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
2020-03-23王海芹杜小亚
王海芹,杜小亚
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心内科,河南 焦作 454000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可见于各种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病因是由于心脏出现传导障碍及心脏搏动频率失常导致而成[1]。此外,该疾病还会影响人体血流动力学及增加血液黏稠度。若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心力衰竭并发症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胺碘酮是常用的代表药物,该药物可延长心房、房室结及有效不应期,且起效快。但用药后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疗效果,不利于预后。有相关报道[2],采用中西药联合法可有效提高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疗效。而参松养心胶囊正是具备活血化瘀、益气养脾之功效的中成药制剂,可适应于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心络瘀阻等症状。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重点探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9.65±4.7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3±0.72)年。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45±4.2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1±0.6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1)经心电图、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心律失常;(2)造血及分泌系统正常;(3)近期无急性创伤或感染史。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2)伴有先天性精神疾病或心脏病;(3)心、肝、肾脏等功能严重不全。本研究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后开展,且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各项常规检查,包括强心、利尿等常规性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胺碘酮(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2;规格:0.2 g/片),每次0.2 g,每日2次;持续1周后,将剂量调整为每次0.15 g,每日3次;2周后,剂量调整为每次0.1 g,每日2次。而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片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在胺碘酮片的使用方法上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再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03032)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估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指标评价标准:心输出量(CO)指标参考值为60~80 ml;心脏指数(CI)指标参考值为3.0~3.5 L/(min·m3);心搏出量(SV)指标参考值为65~70 ml;射血分数(EF)指标参考值为55%~65%。检测后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心功能正常。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完全消失,心动过速减少≥9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基本消失,心动过速减少约为50%~90%;无效:治疗后,患者以上现象均未有任何变化或明显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CI、SV、EF等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CI、SV、EF等心功能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恶心2例,头晕1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对照组中恶心4例,头晕2例,腹胀3例,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由于人体的窦房结激动出现异常,致使心脏活动起源和传导发生障碍,从而造成心脏搏动频率和节律失常。若长期伴有精神焦虑、疲劳过度、抽烟喝酒等情况亦可间接引发心律失常[4]。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针对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式,常用药物为胺碘酮。其目的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但患者只接受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且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临床应对心律失常疾病给予重视,及时找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
对照组(n=51)观察组(n=51)治疗前t P对照组(n=51)观察组(n=51)治疗后t P 41.25±3.61 41.67±3.54 0.22>0.05 65.12±3.28 75.16±2.16 5.98<0.05 1.54±0.23 1.48±0.24 0.50>0.05 2.19±0.68 3.28±0.41 3.14<0.05 43.25±3.41 42.16±3.42 0.61>0.05 61.58±4.13 68.46±3.16 3.24<0.05 46.12±4.12 47.13±4.26 0.47>0.05 52.46±3.49 62.31±2.46 5.50<0.05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更高于对照组的单一用药;由此可见,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案。胺碘酮属于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延长心室肌、心房肌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4]。同时,还可通过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而减慢房室结及旁路传导,并促进血管扩张和改善心肌组织供血,其效果肯定。而参松养心胶囊则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滋阴养血、降低血脂及抑制血小板等功效,可降低患者心肌细胞自律性、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及调节神经组织,以此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因此,将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疾病。为进一步证实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本文还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CI、SV、EF等心功能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采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激活心肌细胞具有重要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药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更突出,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