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观察

2020-03-19张丹妮黄昌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张丹妮 黄昌情

【摘 要】目的:观察研究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状况。结果:出院1个月后,经过护理的观察组上职消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淋巴水肿状况,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乳腺癌是女性疾病中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西方国家的女性肿瘤发生概率十分高。这些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多,直接影响着女性的生活与日常工作[1]。当前,外科治疗成为了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特别是腋窝淋巴结清扫,其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步骤,其能够彻底的清除掉淋巴结,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或者病灶转移。不过,在乳腺癌手术后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这一常见并发症,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来进行护理,改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状况[2]。本文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39~51岁之间,平均为(42.7±6.4)岁;学历为初中15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5例;接受化疗的30例,放疗的25例;水肿程度:轻度5例,中度18例,重度7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38~52岁之间,平均为(42.3±5.9)岁;学历为初中13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6例;接受化疗30例,放疗30例;水肿程度:轻度6例,中度16例,重度8例。比较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双上臂最粗部位、肘上10cm、肘下10cm、横腕纹上5cm、上肢户口等五个部位进行周径测量并记录下来。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患者讲解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CDT)的方法与绷带的使用,在手法引流结束只有,用低弹性绷带给患者患肢进行梯度加压包扎,每日1次,连续15天为1疗程。

给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叮嘱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环绕运动、抓握运动、耸肩,避免患者进行激烈充分活动,避免对患肢进行采血、输液以及测血压等操作,叮嘱患者不要穿过紧的衣物和戴过紧的首饰。②随访:每周电話回访评价与分析患者的淋巴水肿状况,评估患者CDT治疗方法和绷带的使用情况,患者上肢皮肤状况和肿胀上肢五个部位的周径,依照患者实际状况给予指导。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组织随访小组给患者进行网上健康讲座,普及淋巴水肿相关知识,让患者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心。③家庭支持:淋巴水肿治疗的治疗过程十分漫长,患者家属也应当学会CDT治疗与绷带使用,给予患者帮助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用周径测量法测量两组患者1个月之后的双上肢五部位周径,对比一个月前的周径。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来进行数据的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经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可见,出院前两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并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到那时,在经过1个月的出院后连续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明显减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之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概率为15%~38%,有相关资料显示,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经过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早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上肢水肿状况,也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出现淋巴水肿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乳腺癌手术在手术中会摘除患者腋窝的淋巴结,致使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无法引流,质液中的蛋白浓度逐步提升,滤过压升高,产生淋巴水肿症状[3]。

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功能锻炼、随访以及家庭支持,在这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环绕运动、抓握运动、耸肩,但要避免激烈运动,同时,还要开展电话回访与网上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并获得家属的支持,让家属掌握CDT治疗与绷带的使用,以此来给予患者护理帮助[4]。

本次研究中,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相差不大,P>0.05;在实施了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水肿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结论和肖真真[5]的一致。

给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淋巴水肿状况,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汤小丹.不同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160-161.

张丽霞,丛日欣,刘平,于婧婧.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管理分析[J].大医生,2019,4(01):164-165.

肖思琼,陈关凤.针对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1):153.

毛菲.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100.

肖真真.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28-129.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调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延续性护理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的影响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社区T2DM患者血糖、血脂及依从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