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观察

2020-03-19彭景钦范发才梁玉书

光明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胸膜炎胸水干姜

彭景钦 范发才 梁玉书

结核性胸膜炎以渗出性为多见,占据胸腔积液发生率的54.8%。倘若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合理治疗,将会进展为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在这种情况下,病患的胸膜粘连,最终形成包裹,对胸水的吸收造成影响[1]。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此类疾病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全面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017年本院接收的56例结核性胸膜炎者。患者均得以确诊,按照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20.01~67.77岁,平均年龄为(41.11±2.00)岁;病程为0.38~4.26月。平均病程为(2.63±1.36)月。观察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21.37~65.35岁,平均年龄为(42.56±2.67)岁;病程为0.36~4.52月,平均病程为(2.67±1.35)月。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以及相关体征,例如胸痛、气急、胸闷、咳嗽、发热等;患者胸廓饱满、少语懒言、叩诊实音、呼吸音低[2];经B超以及X线片检查,证实存在少到大量的胸腔积液,通过胸穿抽液以及胸膜活检进行常规检查,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排除标准:排除肿瘤脓肿或者因其他原因产生的积液。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具体为:推荐患者应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治疗,以半年为期。常用剂量为H 0.3 g,R 0.45 g,E 0.75 g,Z 1.5 g。同时开展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为:牡蛎30 g,甘草6 g,瓜蒌根12 g,干姜、桂枝、黄芩各9 g,柴胡24 g。上述药物煎水去渣,制成300 ml。经口服用,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分析受试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其中包含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活力、生理功能。计算总分,100为满分,分数越高证实生存质量越好。②对比2组受试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对患者实施中医诊断标准中的证侯积分,总分为0~30分,分数越高证实患者受试临床症状越为严重。③对比2组受试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可分为临床显效、临床有效以及无效3项[3]。④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当P<0.05,差异意义存在统计学。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注:和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和对照组相比,2)P<0.05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此类疾病,以往临床通常使用激素以及胸膜抽液方法和常规抗结核治疗法进行处理,虽说此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早期疗效[5]。但值得说明的是,倘若患者延误就诊时间,胸水内的大量纤维蛋白会沉积于胸壁之上,进而令胸膜发生粘连增厚,最终形成包裹。或者被分割为数个小房格,阻碍了胸水再次吸收。即便在此时使用大量激素进行治疗也不见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在此刻,由于患者胸腔积液定位较为困难。所以说,单纯实施胸穿很容易失败。由此能够看出,利用有效方式积极促进患者胸水吸收,防止粘连以及形成包裹为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所在。

中医学认为,结核性胸膜炎属于“悬饮”范畴。该疾病的发生和肺脏、脾脏、肾脏功能失衡存在关联性。气不化津、蓄而成饮。柴胡桂枝干姜汤载于《伤寒论》。 本方主要治疗“阳微结”、水饮内结少阳之经,应属小柴胡汤增减法而成,因口渴不呕,加瓜蒌根去生姜、半夏;因胸胁满结,去大枣加牡蛎;因发热,去人参加桂枝,桂枝则有交通寒热阴阳的作用;黄芩以及生姜有助于清利肝胆,并且可以和解枢机,桂枝以及干姜能化气温阳。瓜蒌根止渴润燥,牡蛎软少阳之结,甘草调和诸药,为少阳太阴相兼、寒热互见之治方。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基础,联合应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成效。柴胡桂枝汤具有寒热并调的效用。药物组成为牡蛎、甘草、瓜蒌根、黄芩、干姜、桂枝、柴胡。方剂中的柴胡为主药,性微寒,味苦,能够起到疏肝升阳以及和解表里的效果;桂枝性温、辛、甘,可温通人体经脉,发汗解肌,能够起到助阳化气的效果;干姜性热味辛,为温中祛寒以及回阳通脉、消痰燥湿的良药;黄芩性寒味苦,可起到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瓜蒌根性凉、酸、苦、甘,有助于润燥降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甘草性平、味甘,为清热解毒以及补脾益气的良药;牡蛎性微寒,味咸,能够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上述药物能起到和解少阳、畅达枢机、温阳化饮的效用。

有文献证实:结核性胸膜炎之所以为难治性疾病,主要因为发生渗出性胸膜炎是胸水长时间存在,进而引起诸多纤维蛋白沉着。患者胸水边缘位置生成胸膜粘连,进而将胸水包围起来,形成包裹性胸膜炎。这种情况会引发胸水吸收困难,胸膜出现先发性干性胸膜炎,在这种状况下,壁层和脏层胸膜炎表面较为粗糙充血,存在纤维蛋白沉着,会引发双层胸膜粘连。值得说明的是在此时,胸膜粘连部分核心位置又侵入结核菌,或者原本就存在的结核病灶重新活动。当机体敏感性上升之状况下,两层中间生成渗出液,而由于渗出液张力较大,会将已然发生粘连,但并不牢固的两层胸膜与分离。随着患者机体渗出液数量增多,在这种情况之下,胸膜粘连分离的范围也有所增大,逐步形成了包裹现象。结核性胸膜炎单纯应用西药抗结核治疗,并不能取得显著效果,而在此时配合中药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加大胸水吸收速率,进而全面提升了患者临床治愈率。由此能够看出,对于难治性胸膜炎患者来讲,使用中西医结合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苏汝开等[7]全面分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肺结核治疗效果。其将14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2HRZE/4HR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临床症状、痰菌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证实: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 (64/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55/7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而中医证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观察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为5.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看出,使用柴胡干姜桂枝汤进行治疗, 能全面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且并不会加大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另有文献也证实了这一点的真实性[8]。

当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起到镇痛、抗病原体、抗炎解热的效果。另外其也能够全面加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桂枝则可发挥出抗病毒、抗细菌的成效;黄芩能够有效地抵抗变态反应、抗微生物、解热和抗炎、消肿的作用,其能够起到抗炎、抗菌、抗原虫侵袭;甘草能够全面调节机体免疫能力,为平喘止咳的解毒良品。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生活质量以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没有出现显著不良反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来讲,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患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品质,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膜炎胸水干姜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