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0-03-20刘巧
刘巧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能否完成某些或某个任务时的自信程度[1]。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效能感称其为学业自我效能感[2]。有研究证明,培养自我效能感有助于高效提升学习成效。Finn等[3]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和学习成绩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目前,学术界有关自我效能感与参与度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化基础课,且大部分研究局限于中小学生范围[4-9]。在中职护理教育中尚未查到两者相关研究的信息,且对不同层次班级与自我效能感关系上的探讨尚缺乏。因此,探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学基础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课堂参与度的关系,将有助于帮助护理学专业课教师在探究提升自我效能感策略与学习成效的路径上指明方向,为中职教育制定教改政策、调整教学策略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强化学习效率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秦皇岛市某中职学校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为95.4%。
1.2 研究工具
1.2.1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以边玉芳博士[10]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基础,结合中职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编制。全量表共计15题,内容分为中职护生护理学基础学习控制感和基本能力感2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问题涉及正反两方面,“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赋予1~5分。反向题则相反。调查对象所得平均分越高则表明其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对学好专业课程更有信心。本调查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3,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0.800,说明问卷信度较好。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2个维度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80,<0.500,说明问卷效度较好。
1.2.2 中职护生护理学基础课堂参与情况调查问卷以孔企平[11]学者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问卷为基础,结合课堂观察的实际情况编制该问卷。全量表共计32个题项,内容分为情感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3个维度。采用4点记分法计算分值,问题涉及正反两方面,其中正向题“总是”至“不是”分别赋予4~1分,反向题则相反。调查对象所得分数越高则表明其在护理学基础课堂中的参与度越高。本问卷中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0.806,说明问卷信度较好。结构效度课堂参与各维度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介于0.283~0.469之间,<0.500,说明问卷效度较好。
1.3 资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负责对样本学校护理班学生分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统一通过问卷星填写,研究者讲明注意事项后,被试者15分钟内完成并当场提交。
1.4 统计学分析
按记分规则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然后对整理好的数据采用SPSS.20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非参数检验等,得出中职护生参与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究其相关性。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对样本院校2018级护理专业分三个层次班级即升学班、涉外班、普护班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0人,占14%;女生124人,占86%。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n
2.2 中职护生不同层次班级参与度和自我效能感分布情况
通过对升学班、涉外班、普护班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进行非参数性检验。通过比较平均值可看出,三个不同层次班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升学班的控制感平均值高于普护班和涉外班。普护班和涉外班的基本能力感平均值高于升学班。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在行为参与、认知参与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情感参与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层次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参与度情况 分
2.3 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的相关性研究
将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两个变量的各个纬度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中职护生课堂参与度的各变量和自我效能感中的基本能力感因子均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255~0.386。课堂参与度的各变量与自我效能感中的控制感因子也均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50~0.558。表明中职护生课堂参与度和其学业自我效能感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见表3。
表3 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的相关分析
2.4 中职护生课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参与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度的预测作用,以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基本能力感、控制感)为自变量,以课堂参与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4.1 课堂参与度与基本能力感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学习自我效能感中的基本能力感为自变量,以课堂参与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本能力感对课堂参与度有显著影响(P<0.05),即基本能力感可以预测课堂参与度。各维度对课堂参与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确信感、天资感、目标达成感、良好结果信念、积极自我预测。见表4。
表4 课堂参与度与基本能力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2.4.2 课堂参与度与控制感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学习自我效能感中的控制感为自变量,以课堂参与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感对课堂参与度有显著影响(P<0.05),即控制感可以预测课堂参与度。各维度对课堂参与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感、无能为力感、努力感、自我怀疑感、易受干扰感。见表5。
表5 课堂参与度与控制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偏低
从整体水平看,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均偏低。基本能力感方面,学生存在对学习任务信心不足、学习目标持不确定态度。学生的控制感较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面对困难有无助感。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在情感参与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的操作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身心健康的好奇心有关。在实际教学观察中了解到,升学班焦虑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班,分析原因可能是升学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坚持性,学校实行了月考淘汰制,使得学生考试压力较大,而普护班和涉外班不实行月考淘汰制,学生思想上相对比较放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度受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非常大。投入时间和精力越多,对课程问题钻研程度越深,成绩自然会有所提升。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锻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对胜任职业角色的自信程度也会增强[12]。
3.2 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度的影响
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课堂参与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自我效能感能预测课堂参与度。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课堂参与度两者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越强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得越努力,解决问题的策略越多,行为参与的强度也随之增强。并且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锻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对胜任职业角色的自信程度也会增强[13]。自我效能感通过情绪、动机、成就感等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情感参与也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学生拥有的成就感、努力感、乐趣感越强,证明学生情感参与水平越高,学习自信心也将逐渐增强,进而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
3.3 对策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加强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应将提升自我效能感作为人才培养的长期任务,兼顾中职生的个体差异;对中职护理学生需着重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推进“体验式见习”教学体系和“学” “工”交替教学管理模式[14];以“准护士”的角色深入体验护理活动,领悟护理工作价值,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护理工作能力[15]。提升替代性经验可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指学生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间接相信自己也能获得同样成就的认识[16]。学生学习层次各异、差距较大,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理论与实训,应努力创建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树立榜样获取替代性经验的提升。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自控力差,可采取课堂分层练习和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自律意识的训练[17],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习的主动性控制在学生手中,使教师变为问题的解惑者[18]。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促进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操作上学生差异性较大,影响因素较复杂,对实训课的考察有待作更深一步细化探究;其次,本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有限,局限于该校护理专业课程研究,未能涉及到其他相关临床课程和其他学校群体,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