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策略初探

2020-03-22陈海军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教学

陈海军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追问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追问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循循诱导追问、进行启发式追问、在易错处追问、基于课堂生成追问以及对问题不同解法追问等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追问策略;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10-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43-02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属于关键性学科,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后,教师改变了以往灌输型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自制力不足,过于“自由”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现实、不可行。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有目的性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追问便是能够强化师生互动效果的良好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1]当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追问还需讲究一定的策略,本文便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的价值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倾向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进度,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深。而追问就是教师提问之后,要求学生及时给出相匹配的答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巧妙地再度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

(一)激发内生驱动力

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能够巧妙地打破学生的固有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而这一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师有效的追问之下,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产生持续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维持思考热情,进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提升课堂智慧

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实现有效追问,则要具备良好的课堂主导意识。教师要明白课堂教学行为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察觉到学生的问题回答存在不足之后,通过组织语言进行再度提问,不仅能让数学课堂教学趋于完善,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

(一)循循诱导追问,体现随机性

相较于其他课堂提问的方式而言,追问更看重对学生回答的再次补充与进一步引导,所以教师一定要具有循循诱导的意识,在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最基本的理解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如此才能体现出追问的随机性,不会让学生感觉到突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进度,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地进行追问,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思维。[2]

比如,在“三角形分类”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循循诱导式的追问,体现出追问的随机性,使学生数学思维得以发散。教师可以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但是用大纸板将其遮挡住,只露出一个锐角,然后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问与追问。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呢?”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露出的角符合这个条件;有的学生觉得是直角三角形,因为直角三角形一定有锐角。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可继续追问:“如果露出的角是钝角或者直角,你们能肯定它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能”。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露出的角不同,你们判断的结果也不同呢?”在这样的追问之下,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重难点的有效突破。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众多,需要合理地应用追问策略去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的本质,更踊跃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式追问

追问在启发学生思维的方面作用重大,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同时一步步推动学生触及问题的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因此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面,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本质。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式追问,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圆柱与圆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圆柱与圆锥,还要求学生掌握两者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式。其中,在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圆柱底面均分为若干份,然后组成长方体,基于此向学生追问:“拼接而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体在底面积、高方面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之后很容易发现,拼接而成的长方体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也同样如此。因此,可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Sh。不难看出,基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启发式追问,能够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新舊知识间的联系,触及知识内核,进而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三)在易错处追问,把握纠错时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纰漏,所以教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错误要予以重视,并且极力深究这些错误形成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追问策略去渗透纠错方法,把握好纠错时机,助力学生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与重难点问题,借助追问服务于教学活动。[3]

比如,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为210千米,两辆小汽车分别从A地与B地同时相向行驶,已知两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30千米/小时和40千米/小时,请问两辆车出发后多久能够相遇?”在刚接触到这类问题时,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和列出的算式均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列出的算式为210÷(30+40)=3小时,也有的学生列出的算式为210÷30+210÷40=12.25小时。对学生这两种解答方式,教师可先不急着判断对错,而需继续追问:“以这两种解题方式得出的答案完全不一样,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在学生陷入沉思与困惑时,教师进一步追问:“第二种方法是否出现了计算错误?还是分析题意出错了?”教师的一步步追问,将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错误认知进行深入剖析,告知相向运动数学问题的正确分析思路,从而促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基于课堂动态生成,积极进行追问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预设,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成”,面对学生偶尔对问题给出的意外回答,应当快速反应、积极回应且继续追问,以此达到激发学生思维与拓展学生联想空间的目的,通过巧妙地“节外生枝”,体现出课堂教学的价值。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解百分数及其意义,让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认知,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有区别吗?”问题提出后发现学生面面相觑,难以作答。基于此,教师便可创设情境“小红买了一卷彩条,长度为5/10米,在做手工的过程中用掉了彩条的5/10”。在情境的基础上向学生有效追问:“你们觉得老师给出这个情境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对你们说明什么问题?从情境给出的数据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在一系列的追问之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很快便能了解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第一个数字不能用百分数表示,因为5/10米是一个明确的长度,也就是0.5米,这种具体量是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的;而第二个数据能够用百分数表示,因为5/10指的是已用彩条的长度和彩条总长度的比例,所以能用百分数去表示。通过归纳总结,学生明白了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分数能够用来表示具体数值,而百分数则表示一种比例关系。由此可见,教师基于学生学习中的“动态生成”进行合理追问,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思维,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五)基于学生新奇观点,追问问题不同解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非仅有一种,从而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对这些想法,教师要多加鼓励,并且要求学生养成这种发散性思维,力求找到与教师所提出的解法不同的方法,而追问策略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这一效果。

比如,在讲解“加减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出“1000-487”的算式,很多低年级小学生在面对这种包含大数字的加减法时显得非常吃力,无法通过直接相减得出正确答案,但是有的学生并没有直接相减却轻松计算出来了。此时,教师可对其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的?能不能向同学分享你的方法呢?”此时,这名学生说道:“我先用999减去487,然后再加上1。”此时教师和学生都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要将计算题复杂化呢?所以教师可继续追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呢?”这名学生回答道:“因为999是最大的三位数,它无论减哪一个三位数都不需要退位,而我在之前的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退位出现错误,所以用这种方法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这名学生说完之后,很多学生表示认可,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显然不可能解决所有计算题,但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新奇的想法表示鼓励,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才是最关键的。

三、结语

正所谓“学非问不明”,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需要适时把握时机加以追问,这既能为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決方案,同时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开展“追问式”教学,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善问”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洪娟.适时运用追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策略及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4.

[2]秦美香.追问,探索思维更深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107.

[3]符玲利.精彩课堂  贵在追问——刍议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8):55-5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