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领结型超表面的宽带圆极化转换器
2020-03-22黄俊翔
黄俊翔, 高 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极化是电磁波的重要特性之一。按照极化特性可将电磁波分为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和椭圆极化波,其中圆极化波普遍用于远程通信和遥感系统中。为了能有效控制电磁波的极化状态,人们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传统的极化控制器件通常利用双折射晶体制作而成,但这些器件存在厚度大、加工困难、效率低、带宽窄等缺点。近年来,超表面发展给电磁波调控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由此设计出的极化器具有转换效率高、厚度超薄等优点[1-13]。Ye等[2]设计了一种手性结构的极化转换器,在11.66~12.10 GHz频段实现了交叉极化转换。Wu等[5]设计了一种各向异性的开口环结构,该结构能够在9.4 GHz频点处实现高效的交叉极化转换。Zhang等[13]提出了一种以十字结构与矩形框相结合的组合结构,该结构能够在宽频带范围内将线极化波转换为圆极化波,其相对带宽为30%。
为了进一步拓展器件的工作带宽,提出了一种新型超表面结构,并由此实现了高性能的反射型线-圆极化转换器。电磁仿真结果表明,该器件能够在13.7~23.3 GHz的宽频带范围内将线极化波转换为圆极化波,器件工作的相对带宽达52%。为了分析器件的工作机理,进一步提取了x、y方向的等效电路,且等效电路的计算结果与CST的仿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1 极化转换器的物理模型及仿真分析
图1为基于领结型超表面的极化转换器。该转换器由领结型金属超表面、介质层和金属反射地板组成,顶层的超表面结构由领结型结构单元沿x轴和y轴周期性排列而成;中间的介质层为F4B,其相对介电常数εr=2.65,损耗正切为0.001,厚度td=2 mm;底层是金属反射地板,金属选用电导率为5.9×107S/m的铜,厚度为0.035 mm。单元结构的几何参数为:P=10 mm,S=6.8 mm,W1=1.6 mm,W2=2 mm。
图1 基于领结型超表面的极化转换器
为了研究器件的极化转换性能,采用CST Microwave Studio软件对该极化转换器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在仿真中,选取一个单元结构,并结合周期边界条件(即x与y方向的边界条件均设置为周期边界),来模拟周期结构。此外,采用沿-z方向传播的平面波激励单元结构,激励源的电场方向Eu与x轴和y轴均呈45°夹角。图2为模拟得到的交叉极化(Rvu)和同极化(Ruu)反射系数。从图2可看出,在13.6~23.3 GHz频段,同极化反射系数的幅值与交叉极化反射系数的幅值近似相等(|Ruu|≈|Rvu|≈0.7),且在该频段内它们的相位差(Δφ=φuu-φvu)近似等于270°或-90°。这表明反射波为圆极化波,即该器件实现了将线极化波转换为圆极化波的功能。
图2 极化转换器的反射系数
为了进一步研究反射波的圆极化特性,根据式(1)计算反射波的轴比:
(1)
图3 反射波轴比
其中,a=|Rvu|4+|Ruu|4+2|Rvu|2|Ruu|2cos(2Δφ),相位差Δφ=arg(Ruu)-arg(Rvu)。根据计算结果得到的反射波轴比如图3所示。从图3可看出,在13.6~23.3 GHz频段,轴比RA<3 dB,表明反射波的极化状态为圆极化。值得注意的是,在14.4~23.1 GHz的频率范围内RA<1 dB,这表明器件在该频带范围内具有非常优异的线-圆极化转换性能,且相对带宽为46%。
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器件的结构参数W1、W2、td和S对轴比RA的影响规律,对参数进行扫参。图4(a)为轴比随W1的变化曲线。从图4(a)可看出,低频谐振点随W1的增加而蓝移,且在W1=1.2 mm时,RA<3 dB的带宽最大,但RA的波动较大。而当W1=1.6 mm时,RA<3 dB的带宽略小于W1=1.2 mm时的情况,但轴比RA<1 dB的带宽明显高于W1=1.2 mm时的情况,表明W1=1.6 mm时器件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图4(b)为不同S情况下对应的轴比曲线。由图4(b)可知,低频谐振频点随着S的降低而升高,且RA<3 dB的带宽也随着变窄。图4(c)、(d)分别为器件性能随参数td、W2的变化曲线。图4(c)表明器件的圆极化性能随td增加而快速恶化;图4(d)表明高频谐振点随W2的减少而发生蓝移。
图4 不同结构参数的RA
2 等效电路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
图5 表面电流与相邻结构之间的电场分布
图6 等效电路
于是,等效电路的反射系数Γ可以由输入阻抗Zin和空气阻抗Z0表示为
(3)
文献[16]给出了周期性金属贴片中的电容与电感的估算方法:
(4)
(5)
其中:ε0、μ0分别为自由空间的介电常数、磁导率;εeff=(εd+1)/2为超表面的有效介电常数;W为金属贴片宽度;g为相邻两金属贴片之间的间隙;P为周期结构周期。由方程(4)、(5)可获得图5(b)、(d)中Cx,y和Lx,y的初始值,在此基础上,对电路参数按如图7所示的方案进行优化,最终得到电路的最佳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等效电路参数的估算值与优化值
图7 等效电路参数优化流程图
基于表1中的优化参数,计算等效电路的反射系数Rxx、Ryy,并将CST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可看出,由等效电路获得的反射系数与CST计算得到的反射系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所提取的等效电路的正确性。同时,在13.6~23.3 GHz,反射系数的幅值|Rxx|=|Ryy|≈1,且相位差为90°或-270°,这意味着入射波能量被全反射,并且反射波的合成波是圆极化波。因此,当u极化波(如图1(a)所示)入射到结构表面上时,可以将其分解为x、y方向的分量,且它们的幅值相等,相位相同。而x、y方向的分量场将按照图8显示的规律进行反射,使得反射波变成圆极化波,最终实现了线-圆极化转换。
图8 等效电路与CST仿真的反射系数(Rxx与Ryy)
3 结束语
设计了一种领结型结构的宽带线-圆极化转换器。该器件能够在13.6~23.3 GHz的频率范围内,将入射的线极化波反射为圆极化波,相对带宽达52%。同时,正确提取了沿x、y方向的等效电路,并从等效电路角度分析了器件的工作机理。利用缩比原理,能够将器件的工作频率提高到THz频段,从而实现高性能的THz线-圆极化转换器。该器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微波及THz频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