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0-03-19马显亮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麻醉效果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

马显亮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行上肢骨折手术患者76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平均动脉压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率及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的心率及动脉平均压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接受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当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8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

行上肢骨折手术时往往给予气管插管全麻诱导,但单纯全麻,麻醉药用药量过大,术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比较长,不良反应较多。而部分患者身体机能虚弱,年纪较大,单纯全麻诱导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还会引发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命[1]。因此,在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时必须警惕,注意,小心用药,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危害。

本研究探究分析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40例在我院进行上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在45-60岁,平均年龄为(45.4±6.3)岁;观察组中男7例,女13例,患者年龄在46-61岁,平均年龄为(44.9±6.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090248,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麻醉,剂量分别为1μg/kg,2.5μg/kg。均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100ml,镇痛剂量为2ml/h,锁定时间为15分钟,负荷量为3ml。

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距离侧锁骨2cm的位置处采用超声仪的探头进行扫描,得到臂丛神经横切和纵切的图像,通过图像找寻患者的臂丛神经丛和大血管,在超声的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斜角肌,到达鞘内后再调整位置,最后注入局部麻醉药0.4mg/kg[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情况,主要包括阻滞效果、麻醉完成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等。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5分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包含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计数,进行(%)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P<0.05时,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对比

观察组的心率及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的心率及动脉平均压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上肢骨折患者多数通过手术复位,可有效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虽然上肢骨折手术对于麻醉平面的要求并不高,但也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与循环功能,尤其是老年人,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会加重手术风险,危害患者生命[3]。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老年骨折现象越发普遍。再者,很多老年上肢骨折患者同时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术中更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手术风险。全麻能够提升麻醉管理效果与通气效果,但也会引发血压升高与心率加速等现象。进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手术风险。

与其他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所造成的镇静属于可唤醒镇静,在进行镇静的同时,尽量降低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影响,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右美托咪定在其他器官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上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对腺体分泌产生抑制作用,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寒战以及肾小球濾过等。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将患者体内的臂丛神经情况和血管分布情况通过扫描探头看清楚,同时能够对麻药的扩散进行实时监督,具有可靠、安全和直观的特点,避免多次穿刺对神经功能和血管的损害,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如头痛、心率异常和头晕等[4]。据研究报道[5],使用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进行麻醉,其成功率接近100%。局部麻药的剂量、容量和浓度等都能够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造成影响。神经阻滞的效果受到臂丛神经大小的影响,通过超声引导定位能够将其大小确定出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局部麻醉药的药量。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R及MAP与参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果表明,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麻醉,其麻醉的完成时间、起效时间均短于传统的麻醉方法,阻滞效果更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避免了多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维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在对接受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当中,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被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黄俊.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对上肢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143-144.

刘刚,谢文文.右美托咪定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0(5):152-153.

初勇.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对上肢骨折手术的麻醉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14(15):85-86.

袁志军,傅文敏,周盼.右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0(11):86-87+90.

全刚.臂丛阻滞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14(6):74-75.

猜你喜欢

麻醉效果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观察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镇静效果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