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低频脉冲联合手法点穴按摩对初产妇分娩及泌乳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3-19谢小芳
谢小芳
在当产妇处于产后阶段时,如果乳房出现乳汁淤积情况就容易导致产妇出现乳房胀痛情况,使得母乳喂养中断[1]。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的产前诱导方法,使产妇待产过程中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有助于分娩及产妇泌乳[2]。近些年来,低频脉冲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同时该方法也可与中医手法点穴按摩联合应用,以达到促进产后泌乳的作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初产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2018年11月—2019年08月于我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5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25例对照组与25例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为(28.55±4.37)岁;平均孕周为(39.01±6.28)周;研究组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为(28.79±4.65)岁;平均孕周为(39.44±6.81)周。2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本组产妇接受产前穴位按摩,待按摩者涂上润肤油后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通过双手掌以横向方式对乳房进行按摩,时间维持在2 min,再以纵向方式对乳房进行按摩,时间维持在2 min。②待左手托住乳房后,以右手于乳房边缘处开始按摩,并逐渐按摩至乳房中心区域,在按摩时需注意力度以产妇耐受作为标准。③一只手分开后呈梳子状,另一只手将乳房托住,以乳房根部作为起始点,以轻拉的方式逐渐方乳头方向移动,以牵拉乳窦皮肤与皮下组织作为标准,再对乳头进行牵拉5 min左右,以上、下及纵向作为牵拉方向。④使用一只手三指向乳头方向做提拉处理,时间维持在5 min左右;再选取合谷、膻中、中府、乳根、少泽及乳中等穴位,以大拇指的指腹对上述各穴位做环形按摩。⑤需对双侧乳房分别按摩,以10~15 min作为一侧乳房标准按摩时间。以30 min作为全程按摩时间,2次/d,需连续治疗3 d。研究组:本组产妇接受低频脉冲联合手法点穴按摩,其中手法点穴按摩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低频脉冲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使产妇膀胱排空,再使其以仰卧的方式躺在病床上,以YS-Ⅲ综合治疗仪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治疗仪器,将提前准备好的耦合剂充分涂抹于乳腺治疗片上,确认涂抹均匀后置于产妇双侧乳房上,确认其紧贴皮肤后再通过腹带完成固定处理。待仪器连接电源后,选择相应的治疗项目,结合产妇实际情况与耐受情况,先以低强度进行治疗,待产妇能够接受后逐渐使仪器强度升高,以20~80 Hz作为强度调节范围;在治疗中需求对产妇耐受程度进行观察,选择合适的强度进行治疗,以15 min作为标准治疗时间。以30 min作为全程按摩时间,2次/d,需连续治疗3 d。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重点关注胎心与宫缩情况,并及时对功率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①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产妇待产过程中的疼痛感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时间点包括:入院时、第1天、第2天、第3天及临产时。②对2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情况进行统计,再次统计阴道分娩转剖宫产情况,并分别计算选择率。③对2组产妇产后泌乳量进行评估,参考标准可分为3个等级,即充足、正常、过少。充足:产妇乳房胀满且通过挤压即可分泌乳汁,喂养乳汁后,新生儿精神状态好且排便正常;正常:产妇乳房饱满且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新生儿需求,喂养乳汁后,新生儿精神状态较稳定;过少:产妇乳房松弛且用力挤压仅见少许乳汁,无法满足新生儿需求,喂养乳汁后,新生儿精神状态不稳定且存在哭闹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对比2组产妇VAS评分均存在不断降低的趋势,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第1天、第2天、第3天、临产时的VAS评分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入院时(分)第1天(分)第2天(分)第3天(分)临产时(分)研究组257.82±1.466.12±1.225.56±1.135.02±1.274.47±0.97对照组257.91±1.507.40±1.447.06±1.396.69±1.336.05±1.40t值0.2153.3914.1864.5404.638P值0.8300.0010.0010.0010.001
2.2 2组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分娩选择率更高,转剖宫产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阴道分娩产后3 d与7 d泌乳量对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3 d及产后7 d泌乳量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 (例,%)
表3 2组患者阴道分娩产后3d与7d泌乳量对比情况
3 讨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疼痛情况,而疼痛程度则会同时受到心理、精神、生理、个体差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产妇对于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在分娩时疼痛感减轻,还需确保待产时疼痛感减轻,因此对于产妇待产期缓解疼痛感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临床上针对待产期间的疼痛感缓解方法与分娩时相似,以药物镇痛最为常见。但于分娩前使用药物进行镇痛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而中医康复治疗由于其效果显著,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保健康复治疗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产妇所实施的乳房按摩就是其中主要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以达到调节气血与疏通经络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方法还能够对待产过程中的疼痛感起到明显缓解的作用[3]。在临床上低频脉冲治疗与乳房手法点穴按摩均能够到达良好的促进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低频脉冲产前应用相关研究较少,但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可发现,通过该方法不仅能够对产妇乳房起到刺激作用,有助于引产;还可起到镇痛作用,使处于待产过程中的产妇受到的疼痛感减轻[4]。
乳房穴位按摩主要通过体液及神经反射的方式,使得宫缩得到增强,还具备疏通经络的效果[5]。低频脉冲则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能够使刺激强度量化处理[6]。低频脉冲方法可通过贴于产妇穴位上,已达到减轻分娩阵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孕妇在待产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当低频脉冲联合手法点穴按摩进行治疗后,不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还可使刺激强度标准化,使得治疗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于产前通过低频脉冲联合手法点穴按摩进行治疗,能够产妇在待产期所受到的疼痛感减轻,对产妇分娩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阴道分娩选择率。
通过研究可发现,2组产妇VAS评分均存在不断降低的趋势,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第1天、第2天、第3天、临产时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96.0%,转剖宫产率为4.0%;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80.0%,转剖宫产率为20.0%,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分娩选择率更高,转剖宫产更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3 d及产后7 d泌乳量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分娩前,通过低频脉冲联合手法点穴按摩方法可减轻孕妇待产过程中的受到的疼痛感,该方法不仅能够使阴道分娩率得到有效提高,还可有效增加产后泌乳量,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