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中检报业一起乘风破浪

2020-03-22崔晓丽

法治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报业小哥

崔晓丽

四年前,大学毕业时,执拗不过父母,我从成都回到北方,这让我失去了成为时政记者的机会,却有幸成为一名法治媒体人。一晃四年过去了,在此分享一下我在中检报业的成长感悟。

政治意识让报道更具价值

去年参加完一次庭审后我发现,快递小哥常常遇到欠薪问题,就决定采写一篇维护快递小哥权益的报道。

选题通过后,我以面试快递客服的名义,去了北京市朝阳区中通快递最大的一个分包点。分包点所在位置十分偏僻,下了公交之后,周边全是大货车,连居民楼都没有。我跟着来接我的老板越走越偏,好几次都在纠结,要不要逃跑。交谈之时,既怕被识破是假意面试,更怕被他发现我带着录音笔。

所幸,结果是好的,我借机问出了承包点和中通总部是什么关系,快递人员的劳动合同究竟和谁签。回到单位之后,我又与其他几家快递公司取得了联系,从工资如何计算,到差评怎么扣钱等等,都进行了了解。

快递行业里,“三通一达”这两年漂亮的财报数据,接连上市的成功令各界有目共睹,但为此作出贡献的300 万快递小哥却不能一同风光,这样的对比,问题的揭露,加之劳动法专家的建议,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文章《快递小哥的烦恼》发表后,人民网、中新网、澎湃等媒体都做了转载。

为什么当时一定要做这个选题?因为,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快递小哥。农历新年前,他还在北京前门的石头胡同,看望了这一群体。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关注了快递小哥。

这种情况下,面对快递小哥劳动权益受损,作为一家法治媒体,我觉得我们应该发声。因为围观就是力量,发声就是担当,这不仅是新闻意识,也是政治意识,是在用行动践行——新闻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做报人,讲政治是必需的。

在文字中触摸检察工作

我曾参与了最高检一整年的新闻发布会直播,从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到全面监狱巡回检察,从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到全面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每一次都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检察日报》在今年8月改版后,我所在的周刊一部对应上了民事检察和行政检察。也因此,对检察新闻有了更深的了解。农民工被欠薪三年,走投无路,检察院通过非诉执行监督帮他们讨薪,化解了社会矛盾;因为借钱,50年的老同学互相仇视,检察官从中调解,案结,情圆……

这些没有太多标的额的案子,却件件关乎百姓最切身的利益。让我从文字中窥探到检察官工作的日常,切身感受到什么是“检察新闻富矿”。

报业精神的代代传承

这四年时间里,正义网让我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还算合格的记者;报纸版块给予我更大的平台,写出了微博阅读量破千万的《要安全,不要带血的收视率》,也有幸入围了中国新闻奖。这两年,从长租公寓甲醛超标,到以房养老骗局,再到中国坚决不容N 号房,每一次法治热点新闻我都不曾缺席。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采编新人正常的成长轨迹,可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中检报业传承的力量。

同事拿给我一份1998年《检察日报》第一季度的合订本,翻阅后我发现,原来在20年前,我们就有了对热点事件的系列报道,对检察新闻宣传的书写,也是如此铿锵有力。这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这四年我所做的报道,被培育的新闻价值——让每篇报道带着公众认知往前走,提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知道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哪里,其实中检报人一直在做,并且潜移默化地给我力量。

我们与中检报业早已融为一体,因为中检报业的蓬勃发展,让我们在媒体同行中拥有底气。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拼搏,让中检报业在传媒圈中拥有话语。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明年,中检报业三十而立,作为一名新兵,我将以有限的经验、无限的热情,投入到这份美好的事业中,为了“检察日报”这四个字,勇立潮头,我愿跟随各位前辈与同事们一起,乘风破浪,不负韶华。

观点速递

智媒时代的新闻记者,最起码也要做到“三合一”才能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即“思想者+学者+批判者”。记者应是一个思想者,需构筑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自己的思想力;记者应是一个学者,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记者应是一个自觉的批判者,理性对浩瀚的知识和思想进行鉴别和选择,否则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知识和思想的营养,也很难摆脱紧张和焦虑泥潭中茫然失措的困境。

——张雷、张红光,《青年记者》2020年9月上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报业小哥
送炭小哥联盟
快递小哥偷自己包裹,这是什么操作?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古代也有外卖小哥
快递小哥:我们很累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