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FDI与产业升级
——基于河南省2000-2015年数据

2020-03-19李爱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商产业结构效应

李爱真

(河南工学院经济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转变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动态过程。其中,产业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理论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技术溢出效应是推动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1]。为此,河南省人民政府在2018年颁布《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豫政〔2018〕36号),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降低外商投资门槛,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仅2018年,河南省(以下简称“我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就达到179.02亿美元,是2000年的16倍。

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FDI的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Lipsey对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iop,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负相关,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替代效应和拥挤效应[2]。谭之博、赵岳认为,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3]。Jacorcik的研究发现FDI在发展中国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且为负,在发达国家则存在显著正效应[4]。王冲等对长江经济带研究,发现在上游FDI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在中游和下游表现为抑制作用[5]。这些情况表明,FDI的溢出效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是决定性的因素[6]。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但有利于FDI的流入,而且能提升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金融发展良好的国家或地区能从FDI获得更多好处[7]。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地区将抑制对FDI溢出效应的吸收[8]。

那么,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河南省FDI对产业升级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内在机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对我省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合理引进外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视角研究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并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利用河南省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一、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学者们对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开展广泛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观点:一是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助于产业升级。Bagehot较早考察了金融在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9]。Baker等通过对65个国家的制造业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发达的国家,由于成长性产业可以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而衰退产业较难得到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10]。Porter和Kramer指出,美国高度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多层次的融资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可以灵活的选择银行信贷、股权投资,债券发行、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工具,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较为积极的正向影响[11]。Beck和Levine认为,金融业的竞争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从而有利于产业的发展[12]。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紧密联系[13]。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提供资金供给、引导资本流向[14]、协调企业资本,催生新兴产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提高经济效率[15]等多种渠道促进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颜冬、陈能军研究了中东西部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三个地区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关系,在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16]。汪浩瀚、潘源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研究发现,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而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别[17]。沈浩鹏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促进产业升级,但存在地区差别,在北京地区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河北有所下降,天津则相对复杂[18]。严武对广东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有利于广东省产业升级[19]。孙志红、吴悦对新疆地区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对产业升级的支持作用[20]。

(二)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关于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FDI在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方面论述FDI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早在1960年,钱纳里就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认为引进和利用FDI有助于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M.Shapiro等认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1]。Kokko认为,FDI的技术溢出和生产率优势效应,提升东道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22]。Chen也认为FDI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等多种效应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23]。国内研究中,陈继勇等的实证结果表明FDI所带来的资本供给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的发展,但FDI引致的知识溢出作用有限[24]。FDI通过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25],优化产业结构[26],促进产业升级。学者认为FDI溢出效应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徐文彬等认为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金融发展门槛效应,而且是双重门槛: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低门槛时,FDI对地区经济会有抑制作用;在高低门槛之间,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高于高门槛时,FDI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将逐步回落;金融发展双重门槛的存在使得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整体呈现倒U型[27]。因此吸引FDI应兼顾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FDI的溢出效应和地区吸收能力也受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因此,要通过FDI促进产业升级,必须提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吕朝凤、黄梅波认为金融发展将会提高地区对FDI的吸引力[28]。

综上发现,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国家或省级层面分别研究金融发展和FDI对产业升级单独的影响,较少文献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金融发展水平影响FDI的流入,更影响地区对FDI溢出效应的吸收。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研究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我省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对理论研究实证检验。这一研究预期对我省金融体制改革、合理引进外资政策的制度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政策依据,对中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也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1)学者多是分别分析金融发展和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少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分析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产业升级理论。(2)在实证研究上,学者多是使用国家层面或省级层面数据,本文使用我省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对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FDI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微观的数据支持。(3)在政策研究上,基于金融发展和FDI的影响机制,提出有助于我省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政策创新性。

二、理论模型

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但能够通过资本供给和资本配置效应直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同时,也通过提升地区吸收FDI的技术溢出,进一步吸引FDI,间接促进产业升级。本文借助史恩义等采用的内生性进步模型基础上,分析地区金融发展、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

为此,做出如下假设:

(1)假设经济生产有五个部门,分别是最终产品部门、中间品部门、金融部门、研发部门和消费部门。

(2)假设开放经济条件下,中间品部门的产出全部供给给最终品部门。

(3)研发水平取决于原有技术水平和地区FDI的技术溢出。研发部门水平由中间品种类衡量。研发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将对其产生影响。

(4)消费者采用两阶段跨期最优决策。

(5)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其他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

(一)最终产品部门

假设其生产函数为:

其中,Y为最终产品数量,LY为需要的劳动力数量,N为投入中间品种类,Xi为每种中间品数量。设最终品的单价为PY,劳动力价格为WY,中间品单位价格为PXi,则最终品部门利润可表示为:

(二)中间品部门

假设一单位中间品需要一单位最终品,则中间品部门利润为: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劳动力价格为:

(三)研发部门

研发部门技术水平用中间品种类衡量,受原有技术水平N0和FDI技术溢出(γNf)的影响,γ表示地区对FDI的吸收能力,除此之外,研发需要质检支持,受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K̂的影响,其生产函数设为:

其中,λ为研发水平系数,LN为劳动力数量。

研发部门利润为:

其中,R,PN,LN分别为研发部门资本使用成本,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

(四)金融部门

设金融部门生产函数为:

δ,K0和LK分别为金融部门水平系数、原始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

则金融部门利润为:

其中,WK为劳动力价格,r为利润率。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

(五)消费部门

设消费者采用两阶段跨期最优决策,效用函数为:

其中,UC为消费者效用,C1,C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

由效用最大化条件可得:

(六)均衡分析

假设初始资本为零,消费者在第一期消费后将剩余资金全部存入金融部门,则第二期金融部门存款为:

若劳动者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则均衡时有:

由此可推出研发部门的技术水平增长率为:

上式对δ,γ求导得:

由此得到:

(1)地区金融发展水平δ越高,越有助于产业升级;吸收FDI的技术溢出能力γ越高,越有助于产业升级。

(2)二阶导数大于零,表明地区金融水平有助于吸收FDI的技术溢出,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三、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

为考察金融发展和FDI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建立如下基准模型:

其中,yit为产业升级变量,fit为金融发展的指标,包含金融规模(firit)或金融效率(feit),fdiit为外商直接投资指标,cit为其他控制变量,δi为代表个体效应,θt为时间效应,εit为误差项。

为防止模型的设定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同时考虑到产业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引入产业升级的滞后项,构建一个动态模型为: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河南省17个地级市数据,时间跨度为2000-2015年。

1.被解释变量

产业升级(yit)指标。学者们对产业升级测度指标并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的比值(李斌,2011);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GDP的比重。产业升级是三次产业的动态调整,调整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多,第一产业占比越来越小,即为产业实现结构升级。为了把三次产业的调整都刻画出来,本文借鉴徐敏、姜勇[29]对产业升级的测度指标,从而更真实的体现各个区域当前产业结构的层次。

其中,yi是第i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yi越接近于1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层次越低,越接近3说明产业结构层次越高。

2.解释变量

金融发展指标。为了能更全面衡量我省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选取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指标进行衡量。金融规模(firit)借鉴吴飞飞等[30]用各城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之和与GDP的比值表示,反应城市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金融效率(feit)采用大部分学者采用的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的比值表示。金融效率反映了资金的流通效率,比值越大,说明资金流通效率越高。所有各指标均用各城市以2000年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进行平减。

外商直接投资(fdiit)。本文采用史恩义等所使用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来衡量,并利用2000-2015年的汇率均价折算成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溢出效应对产业升级产生影响。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为了更精确衡量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省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对可能影响产业升级的变量进行控制,主要有人力资本(hstudent)和全要素生产率(tfp)。人力资本用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是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衡量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本文通过Solow剩余法估计了各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31]。

考虑到指标的连续性,本文数据选取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及各地级市统计年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数据通过汇率转换为人民币,汇率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取。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表见表1。

表1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四、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实证过程中,首先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的静态估计。为避免内生性,进一步对模型进行系统GMM动态估计。最后是稳健性检验。

(一)固定效应静态估计结果

表2报告了模型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从结果中发现,我省金融发展规模对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0.035 0***,1%水平上显著),但金融效率抑制了产业升级,且结果不够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正效应,但结果并不明显。当加入金融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项之后,对产业升级的效果略有改善,但仍然不显著。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我省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负。

这可能有内生性的原因,同时,由于产业升级是较长时间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不断推进持续过程,难以在短期完全表现出来,这使得固定效应静态分析结果对产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对模型加入了产业升级的滞后项进行了系统GMM动态估计。

(二)动态GMM估计

从动态效应结果(表3)可以看到,整体显著性明显提高。同时,产业升级滞后一期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产业升级水平受前期的影响很大。进一步可以看到,金融发展指标中不管是金融规模还是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正向作用,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这也证实了我省金融发展通过融资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了产业升级。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的效果不显著,这主要因为我省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发展体系,使得我省金融发展在发挥资源配置效应方面还有待改善,未来应加强金融在高技术产业的融资配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省产业升级效果非常显著,均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外商投资对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表2 固定效应回归结果

表3 动态效应回归结果

模型进一步加入了金融发展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项,二者交互考察的是区域金融规模和效率的发展程度能否提升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回归结果显示我省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交互作用对产业升级具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这说明我省金融发展水平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外商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地区技术、知识和管理溢出效应在河南省没有被充分吸收。这一是由于我省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二是由于我省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导致资本流通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资本向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的流动。

控制变量中,全要素生产率对我省的产业结构提升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综合性的索罗余值,该指标既包含了资源配置效应,也包含了技术进步效应。本文在模型中控制TFP,为了更好分析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同时控制变量加入了人力资本指标。人力资本对我省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显著,这说明产业升级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同时说明我省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方面,选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ts)代替产业升级指标进行动态GMM检验(表4),结果与表4保持一致。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指标进行衡量。同时为剔除价格因素,用各地市的产业增加值指数及GDP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对数据进行了平减。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受前期的影响较大。同时,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有较显著的推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也显著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高级化,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省以第三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中贡献显著。金融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交互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依然为负,与表4一致。再次证实我省对外商投资产生的溢出效应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影响了对技术、知识等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

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依然为负。在推动我省产业高级化进程中,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全要素生产率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了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高级化进程对技术和资源配置的要求更高。而我省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知,金融发展和FDI对河南省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正向推动作用。具体来说,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更显著,说明河南省近几年的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由于我省仍然是以银行信贷为主,资金流动效率较低,金融结构不够完善,导致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显著。FDI对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为正,这说明我省近几年积极的引进外资政策发挥了作用。

理论上,金融发展和FDI对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金融发展水平又能通过提升FDI的投资效应、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促进产业升级。但研究结果发现,金融发展与FDI的交互系数为负,河南省金融发展水平未能对FDI的效应的释放与消化吸收产生积极影响。

为此,针对河南省产业升级,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继续扩大金融规模,提升金融效率

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已被得到广泛证实。但河南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仍以银行信贷为主。河南省应继续加强银行信贷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注重金融效率的提高。同时,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改善金融结构。并针对河南省现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特别是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为企业的研发和学习先进经验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外资企业的入驻,同时提升我省对外商投资的吸收能力,增强金融发展对发挥FDI正向溢出效应的促进作用。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能力

河南省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地区对外资的消化吸收能力。针对河南现状,应改善河南省外商投资不均衡的情况。外商投资大多集中在郑州、洛阳两地,其他地市也应根据其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在加强引进外资方面进行引导。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研究发现,河南省人力资源的现状显著抑制了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河南省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更新人才服务模式,加大对已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河南省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外商产业结构效应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懒马效应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谁是冒牌外商
偶像效应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