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比较研究
2020-03-23樊超
樊超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电影作为最有力的艺术手段在战争前后和期间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不同的看法 。中国作为受苦难的国家之一和作为“救世主”的美国对于二战题材把握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文章主要从界定研究对象开始到解析中美二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背景和概况,再到对中美两国二战题材电影进行多方面详细比较,最后对此类电影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新世纪 中国 美国 二战题材电影 比较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比较
一、人物形象塑造。中国二战题材电影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多样性和立体性。新世纪以来,中国二战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塑造较以前而言,逐步从主要英雄人物过渡到人物群像化,比如2009年的《南京!南京!》中英勇牺牲的国民党军官陆剑雄。刘烨饰演的陆剑雄在南京被攻占后领导仍然驻守城内的士兵奋勇抗战,这一内容占据了影片三分之一篇幅。该片中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和留守的安全委员会的人员维持着安全区难民营的生活,姜老师是一位彻头彻尾的高尚的人,她极力保护着安全区的女孩子不受伤害,频繁救下即将赴死的男人们等。影片里拉贝的秘书唐先生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物,他为了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在看清楚了日本人的面目后幡然悔悟,因内疚用自己性命换回了另一人的性命。残暴的日军队长、受苦难的慰安妇们、良心发现的日本士兵角川,导演陆川不是在刻画描绘一个人物,而是许多人物。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说哪个人就是绝对的主角,在战争的蹂躏下,不同的人物形象呈現在观众面前。该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多样化也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东京审判》里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法官梅汝璈看起来是本片的主角,但他的戏份并不多,影片不仅将镜头给予了法官们,还将镜头给了战犯和日本的平民百姓。《金陵十三钗》里有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受战火折磨的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士兵,还有挺身而出救人的风尘女子(玉墨)。在新世纪的中国二战题材影片里,人物形象塑造是多样的。
人物形象较为立体,不再是单一的。《南京!南京!》里的日本人角川,和以往电影里残暴不仁的日本人有所不同,他也会像军人一样战斗,但面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他是不忍心屠杀的。角川对日本慰安妇百合子产生感情,并说战后要娶百合子为妻,这表明角川的心中仍有人性和情感。角川的自杀也是他作为人挣扎在战争中矛盾而痛苦的选择,他在该片里只是一个发现人性的日本人,而角川更是许多心怀良知的日本人的一个代表和缩影。
(一)军人形象。中美二战题材影片里军人形象的共同特性是在战争中战斗,同样具有勇敢、无畏、愿意付出与牺牲等特性,但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军人形象更加帅气,具有偶像价值。这样的塑造一方面是为了表现个人的英雄主义,另一方面也是便于感情线的开展。而中国则不同,中国军人面对的是家国仇恨,只有狼狈的应战和牺牲,所以不会塑造偶像情节较多的军人形象,另一点是中国军人往往以群像出现,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有所不同。
(二)孩童形象。中国此类题材电影非常喜欢从孩童视角出发。2002年的《五月八月》是由南京电影制片厂和寰宇娱乐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影片,影片由杜国威执导,徐忻辰和裘立尔两位小演员出演,讲述五月和八月俩姐妹在南京大屠杀后遭遇家庭破散、父母双亡的故事。影片将视角放在两个小孩子身上,从两个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入手,展现战争对无辜稚童的伤害,深刻地谴责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南京!南京!》作为新世纪中国二战题材的代表影片,在孩童形象上自然也着墨较多。影片开始第6分钟左右,导演就将镜头对准孩童,展现儿童在战争中的形象;影片第22分钟时,居然出现了孩子兵,孩子兵和守城军人们一同抵抗;唐先生的女儿被日军活生生扔下窗户。影片最后,孩子兵活着的笑脸让人感到“活着真好”。在战争中,孩童作为最无辜的受害者,失去了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整体活在战争的蹂躏之中。有的孩子会害怕,有的孩子甚至还不懂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切,有的孩子亲身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威胁和活着的幸运。塑造最弱势的人物形象,更加能凸显战争的本质和启发观众获得共鸣感和启发感。
《烽火芳菲》里的妞妞,是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角英子的女儿,她在山洞里发现了腿部受伤的杰克,后与妈妈英子将其救助并藏于家中。妞妞在与杰克相处的日子里学会了美国的音乐旋律,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从而帮助杰克前往重庆。该片里孩童的形象起到引子的作用,杰克被救离不开妞妞的存在。《黄石的孩子》中,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带领黄石的孩子去兰州,片中虽然有大量的孩子,但孩子作为次要人物出现。
(三)女性形象(救赎者和受难者)。女性形象是中国电影中经常花费镜头展现的人物形象,女性形象包含了救赎与牺牲的意味。救赎者有《烽火芳菲》里刘亦菲饰演的英子属于救赎者的存在,拯救了美国士兵;影片《南京!南京!》中救人的姜老师,勇于充当日军慰安妇的风尘女子小江;《金陵十三钗》中勇于献身拯救女学生的风尘女子等。女性受难者形象有《南京!南京!》里被日军侮辱杀害的唐先生小妹,承受失女之痛的唐太太;《喋血孤城》里杨紫饰演的黄二虎的姐姐桃儿被日军打死等。通过对南京大屠杀中广大女性遭受的奸淫辱掠的受难描绘,最能展现日军的残忍与侵略战争的残酷和不人道。《拉贝日记》里张静初饰演的南京金陵女子学校的学生琅书因偷偷给安全区外的弟弟送食物险些遭日本兵强暴。《紫日》里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在为杨玉福和苏联女军人带路时故意使其二人陷入绝境想致其于死地,最后却死在了自己国家军队的枪下。中国电影里日本女性形象的塑造也表明军国主义的残暴和毫无人道。无论是日本少女秋叶子,还是《南京!南京!》里的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的死亡,都深刻抨击了日本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和非正义。
新世纪以来,美国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没有中国电影里所占分量重,美国影片较少通过女性来展现战争和苦难,而是让女性在战争中发挥作用,新世纪美国二战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主要作用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例如《无耻混蛋》中的索莎娜通过经营电影院烧死法西斯重要人物未死去的家人来报仇,女性是有行动力的,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产生行动,而不会像中国影片里赋予许多意义,中国影片中女性形象更类似于一个符号;《珍珠港》里女护士艾弗琳作为男主的情感对象出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兵临城下》中的女战士丹尼亚也是与主角瓦西里和丹尼洛夫形成三角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新世纪以来,美国二战题材电影大多带有商业大片风格,描绘主要英雄人物是影片非常重要的部分。《兵临城下》里帅气的狙击手瓦西里作为影片的主要英雄人物在片中被定位为民族英雄,夸大报道瓦西里的战果来鼓舞士气;《珍珠港》里的飞行员雷夫加入飞鹰队后英勇作战,在战争中“起死回生”,后又执行轰炸日本任务幸存下来,主角光环十分耀眼,以至于最后另一男角主丹尼用自己身体保护了雷夫的生命;《风语者》里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保护译码员乔·恩德斯也是“过五关斩六将”,直到最后才為任务而牺牲;《血战钢锯岭》里的基督徒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不愿意在战场上杀一个人,坚守信念,在伤亡惨重的敌人土地上救了许多人,救赎者的光环耀眼,所有惨烈的战争都作为他的背景呈现,该片属于倾力打造英雄人物的典型。
二、主题内涵。新世纪以来,电影作为人类痛斥战争的主要工具,其功效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美国二战题材影片更是在世界同类影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却美国电影中受欢迎的商业形式,“美片”中对战争场面最壮观的呈现有《珍珠港》《兵临城下》《风语者》《战火情天》《哥特防线》《大偷袭》《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的来信》《狂怒》《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等,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来赢取观众的追捧的有《兵临城下》《狂怒》《血战钢锯岭》《珍珠港》《风语者》等,具有紧张的故事情节的有《兵临城下》《狂怒》《刺杀希特勒》《哥特防线》等,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的有:《硫磺岛的来信》《父辈的旗帜》《冰雪勇士》《敦刻尔克》等,有强烈的反战情绪的有《硫磺岛的来信》《父辈的旗帜》《敦刻尔克》等。
新世纪以来,中国二战题材的电影数量最多的是展现二战期间的战争场面和表现人类所遭受的苦难的,比如《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黄石的孩子》《紫日》《喋血孤城》《栖霞寺1937》《鬼子来了》等。在展现战争及苦难的众多影片中,有一些对人性和战争的思考较为深刻的影片,例如《南京!南京!》《五月八月》《东京审判》《葵花劫》。有些批评家认为,中国二战题材的电影缺乏反战思想或者对战争及人性思考得不深刻,但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数部电影证明了中国二战题材电影的深刻性。
三、其他特色区别。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在国别特色方面主要有:中国制作的影片更加注重写意,影片中会增添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例如《南京!南京!》里唐先生小妹教难民营里的人唱戏,《喋血孤城》里安以轩饰演的婉清一开始就弹琵琶唱戏的场景。但是故事情节与“美片”相比较,不似 “美片”紧张激烈。
美国二战题材电影可以在战争场面的呈现中加入爱情元素,观赏性更强,例如《兵临城下》里瓦西里与丹尼亚的爱情,《珍珠港》里雷夫和艾弗琳的爱情。另外,美国对战争中个体的关注要多于国家,关注参战人员的心理状态,例如《硫磺岛的来信》中一名普通士兵想回家的愿望。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区别的原因探析
首先,中美二战题材电影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国在二战中处于遭受巨大苦难的国家,故会产生大量的展现战争和受难的影片,而美国自“珍珠港事件”后才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前一直受孤立主义传统思想的影响,作为中立国拒绝参加战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此类影片中反战情绪严重的原因之一。即使美国参战了,美国许多人也并不认为应该参战,甚至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自己策划的被日本偷袭,进而才能压倒国内反参战的力量加入二战。
因为中美在二战中所处的战争角色不同,导致影片主题表现不同也是正常的。中国的二战史是苦难的伤痛史,美国的二战史是有选择的,中国是没有选择的被侵略。当然,中美在战争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不能是中国此类影片缺乏思考战争和人性的借口。
其次,美国一直以来较为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心理状况,所以美国此类影片会更加表现人的心理;而中国由于长期缺乏对心理知识的了解,所以在展现人的心理和人性方面会有所欠缺。
另外,电影既是艺术也是技术,中美在电影制作技术方面的差距也是两个电影叙事策略不同的一个客观原因。
新世纪以来中美二战题材电影的局限与思考
一方面在选材上除了比较有名的重要战役以外,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挖掘一些没有被拍摄过的战役。中国很多影片都是拍摄南京大屠杀,其余各地也可以选取很多有价值的战役或者战争背景,比如抗日战争中除南京保卫战以外的其他九大战役: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保卫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创作者在选材上要积极挖掘未被拍摄过的战役和战役中有价值的史料,这样更容易创新。美国拍摄太平洋战场的影片比较多,是因为最震惊美国的战役也就是珍珠港战役和中途岛海战,其实二战中后期,美国不论是物资装备还是人力支持都遍布亚洲战场、欧洲战场和非洲战场。创作者可以拓宽视野,进行全球取材,这样才能找到更具价值的创作点。
另一方面是拍摄视角的选取有待继续创新。以往中美大多从自身视角拍摄影片,比如中国大多拍摄中国作为受难者形象的影片,大多展现中国在二战中遭受的苦难和人民的反抗,但是缺少深刻反思战争这种行为的影片。我们的创作者还停留在表层的战争场面呈现和谴责战争的浅层面,其实可以通过一些战争来思考战争的背景和原因,通过表层的战争来引导观众对人性、对政治、对世界格局的思考,战争片是可以做到“以小见大”效果的。对于二战的反思和思考,远不及中美对越战的反思和思考,究其原因,除了在时间距离上越战比二战距离当今要近,另一方面越战是二战之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且美国最后在越战中失败,在二战中胜利,因此,最后的胜败也是影响创作者态度和创作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影创作者必须以上帝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二战,要深挖二战的原因、过程和反思,做一点有深度的东西来避免就事论事。历史是最具深度和厚度的,相关影片创作者想有所突破,必须先找到新的视角。近年来出现了从日本视角拍摄的影片,比如《硫磺岛的来信》《南京!南京!》《东京审判》《葵花劫》。从日本视角出发,这是一个好的创新点,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可以展现日方内部的矛盾、日本军民的态度和生活状态。拍摄视角可以继续创新,根据不同目的、视角进行调整,比如要展现中国大国的风范,可以通过一些战役展现中国的集体主义风采,中国军民的付出与牺牲;可以通过战争来反思人性;可以通过战争来探究战争的原因;通过战争了解全世界格局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文献:1.林婧婧:《浅论中国电影中战斗英雄形象》,《电影文学》,2015(20)。
2.刘义军:《中美二战电影与民族形象传播》,《电影评介》,2017(24)。
3.索亚斌,姜鹏亮:《沙场秋点兵——新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电影检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6(3)。
4.曲春景,张 田:《中国二战电影与反思“二战”的距离有多远》,《社会科学》,2010(4)。
5.周 星:《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电影创作的历史得失思辨》,《艺术百家》,2015(6)。
6.宫晓鹏:《中美对日作战战争电影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7.雷 芳:《1950年至2000年美国二战题材电影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8.谢慧聪:《新世纪以来中国反法西斯题材电影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