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2020-03-23杨洋
感恩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调查显示,青少年感恩品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1]。感恩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与教育者对它的认识以及采取的教育方式有关。本文将从诺丁斯的关怀伦理角度探讨感恩教育,并尝试探寻感恩教育的新路径,以期对教育实践有所裨益。
一、感恩教育存在的困境
在教育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会用搜集感恩教育素材、组织感恩教育的活动等方式,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但这种教育往往因学生缺乏真实体验,而陷入空洞说教的困境。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一)感恩的对象空泛
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只有在经验中,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2]感恩教育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就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在当前的感恩教育中,一些教育者把社会作为学生需要感恩的主要对象,然而,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感恩”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中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如果感恩教育过于强调感恩社会,忽视了学生身边的人,感恩教育就失去了抓手。“学生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脱轨,当学生真正面对道德问题时,无法将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更不清楚该以何种方式去感恩社会。”[3]因此,感恩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细微之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关心自己的人,再扩展到感恩社会。
(二)感恩教育的方式错位
有研究认为:“当前的德育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和有创造性的人,否定了学生的能动性,而把德育变为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工具培养,没有充分尊重和关心他们。”[4]感恩教育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一些教育者以知識传授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这种方式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感恩教育的客体,把感恩教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缺乏主体的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在感恩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说教式的感恩教育,只能让学生把“感恩”当作口号学习,并没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二、关怀伦理视角下感恩教育的实质
关怀伦理是美国学者诺丁斯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建构的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在诺丁斯看来,关怀更应该是一种持续的生命状态,而不只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诺丁斯所提出的关怀强调的是一种关系和交流,而不是把关怀看作个体单方面的美德或行动。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感恩教育,有三个基本要素:感恩关系、感恩行动和积极回应。
(一)感恩关系
感恩关系是指在感恩这一过程中,“施恩者”与“受恩者”形成的相互回应的人际关系。在关怀伦理中,诺丁斯非常强调关怀的关系性,即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关怀伦理中最核心的思想是关心者要针对个体不同的需要给予恰当的回应,以建立并维护关怀关系。关怀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关怀者的关怀和被关怀者的回应,同样,感恩关系也需要师生指向性的关怀行为和相应的回应。如果师生双方有任何一方没有作出合适的回应,那么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感恩关系。在建立感恩关系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作出恰当的反应。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也要予以回应。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感恩关系。
(二)感恩行动
在建立感恩关系的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作出具体的感恩行为。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应积极与教师交流。并且,学生也有责任与教师交流,因为学生们的回应会激发或打消教师的热情,学生们的反应对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5]。学生对于教师关怀的回应,不仅是在语言上的表达,情感上的转变,更要有行为上的进步。在感恩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责任。教师不图回报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应该对教师的努力给予积极的反应。
(三)积极回应
在关怀关系中,积极的回应是核心,也是关怀教育的根本[6],认真倾听并且给予积极的回应是关心的重要标志。被关怀者对关怀者关怀行为的回应,在关怀关系中极其重要。学生对教师的关怀有所回应,学会了关怀身边的人、事、物,就懂得了如何感恩。依据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恰当的感恩关系,而不只是一直默默地奉献。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辛勤付出,就不会对教师的付出有所回应,也难以学会感恩。
三、关怀伦理下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尝试提出关怀伦理下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组织开放的对话
开放的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对话的过程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7]师生在开放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双方相互倾听和理解,为建立充满关怀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在对话中所表达的真实心声,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当教师较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关怀者。在开放的对话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关怀。
(二)树立施恩的良好榜样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感恩教育强调的是教师是学生“施恩”的榜样。诺丁斯在关怀伦理中提出,榜样是关心的关键因素[8]。在关怀伦理中,感恩教育不是知识的教学,教师不需要时时刻刻向学生灌输要学会感恩,而是要与学生建立关怀关系,教会他们如何关怀他人[9]。教师作为“施恩”的榜样,要把关怀落到实处,要发自内心地关怀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并学会关怀他人。
(三)组织施恩的实践
诺丁斯认为,关怀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它需要我们去准备和计划。[10]在感恩教育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各学科与感恩或关怀相关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关心的意识。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还可以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相关资源,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践行关怀行为,培养感恩意识。
(四)给予学生积极的认可
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或者动机作出的回应,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感恩行为,教师可以不赞成他的做法,但是要理解学生的动机,对学生的良好动机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这个过程有助于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增强师生间的互信。需要注意的是,师生必须建立一个具有连续性的信任关系[11],关怀者需要较为深入地了解被关怀者,才能确认对方的动机,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连续的关怀关系,并基于此进行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利才,许燕.我国青少年感恩品质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78-83.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8.
[3]夏开成.高校德育视野下的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4]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讨论[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7.
[5][6][7][8][9][10][11]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37,15,42,41,41,43,45.
【杨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楚然
读者热线:010-62003451
投稿邮箱:zgdy_tans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