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0-03-22卢仲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微信中职班级

卢仲贵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发展,也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以及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班级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176-02

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是职业教育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学校创设了信息化所需要的网络环境,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职班主任要更新教育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信息技术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一)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增多

生活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介,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中职学校有别于普通中学,学校一般允许学生使用手机、电脑,因此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但他们甄别信息的能力又很有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甄别信息,正确利用网络资源,避免受到不良信息影响。

(二)学生课外学习氛围不浓

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每天的课程相对轻松,学生有较多的课余时间自己支配。从目前的观察发现,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玩手机,主要是玩游戏和看各类视频。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经常玩至深夜,这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也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睡眠。以至于部分学生早上起不来,不吃早餐,上课时打瞌睡,对个人健康和学习都有较大的影响。班主任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三)家长参与管理意愿强烈

随着微信的普及,许多班级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家长对子女在校情况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关注,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渴望为孩子的成长出一份力。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家长过分参与的情况,如教室座位的调整、优秀学生的评选,家长都予以干涉。经常出现班主任白天忙着管理学生,晚上忙着应付家长的现象,这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四)班级管理标准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级管理标准也不断提高。班主任要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班级管理的信息化。学生信息采集、班级日常事项管理、思想渗透、师生交流、家校联系,都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班主任只有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创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二、信息技术运用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班级管理,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其中一环。班主任要结合现代班级管理理念、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方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班级管理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能近距离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信息技术应用氛围中,萌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而提升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物化劳动。比如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各类信息收集等,主要通过纸质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这些工作,占用了班主任极多的时间和精力。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获取信息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一方面,班主任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加工整理为教育教学的素材。可以通过朋友圈、微博的方式,让思想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分享网络学习教程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班级管理,能更有效地提升人才培養的效果。

(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可以采用哪种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运用之后反思运用的效果。这种通过实践反复思考、反复检验的过程,将有效地提高班主任的信息技术水平。班主任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教师,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工作。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在班级管理的效率上体现其价值,更能在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中大放异彩。在教学中融入恰当的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设教学的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更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三、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完善班级学生信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学生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学生的综合信息,三是学生的实习信息,主要包括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表现等。教师在收集学生的信息时,可以利用腾讯文档、麦客表单等网络信息采集方式,更快速、便捷地进行收集,同时能避免学生写字潦草看不清信息的情形发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跟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更喜欢利用QQ、微信和微博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喜怒哀乐。鉴于此,班主任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在QQ、微博等软件上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

(二)建立班务管理平台,实现网络量化考核

班级常规事务包括:(1)一日常规:考勤、值日、课堂纪律、作业提交、班级日志填写等;(2)一周常规:升旗、班会、周记、大扫除、教室物品检查等;(3)一月常规:座位调整、费用提交、大型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4)学期常规:期末考试、学期评优等。班级事务琐碎烦杂,班主任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网络量化考核。

例如考勤,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通过让学生课前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按时上课;学生值日,可以通过班级QQ群、微博群进行提醒;费用提交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进行缴纳;民意调查,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投票;整理学生考试成绩,可以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班主任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综合信息,在开家长会、评优推荐时,都能拥有第一手可靠的参考材料。

(三)创建班级德育阵地,适时给予舆论引导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大量信息所包围。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方面感受着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职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足,班主任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信息的过多影响,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当前学生较为关注的热点进行剖析解读。有些学生不喜欢听班主任一己之言,更喜欢听一些名人专家的分析。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从网络下载视频让学生观看,再适当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在班级群、朋友圈,看到有学生转发文章,如果传达的是不正确的信息,班主任可以通过评论的方式,及时予以引导。看到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班主任也可以转发给学生看,并适当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思想。

(四)针对学生个例问题,进行差异化的引导

教育问题有些具有普遍性,而有些则是个例。普遍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进行集体的引导,但是个例问题则需要区别对待。比如某个宿舍有学生谈恋爱,经常在宿舍内秀恩爱,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同学的影响之下,再结合平常看的爱情剧,于是也会跟着模仿起来。针对一些个例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差异化的引导。

比如谈恋爱问题,班主任可以用微博或QQ等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了解情况,进行引导;比如有学生爱抽烟,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吸烟对健康影响的漫画让他们观看;又比如学生有拖延症,每天都起床迟不吃早餐。班主任可以转发不吃早餐,对人身体影响的文章给学生观看。通过信息化手段交流,既能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又能提高交流效果。

(五)实行网络资源共享,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中职学生素质整体偏低,在校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和压力都很大。中职学校教学以技能为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内、课外的时间,学生因为没有实训设备,很少参与练习。怎样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对班主任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事情。

2010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今年是建设的第十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网络环境、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班主任可以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与各专业课教师一起,搭建网络学习空间,共享学习资源,提升知识和技能。

(六)建立家长联系班群,实现家校交流共管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普通家庭,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家里的兄弟姐妹较多,缺乏父母的关注。随着手机网络的日渐普及,家长都开通微信等交流工具,也希望通过微信能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参与到管理孩子的教育当中来。通过微信群建立家长联系,可以实现家校交流共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班主任通过微信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一贯以来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优缺点等,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担任班团干、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平时的交流中选取更合适的沟通方式,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提前構思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引导调整。此外,通过微信班主任可以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学生表现好的地方,让家长也给予及时鼓励,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学生表现不好之处,可以让家长参与教育,探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引导。

信息时代开启了教育领域的无数可能性,班主任应该把握好这个契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志飞.浅谈信息技术在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汽车实用技术,2019(21):155-156.

[2]王芳.卫生职业学校信息化班级管理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3):29-30.

[3]赵生忠.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9(35):166.

[4]丁瑞静,杨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策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3):183-185.

[5]吕泽文,张丽萍.信息化环境下初中班级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5):52-53.

编辑 郭起珍

猜你喜欢

微信中职班级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班级“无课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微信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微信
微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