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2020-03-22刘小红陈学军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服装

刘小红,刘 东,陈学军

(惠州学院 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在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阶段之时,培养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保障产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了指导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这些国家政策文件的发布与实施,有力推动了“新工科”专业设置以及传统工科专业适应性改革。本文以“新工科”为理念,以“双万计划”为契机,探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适应性改革,建设一流服装本科专业的举措。

一、“新工科”背景下传统专业改革的要求

面对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德国工业4.0”“美国重整制造业框架”“中国制造2025”等应运而生,以促进本国实体经济发展,抢占世界制造业的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要从劳动密集、能源密集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转型,从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到引领技术,需要大量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支撑,这是“新工科”理念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为了全面推广“新工科”理念,国内学者对“新工科”的理念内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等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1. 传统工科专业结构改革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工科”是由传统工科转型而来或者是超前布局形成的,“新工科”建设必然涉及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传统工科大学以及地方工科院校等不同类型高校[1]。因此面向未来经济发展,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结构改革,与产业相融,引领未来经济的发展[2],成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工科专业来讲,“新工科”建设是一个发展机遇,需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改造升级为具有传统特色的“新工科”专业。

2. “新工科”理念是传统工科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工科”需要新思维、新机制来培养新型工程创新人才[3]。“新工科”要体现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4]。“新工科”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5]。因此,“新工科”理念是传统工科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传统工科专业改革提供了原则、方法及路径。

3. 重构核心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工科专业改革的核心内容

“新工科”需要从合作学习、整合教育技术、创建虚拟学习环境、跨学科协同合作、重视本科生科研、促进师生互动、实践互动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等5类核心能力[6]。因此传统工科专业需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化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建立与“新工科”建设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

4. 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传统工科专业改革的核心目标

“新工科”建设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7]。因此传统工科专业要树立面向新经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培养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学、人文、工程交叉融合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学界对“新工科”内涵还在探索之中,但传统工科专业按照“新工科”理念,对接产业链需求,整合知识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是建设一流专业的必经之路。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改革的产业背景

长期以来,服装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大规模服装企业不多,自主品牌企业实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高端人力资源在服装产业中的配置相对较少。在服装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教育相对发达,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服装人才为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较薄弱。在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我国服装产业正在向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和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转型与提升[8]。随着服装产业的转型与提升,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 服装人才需求量大,但服装产业细分领域多,人才需求差异大

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出口及消费大国,服装产业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提升人文素质的角色,并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增加外汇储备等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服装出口1 576 亿美元,国内服装零售总额达3万亿元人民币,在电商所有品类销售中占比高达22%,服装网购规模超过万亿元。巨大的服装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服装人才需求,为高校开展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广泛的产业基础。服装作为人类的重要需求,由于其心理功能远超生理功能,需求差异性在所有消费品中最为复杂,为满足需求而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服装产业细分领域。如从服装生产工艺的角度看,服装产业可细分为针织、梭织、毛衣三类;从服装穿着部位的角度看,服装产业可划分为外衣、内衣、鞋三类。服装产业还可从性别、品种、流行性等方面进行划分。此外,服装产业还包括支撑其发展的面料、辅料、后整、智能生产装备以及服装营销、品牌管理等。这些服装产业的细分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很大。在服装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接这些服装产业细分领域的人才需求,就需要在服装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细分领域知识结构及技术技能的差异性,在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设置时,通过培养方向差异化、专业选修课程、项目化教学等,进行学生个性化、企业定制化的人才培养。

2. 服装产业“两化融合”转型,增加了掌握信息、智能技术的服装人才需求

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服装企业加大了“两化融合”投入力度,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服装产品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服装智能制造企业,装备高端电脑横机的自动化毛衣企业,装备一次成型设备的内衣生产企业,基于智能传感器的大健康可穿戴服装,基于大数据及互联网的B2B、B2C、O2O等新型服装经营业态。这些智能生产及零售新业态的出现,形成了对掌握信息、智能技术的服装人才新需求。在服装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接这些人才新需求,就需要调整服装人才培养方案,将这些新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对应的核心能力及课程体系,而将新技术嵌入现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要更多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师资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

3. 服装企业重视人才的新技术应用能力

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信息、网络等技术在服装设计、生产、管理、营销过程中的应用,而这些技术的创新是在跨学科、跨专业交叉中实现的,并非服装学科及服装专业所能解决的。因此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视这些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在服装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就需要配备与企业同步的高端技术装备,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开展应用创新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对高端技术装备的应用能力。

三、以“新工科”为理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改革实践

针对传统工科改造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学科交叉不充分、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体系及专业技能训练更新不及时、企业参与不足、工程教育理念淡薄等关键问题,围绕“新工科”教育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我校(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一流本科专业。

1. 对接服装产业链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

充分调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了解服装产业智能化转型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制定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开发服装方向课程模块及配套教材,对接服装产业链的人才与技术需求。

(1) 与香港旭日集团合作建设服装零售方向,与深圳雪仙丽服饰有限公司、珠海新华制衣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内衣设计方向,与香港半岛集团、江苏金龙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针织服装方向,与佛山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丝光棉T恤设计方向,与惠州中明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鞋包设计方向。通过新增与调整专业方向,融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及服装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新需求,实现与服装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对接。

(2) 与合作企业协同开发服装系列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材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既满足了服装专业教学需要,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培训教材。目前我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了《服装跟单实务》《服装零售营运管理》《服装网络营销》等60多部服装系列教材,新设10门服装材料基础研究专业选修课程和10门服装零售课程,满足了服装企业人才需求及其变化。

2.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专业课程线上教学资源

开发与服装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线上课程平台,打造本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提升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具体做法有:(1)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了80多门线上课程资源;(2)依托广东省服装数字智能技术研发中心,与内衣企业合作,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建设了8门内衣专业方向系列在线开放课程;(3)通过自主研发,构建了移动微信督学平台,丰富了微课督学手段;(4)通过与WGSN Fashion中文网站合作,引入了时装信息资源平台;(5)通过引入MOOC和SPOC,建立了10门双语国际服装工程系列线上课程。

3. 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实施嵌入式、板块式课程教学以及项目导向的人才定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以师生团队为基础的小班导师制、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

(1) “方向课程+企业流程”模块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企业生产流程整合专业方向课程,并将前沿科技和企业新技术融入课程,形成涵盖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进入市场全生命周期、对接企业流程的方向课程,解决了知识孤岛问题,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中获得工程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

(2) “专业教师+企业骨干”嵌入式教学方法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嵌入4~8学时企业骨干讲座,融入企业岗位知识与工作技能。鼓励教师主动与企业骨干开展教学科研合作,检验专业课程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符合度,促进产教融合的师资建设,创造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机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

(3) “师生团队+企业课题”项目化实践教学改革。将企业的人才与技术需求转化为教学与科研项目,形成项目驱动。鼓励教师组建师生团队,利用企业技术资源、教师工作室、校企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开展项目研究,实现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教学能力。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建设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服装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广域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创新实践教学条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1) 共同搭建“实验室+企业”多功能实践平台。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保障企业参与共建“实验室+企业”多功能实践平台的利益,为多功能实践平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目前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服装电商平台、服装数字智能技术研发中心、电脑横机实验室、精益生产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服装人体工程研究中心、鞋包研发中心等,代表了服装产业前沿需求。通过这些共建平台,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技能训练、项目创新实践、岗位创新实践等活动,实现了实践教学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 实施“三进”工程,提升创新教学能力。一是让企业技术人员进实验室、进师生团队、进课堂,创造对接职业场景的开放式育人环境。二是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企业,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18年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总数为279人,其中有进入师生团队经历的学生为121人,占比43%。毕业论文成绩达到优良(85分及以上)的学生有72人,占专业全部毕业生的26%,其中进入师生团队的学生有34人,占优良级论文学生的47%。学生共参加95项省级及以上竞赛,其中获奖学生中有49人来自8个师生团队,占52%;获得省级竞赛前三名的有49项,其中有19人来自师生团队,占39%。

(3)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引进企业高层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加行业机构举办的服装先进工程技术培训等措施,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及技术服务能力,形成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5.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 对标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优化专业课程培养方案。根据服装产业细分要求,设置服装工程、针织服装、内衣设计、服装商贸等方向选修课程模块,拓展专业课程内涵,提高内容含金量,打造“金课”。

(2) 通过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梳理教育目标,强化学生中心,规范教学评价,重构核心能力,整合课程体系,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体系。

(3) 开展多维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学习过程考核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潜能。将上课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期中作业等纳入过程考核,通过过程(口头)汇报、阶段性成果展示、作品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通过多层次专业学科竞赛平台,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多层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四、结语

建设“新工科”是提高我国竞争力,赢得世界市场的重要举措,是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新工科”建设必须树立工程教育理念,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加强学科交叉与知识体系整合,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协同作用,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服务企业能力。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