养烂熟于胸、教化自然渗透,即达到了“成人”的目的。
“嘉言”中记录了先贤对教育、生活和社会的思想,如“伊川先生曰,只整齐严肃则心便一,一则自无非僻之干”[10]。这是伊川先生对仪表和心志关系的看法。“孙思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11]这是孙思邈对勇往直前和内心谨慎的哲学关系的阐释。“善行”中记录了先贤“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12],带着母亲避难,连强盗都被他折服感动,为他找避难所的故事;还有薛包“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13]的善行;也有刘宽急而“神色不异”[14],反关心婢女的宽大性情和气度;以及“张公益九世同居,乃书忍字百余以进”[15]的循礼行为。这些都是先贤的言行举止,为蒙童树立了榜样,用“效贤”的方法和手段去教化童蒙,以达到“成人”的标准,为“大学”塑造人才打基础。
二、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虽然受时代等因素影响,我们不可能照搬朱熹《小学》中的所有观点,但面对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朱熹《小学》“成人”教育思想具有如下价值可为德育工作所用。
(一)核心思路:将“成人”过程流程化,形成习惯训练
《小学》的主要教育思想是“成人”,行文中对如何“成人”的理论观点和实际操作办法进行阐述,而且有接续性,形成体系和流程。如《小学》中记载:“《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16]按照朱熹的思想,童蒙教育从女子怀胎时开始就有遵循的法则和效法的对象,一直到“小学”教育结束。这就把“成人”教育做成了体系,并告知具体“事”怎么做,如何做到遵循这些行为规范,如何做“事”,使社会道德体系化、规范化和流程化。这些流程和体系也势必会成为每个社会个体的习惯,习惯成为自然,纳入社会道德体系。
这些对当代德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如学校德育应注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细致规定和养成教育,注重文明礼仪等品行教育。但是笔者发现学校德育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流程化、体系化并不完善,尚不能达到时时做到、处处做到,只有通过详细的流程才能将规范内化到学生的内心,而后才能自然而然形成习惯,再外化为行为。从《小学》中可见,这种流程化、体系化的教育系统工程从胎教就已开始,而当代德育无论是从开始的时间,还是从场域、内容和体系化都还不足,特别是形式大于内容、外化多于内化,这是当代德育需要反思和提升的一个方面。
(二)方法创新:树立仪式感,让传统文化活化为德育手段
“起立!”“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这些可能是学校德育中最常见的使师生产生仪式感的语言。它代表马上进入课堂状态的老师、同学的精神准备和行为规范。笔者发现,在朱熹《小学》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规范,还是学校教育规范,甚至是社会教育规范,都存在着满满的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不仅是当时存在并盛行的,还是古人流传或奉行的。将古人及古人的仪式感活化用于当时的德育,在朱熹《小学》中,这一点尤为突出。如:“立必正方,不倾听。”[17]“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18]“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县衾,箧枕,敛簟而襡之。”[19]“曲礼曰:凡为人子者,居不主奥。”[20]……
当所有的应对、礼仪有依据、有规范,所有的道德行为有仪式感,所要教化的德育内容也将不难深入人心。特别是由于当代儿童、青少年作为家庭中主要关注对象,所导致的长幼不分、唯我独尊等现象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从德育角度出发,用树立仪式感代替传统宣教,从内心、环境、仪式来感染受教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资源整合:注重隐性教育资源对德育的作用
以学校德育为例,实践中我们还要充分搜集、整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深度挖掘教育资源背后的育人价值,实现育人目的。朱熹曾说“择其学明德者为太学之师”,运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去影响青少年儿童,这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大软性教育资源,是潜在的教育内驱力。再将德育放大到整个社会,因为德育不可能是仅在学校就能够完成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来讲,是最好的支援和补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这些都是德育的隐性资源,如何整合,正是德育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再如,不可忽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小学》中有言:“古灵陈先生为仙居令,教其民曰……无堕农业,无作盗贼,无学赌博,无好争讼,无以恶陵善,无以富吞贫,行者让路,少避长,賤避贵,轻避重,来避去。耕者让畔,地有界畔。不相侵夺……”[21]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言而喻。
朱熹《小学》一书,以先贤言行为基础,着重以“事”为教化内容,目的是“成人”,为“大学”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打基础,解决“做人”的问题。无论是道德修养、克己之功、衣食之规、敬身之德……很多思想和做法都是值得当代德育吸收的闪光点,也是社会、学校、家庭携手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品行的可借鉴资源。
参考文献:
[1][6]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4,12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
[3]冯达文.简论朱熹之小学教育理念[J].中国哲学史,1999(4):49-56.
[4][5][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江先忠.小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5:1,17,16,16,24,105,135,133,154,155,176,174,3,9,17,20,117.
【郭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级教师,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秦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