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红色文化与酒店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2020-03-18方婕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酒店红色文化工匠精神

方婕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2016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追求卓越、崇尚品质的工匠。“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成为企业最为需要的精神,尤其是酒店等服务性行业。酒店在对自身的员工培养过程中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对酒店人才的培育中坚持“感恩奉献、爱岗敬业”的企业文化理念。文章基于酒店方角度,就具有“工匠精神”人才培育路径进行浅议。

【关键词】红色文化;酒店;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2.92;F7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2-0148-03

1 研究背景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时代。在此方向的指导之下,整个社会将更加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和文化的引领。在中国共產党的领导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强调群策群力,吸收古今中外先进的文化成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生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红色文化。2016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卓越的“工匠精神”,教育应该追求卓越、培育崇尚质量的工匠。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需要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2016年政府报告明确指出“工匠精神”;2017年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工匠精神”的高度推崇和深切关注在继续延伸。

2 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思想、精神、道德、情感、信仰和追求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人融合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更重要的是影响着遥远的未来,它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与当代工匠相同,例如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专业精神及耐心、专注、坚持的品质。广义的工匠精神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对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作为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其内涵、价值、作用,既与传统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有共通之处,又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独特哲学品质,红色文化与当代工匠精神之间有着概念上的内在联系,二者之间存在共通接轨之处,两者的有机耦合是对时代的回应。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工匠精神”体现在社会成员个人层面,就是一种工作中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会只将工作当成一种赖以生存的途径和糊口的工具,而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敬畏自己的职业。我们应该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对服务和产品负责,注重细节,做到尽善尽美,给社会和人民提供无可挑剔的产品和体验。将精湛的工艺融入每项工作中,推动整个社会朝着繁荣的方向发展。第二,“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层面,可以定义为是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①具有创新内核。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理念的创新寻找到更适合的商业机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②敬业也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全体上下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才会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够把以上提到的创新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只有拥有正确和健康的企业精神和文化,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③执著追求质量与品质是企业精神的最终体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这些企业推动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3 酒店服务中的“工匠精神”

目前,酒店业正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最具活力的行业。酒店人才的专业素质、专业态度和专业技能决定了酒店服务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酒店员工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酒店员工必须树立职业敬畏,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不断改进工作流程;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服务技巧,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服务细节取胜。例如,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如果服务员在与顾客的谈话中得知他孩子的生日正好与入住时间是同一天,可以通知厨房做一碗长寿面或赠送玩具给顾客,这样的服务会让顾客感动。酒店服务中的“工匠精神”也体现在服务要求上,为了提升顾客忠诚度,酒店应该提倡个性化服务而不是标准化服务,酒店个性化服务通常是标准化服务中额外的细节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员工坚持“为客人着急,为客人着想”的服务理念,与标准化服务理念不同,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求服务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更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员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项目,带给他们美好的住店回忆。

4 红色文化融入酒店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酒店业的“工匠精神”体现在服务的细节方面。本文提出了酒店业人才培育宗旨是具备“工匠精神”。培养酒店员工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注、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这种奉献精神需要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引导,因此红色文化成为酒店进行人才培养的首选文化指引。

将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使员工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打造员工“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酒店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员工的耐心、专注度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其中,锻造耐心是培养员工服务精神的第一步,这种精神也是指为某种事业、集体、他人工作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具有服务精神的员工在工作中会时刻想着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即专注于发现并满足酒店客户的服务需求和心理需求。判别员工服务精神优劣的方法是看员工是否能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一切行事以酒店的顾客为出发点。此外,酒店应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管理人才,即具有现代酒店管理素质、现代管理理念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酒店管理人才。酒店管理人才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酒店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酒店的综合管理水平,才能提升酒店的整体效益。酒店管理的内容众多,包括客房管理、餐饮管理、娱乐管理、市场营销、经济预算、成本控制、企业文化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会给企业注入发展活力。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鼓励企业进行个性化、定制化和柔性化的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年来,“中国的知识创造”“中国的创造”“中国的优良创造”和“工匠精神”已成为决策者的共识。酒店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将“工匠精神”与红色文化和酒店文化相融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服务人才。

5 红色文化融入“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5.1 加强酒店红色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组织的使命、愿景、宗旨和本质,是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可和遵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企业或员工在商品生产和管理中所持有的价值观。酒店在贯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应加强酒店红色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内部论坛、专栏、讲座、文化表演、随笔等方式强化红色文化与当代企业文化的融合。此外,酒店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红色文化和当代“工匠精神”的辐射与渗透;关注“市场、产品和服务”三大要素,大力实施“酒店、旅游、文化”三位一体战略,将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与企业红色文化和管理运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进行品牌建设,进而不断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

5.2 挖掘酒店师徒制下的党员“工匠”

师徒制在酒店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能帮助酒店实现“传授经验技术、传承职业精神、传递友谊关爱、传播文化理念”的重要目标。这里的“师傅”一般是指酒店的骨干员工的代表、是员工的榜样,更是技能突出、道德品质优秀、工作态度端正、培训能力较强、充满责任心的优秀员工。建议酒店深度挖掘“师徒制”中的党员“工匠”,让“工匠精神”经师徒制“传、帮、带”渗入式地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徒弟”,将红色文化作为传播的桥梁,让党员先锋故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进而帮助酒店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

5.3 红色文化融入员工培训与开发

企业员工培训作为提高管理者水平和员工技能的最直接途径,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工作理念、知识、信息和技能。在员工培训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考虑将地方红色景区作为培训基地,将地方红色故事融入每个阶段的培训中,让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工匠精神”深入员工的职业价值观。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酒店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在继承传统红色文化的同时,培育具有当代特色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新时代,由中国共产党、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红色文化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成为社会成员与企业最为需要的精神,尤其体现在酒店等服务性行业。酒店在对员工的培养过程中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员工树立“感恩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只有这样,酒店才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有效地推动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在酒店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红色文化特质、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形成科学的育人价值,提升服务型行业工作的实效性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参 考 文 献

[1]孙晓飞.“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巧现[D].济南:山東大学,2008:10-13.

[2]张绍荣.高等教育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9.

[3]叶桉.试论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渊源流变——兼谈八一文化品牌的塑造[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198-203.

[4]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8):149-150.

[5]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6]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猜你喜欢

酒店红色文化工匠精神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酒店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酒店就业意向探析
全热回收风冷模块机组在酒店中的应用分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