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蒙学之我见
2020-03-23宋亚凝
过去,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读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广为流传的蒙学读物。幼学启蒙是我们的第一位“品德老师”,它告诉我们“勿自暴、勿自弃”,鼓勵我们“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给我们讲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劝告我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蒙学那简洁、扼要的语言句式包含了文学的美、道德的美和世界的美,使我们品味无穷。对这些蒙学读物,怎么读、怎么理解、怎么品味、怎么反省、怎么借鉴,我有我的理解:如果想要真切地学、真切地体会,必须要做到精挑细选、尝试理解、进行反思,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精挑细选”,就是选择你喜欢的、你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启蒙读物。当你翻开一部蒙学书籍时,你有没有闻到一股浓浓的书香?有没有感觉有一阵温暖融化了你心中的厚冰?有没有觉得书本似曾相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这本启蒙书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那么无论别人怎样强迫你,你也不会产生读下去的欲望。但好的启蒙读物那么多,总有一本合你的心意吧。找到那本书,就好像找到知音一样,那你岂不是会更容易接受么。在传统蒙学的书海中精挑细选,找到一本跟你心有灵犀的书,可以让你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读、去品味……在挑选书方面,我倡导读者的自主权。读古文,要先从“读懂”开始,进而从“读会”中一点点激发兴趣,才能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请家长放心,孩子们哪怕再小,也有自己的眼光哟!哪本太深奥,哪本太浅显,哪本生动,哪本无趣,孩子的心中都会有感觉。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传统蒙书,是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是让孩子们对书进行精选与分类的一次测试。由于书是自己选的,孩子肯定会更易于接受。读自己喜爱的书,就如同水滴一滴一滴地滋润心田,让文学的美熏陶你的内心,使你陶醉于书的芬芳。用心去读,这样从自己的爱好出发,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
所谓“尝试理解”,就是学习时要抱有平静、渴望学习知识的心态。当你阅读时,不要怀着“我要背过”的心态,而要思考每个字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这样写是为了什么等问题,甚至还可以想该怎么缩句、怎么扩句,诵读时要加重哪个字等问题。如学习“香九龄,能温席”时,千万不要只是干巴巴地记成“黄香九岁时,给他的父亲温过席子,我也要学习他”之类的话,而应该把这句话看作一个中国古代故事,黄香十分孝顺,冬天天冷的时候担心父亲睡觉时被窝不够暖和,就亲自给父亲暖和被窝,后来被人们称颂为“香九龄,能温席”。如果能这样深入地了解背景,那么你不光会更深刻记住这个句子的意思,还能加深对古典文学的喜爱呢!
所谓“进行反思”,就是将自己的言行与启蒙读物中的观点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启蒙读物不同于其他读物,我觉得主要是这类读物重视品行的培养,这是需要反思基础之上的知行合一的。如果光读,不反思,不去做,那么你读蒙学的意义又在何处?你无须对着蒙学读物将自己进行彻底的改变,但你至少要明白自己存在的问题。反思,不需要完全按书本上的来,只需要在你有所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好的行为习惯保留,坏的摒弃,这样既保存了你的个性,又改掉了坏习惯。国学启蒙之于性格成型初期的幼童来说,就像是老鸟之于刚开始学飞的小鸟,教你怎么飞得更好。你不必完全按照老鸟说的来,因为你有你的翅膀,老鸟的教导只是起引导和辅助作用,帮助你修正动作,以便更熟练地飞翔一样。反思和调整并不一定是一场风雨,反而可能是拨开了挡住太阳的云彩,使明媚的阳光重新照过来,使心灵也能欣欣向荣呢!启蒙读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大果园里结得最香甜的果实。我们应该让启蒙读物来引导自己正确、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路,踏踏实实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而反思,就像是我们手中的指南针,在我们迷茫时引导我们向正确方向前行,能帮助人回到正路上来……让我们一起学会找出自己的不足吧,不要以为传统蒙学无用。请我们回想一下,自古以来有多少名人都是从中接受开蒙教育,然后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啊!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将我们学到的东西进行结晶,改变我们的言谈举止,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当我们在公共场合时,当我们在学校时,甚至当我们在家里时,都可以用蒙学中的思想来随时随地地为我们敲警钟。它就像一面无形的镜子,随时随地地伴随着你。你之所以在没给老奶奶让座时感到羞愧,就是因为曾经学过的品德知识提醒着你;你之所以在主动捡起地上的纸花时感到自豪,就是因为曾经读过的书鼓励了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伴随你一生的,都将是国学启蒙自小灌输给你的思想。行动,其实很简单!做正确的事,做一个正义、品行端正的人!不要感觉有任何为难,不要有丝毫难堪,做对的事情,还需要犹豫吗?只要时时能做到自省,再行动,那么读蒙学的意义也达到了,你的思想也升华了,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勇敢地伸出你的双手,迈出你的双脚,行动起来吧!
总的来说,学习传统蒙学不光是一种修养,更应该是一种乐趣呢!自主学、联想学、反思学,品味着书香,去感受惊涛拍岸的震撼,遇见似曾相识的朋友!
【宋亚凝,山东省青岛市南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责任编辑︱秦 岩
读者热线:010-62003489
投稿邮箱:zgdy_guanch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