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03-19张晓玲邢亚萍张志伟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张晓玲 邢亚萍 张志伟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復护理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和肿胀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疼痛及患肢的肿胀,使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特色疗法;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深静脉系统内的血液发生不正常凝结,具有多发性和常见性,有极大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相关资料表明,外科手术后发生DVT的可能在10%-80%左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高于其他部位,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对肢体造成很大的影响,情况严重可致肺栓塞或死亡[2]。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后会造成患肢出现血流不畅,造成皮肤色素沉着和患肢肿胀等。本次研究中应用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干预效果明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9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性11例,年龄64-83岁,平均(73.5±1.8)岁。研究组男17例,女性12例,年龄63-86岁,平均(74.5±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可比性差异(P>0.05),均知情并自愿加入本研究且签订知情意见书,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患肢抬高并用弹力绷带包扎,让患者进行主动收缩肌肉的练习。根据静脉血栓严重程度给与对应的药物治疗,22例患者滴注尿激酶8U/次,1天1次;4例患者滴注肝素6250U/次,1天1次;3例患者需进行髂静脉取栓、超生消融等介入治疗。

1.2.2 研究组应用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治疗。(1)药物的应用,15天以内,口服创伤宁4片/次,3次/日,有行气消肿、活血化瘀之功效;16-80天,口服接骨丸6克/次,3次/日,外敷接骨膏,有接骨续筋,舒筋活络之功效;81天后,续骨损、强筋骨、补肝肾,对于肾阴虚者令其服六味地黄丸6克/次,3次/日;肾阳虚者令其服金匮肾气丸6克/次,3次/日,活血膏外敷,抗骨质疏松胶囊4粒/次,3次/日。为了缓解患者术后的剧烈疼痛感,研究组选用针刺疗法、塌渍疗法和贴敷疗法,口服玄胡片和创伤宁片等中医特色疗法进行干预。中药塌渍对止痛消肿也有一定的效果。(2)将本病发生、转归及发展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消除其负面情绪,便于患者更好的配合中医治疗。(3)让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被动练习为辅,主动练习为主要的锻炼方式,在患者麻醉消失后即让患者主动进行有规律患肢股四头肌等踝泵、长收缩运动,令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屈运动和健侧下肢抬高运动,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利于静脉血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再次形成血栓。

1.3 观察指标

1.3.1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无痛感为0分,10分代表痛感剧烈,痛感越强分数越高。测定下肢肿胀程度用软尺测量法进行,取患肢膝关节下10cm和5cm及膝关节为测量点,计算出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用X2(%)检验,计量用t检测()检验,有差异P<0.05。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疼痛和肿胀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如血液的高凝、静脉血液淤滞和静脉壁的损伤。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由于麻醉会造成周围静脉的扩张,下肢肌肉由于麻痹无法进行收缩,导致静脉血流缓慢;术中填塞的纱布会压迫下肢静脉的回流,造成血栓的出现;手术后的炎性高凝状态及炎症反应也会形成血栓。由于手术前后患者机体处在应激状态,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由于基底膜及胶质的暴露,释放了组织因子,使血小板得到聚集,使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受到刺激从而形成血栓。由于患者都属高龄,手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下肢肌肉会处于松弛状态,造成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弱,因而形成深静脉血栓[3]。骨折后创伤导致机体失血引起血容量不足,应激状态导致外周静脉血流量变少,血流变缓,血小板附壁聚集,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形成血栓。本次研究,应用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干预效果理想,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疼痛和肿胀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疼痛及患肢的肿胀,使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石玮玮,鲁丽莎,马士辉,etal.中医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17,3(04):207-210.

王晨,王鹏飞,宋哲,etal.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8,45(7):452-455.

马怡,罗洪梅.快优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3):110-113.

猜你喜欢

老年股骨颈骨折早期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