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以LS公司为例

2020-03-19魏雪宁中国农业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关联方坏账账款

魏雪宁 中国农业大学

一、LS公司简介

LS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04年正式成立,并于2010年8月上市。业务主要涵盖互联网视频、智能终端等,致力于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模式。

通过上市,LS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获取了大量资金,发展更为迅速,同时扩展了业务领域,而由于前期投入过多,资金依然不能满足业务扩张的需求。自2013年后,公司开始采用股权质押战略来筹集资金,同时面对资金紧张时依旧激进扩张业务,最终导致2016年资金链彻底断裂。自此,LS公司面临巨额负债和资金周转困难的状况,大大影响了可持续经营。

LS公司到现在的局面,与其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

二、LS公司应收账款问题

(一)应收账款数额巨大

表1 LS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单位:亿元;%;天

2013-2016年间,LS公司采用多元化战略,向各个领域进军,营业收入逐年增加。同时,由于公司采用赊账策略,应收账款数额巨大且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及2016年甚至超过流动资产的50%,表明LS公司资金的流动性较差,直接影响营运资金的正常周转,这对于公司发展并不乐观。同时,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维持在30%左右,比例较高,可看出公司的信用政策较为宽松,且在2016年时放宽更多,显然,信用政策宽松对于应收账款的收回影响并不好,容易从出现赖账的情况。同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5年到2016年增长到98.77天,可见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增加,资金周转速度下降[2]。应收账款持续不能收回,也为后续公司一步步衰退埋下铺垫。由于一直欠款,负债较多,于2019年时不能支付起巨额诉讼费,为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关联方交易占比较大

由于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盈利状况,关联方交易越来越普遍,然而有值得关注的是,有多数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粉饰财务报表,逃避税收等[3]。对于LS公司而言,应收账款中的关联方交易巨大,且关联交易客户数目较多。

表2 LS公司前五名关联方应收账款及坏账计提情况单位:万元

从表2可知,LS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从2014年开始,之后逐年成倍数增长,2016年只是前五名关联方就高达33.42%,将近应收账款总额的1/3。众所周知,应收账款关联方交易占比过大很可能出现虚增利润的造假行为,将巨额亏损转移至子公司,由于关联方交易导致的应收款项较多,这也导致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2016年报出具了带解释字段的无保留意见。在2017年,关联方应收账款总额173460万元,应收账款总额361441万元,比例高达48%。由于受到近几年的股权质押造成的影响,LS公司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负债数额巨大,营业收入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2017 年末应收账款大幅下降,可以看出,前五名关联方应收账款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比例高达31.67%,而在财务报告中,审计师提出其没有对 2017 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提供完整全面的证据以进行减值时点的判断,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由此可见,关联方交易占比过多,也是LS公司应收账款在管理过程中忽略的地方。

三、应收账款管理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制度

从LS公司的问题来看,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导致了后面坏账数额越来越大。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他赖账的可能性[5]。通过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以减少坏账的发生。在选择交易合作伙伴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评判其信用条件,将企业的信用条件划分为几个层次,并及时记录。可以综合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作抵押的条件、财务实力和资本状况、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及影响其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来评估,尽最大可能做到缩短应收账款账龄和坏账的发生。

(二)选择高效的收账政策

在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基础上,选择高效的收账政策以应对可能突发状况。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收账上花费的成本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需要权衡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金额。对于账龄超过可接受时间的客户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派专人进行催收,同时,对于情况严重的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同时,根据收账情况适当调整信用标准,重新对于违约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必要时可以从信用名单中剔除。需要注意的是,收账政策也不能过于严苛,对于信用程度一向正常的企业,可以派人进行沟通,以减少收账成本,同时提高企业声誉。

(三)关注关联方交易,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及时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快速头脑风暴,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建立一个应收账款管理系统,成立小组,由专人负责,建立档案,输入合作企业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财务风险等信息,实时关注其应收账款金额、账龄情况,并记录收账进度,对于情况严重的,直接上报风险管理部门[6]。同时,内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数额较大的关联风应收账款交易,防止舞弊,粉饰报告。

猜你喜欢

关联方坏账账款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探讨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关于审计准则中关联方相关准则的思考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保监会加强监管:险资投资关联方的资产要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