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2020-03-19高小广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胺碘酮心律失常

高小广

【摘 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给予胺碘酮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常规组给予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8.33%,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明显更低,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组,该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为良好,以上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胺碘酮等针对性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治疗。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胺碘酮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比例较高的疾病类型为心律失常,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乏力、头晕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1]。现阶段,临床心血管内科治疗中,胺碘酮可使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12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其胺碘酮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纳入对象,按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60例分为研究组,余下60例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患者中包括27例男性以及33例女性,年龄在45岁~7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9.7±3.7)岁;常规组患者中含有35例男性以及25例女性,年龄在53岁~8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32±5.1)岁。将两组患者的疾病史、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院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准许,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案,例如给予呼吸困难患者面罩吸氧或者机械辅助吸氧,严密监测、调整患者的钠盐摄入量,构建患者的静脉通道,同时分别按照10ml及250ml的剂量混合5%葡萄糖溶液及门东氨酸钾美并进行注射,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进行剂量调整。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胺碘酮治疗,在30min内对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注射,剂量为150mg,注射速率控制在1mg/min泵入。6小时后将速度降至0.5mg/min,3小时后停止注射,以口服胺碘酮方式进行治疗,1片/次,3次/日。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律、血压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方案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水平;计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以均数±标准差()形式研究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以t检验,以率(%)形式对研究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数据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经统计,常规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80.0%,值为2.37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水平

研究组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明显低于常规组,经t检验后,t=6.324,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常规组,经t检验,t=7.475,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以上结果分析,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更为良好。

3 讨论

现阶段,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高发人群为老年人。心血管内科中,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临床变表现为头晕、气短、心慌等。为达到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安全、高效治疗的目的,大量学者针对如何缓解心律失常症状进行集中研究。目前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抗心律药物为胺碘酮,给药方式包括口服、注射两种,该药物的作用在于可使心肌组织的电位明显延长,进而使患者体内的折返激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抑制,对患者心肌心房与心肌的传导纤维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对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本研究数据表明,以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以及左室射血分数两项临床指标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

4 小结

综上所述,给予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徐桂安.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2):74-76.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胺碘酮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