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2020-03-18罗强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进展问题

罗强

摘 要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也进行了一定改变,开始逐渐向刻板和硬化建设方面进行主要发展,而这严重伤害了城市内水生物栖息地的良好环境,造成了自然系统的失调现象。作为生态建设之一的海绵建设,通过对自然能力的合理利用,进而对城市内水基础设施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期推动城市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山地海绵;城市建设;进展;问题

简单来说,海绵城市就是说如同海绵一样的城市,而在这样的城市状态背景下,使得城市也如同海绵,不仅能吸水、而挤水现象也同时存在。在大量降雨的情况下,城市因自身功能作用对雨水进行及时的吸收和渗透以及扩散,并且实现地下水补充的同时,也能将地表径流工作做好;而在城市出现干旱问题的情况下,城市能将水资源进行及时调整和释放,并以自然的现象存在城市中。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城市中的水资源自然灾害现象给予有效解决,进而更好地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海绵城市建设必要性和优势

山地海绵城市建设能够避免因山地地形特征而造成的洪涝问题给予有效解决,使得城市即便是遇到大降水的情况,地表也能够有效渗透以及续收和扩散大量雨水,优化地表径流。同时将海绵城市概念结合山地城市特点,大化小融入小区设计中,加之利用山地城市高差大的特点,能够将小区污水集合景观进行积极建设,确保污水治理过程中能够以植物、水体等作为景观,确保治理后达标的水再排入河流,确保将水污染从源头解决。而在城市引入景观设计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城市景观观赏、运动与实用相结合,节约建设费用、让环保深入人心[1]。

2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2.1 洪涝灾害

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开始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以往处于连接状态的城市地表水与地下水开始向中断现象发展,极大程度的改变了原有径流汇流水文条件,并开始频繁出现汇流加剧情况,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山地城市的地形特点体现在平地少、坡多、高差大、容积率高等方面,而因山地城市这些特征,所以洪涝灾害等水灾问题较为严峻。加之山地城市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并未对渗、蓄、滞、净、用、排的方式加以有效利用,因而难以保障多重径流雨水控制的良好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难以有效开展,而相应的实效性也难以发挥。

2.2 水资源污染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人们开始加大了城市开发力度,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代价就是牺牲了城市的自然资源如绿地、森林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因过度砍伐现象逐渐加剧了城市的洪涝灾害问题,也难以良好解决水污染问题;城市小区污水目前是以直接排出的方式或通过城市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直接排放的方式严重影响着自然水源,而在以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因污水净化等使用方式不当因素,也使得水资源受到一定污水,不能保障现阶段社会日常生活生产对水资源实际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在水资源污染现象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难以保障人们的日常所需和健康。

2.3 缺乏宣传力度

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使得现阶段城市建设实际需求得到了充分反映,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政府支持属于一方面关键问题,而同时,城市居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配合更是十分重要。基于政府和城市居民合力基础上,能够确保城市建设一体化政策得以良好实现,也能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一大重要举措。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在有关部门重点工作中进行了充分体现,而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也极大程度且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化进程的发展[2]。但从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实际情况来看,相应的有力宣传极为缺乏,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

3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措施

3.1 城市防涝系统工作的落实

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重要举措就是综合建立城市内的洪涝防治系统,其对海绵城市建设和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了确保城市有效排涝的良好实现,就需要从城市管理和规范方面的科学合理性来进行,在后续城市海绵建设进行不断推进时,应将关键和首要之处侧重于城市空间利用预留以及雨水污染综合整治等方面,并且在城市内涝防治系统建立过程中,在对城市市区排水系统建设进行优化和完善的同时,也应基于轻重缓急建设原则严格遵守基础上,合理安排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置等问题,促使海绵城市体排水工作得以良好强化,进而确保城市防洪防涝作用的充分发挥。

3.2 城市建设中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利用山地城市高差大的特点,将小区污水集合景观进行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以植物、水体等作为景观,确保治理后达标的水再排入河流,以此将水资源污染问题给予有效根治。同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入其中,进而确保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能实现城市建设中自然风景的良好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秉承着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基于低碳开发方式应用基础上,确保森林植被受到破坏的现象得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同时注意水资源二次污染现象的有效控制,使得城市在维持原有样貌的情况下进行更好的发展。

3.3 政府多位一体建设工作力度加强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可以从资金和宣传工作方面加大力度,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一,融资方面。政府应扩展资金来源途径,从融资渠道拓展社会中优秀企业的资金支持,对此可以从合法的宣传方面帮助社会优秀企业对海绵城市建设意义和重要性等进行充分认知和明确,政府可以基于相应扶持政策的利用、对企业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给予鼓励。二,加大宣传。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和建设优势等当前社会的基层群众等并没有进行充分认知,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此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内容,确保群众能够充分认知海绵城市建设对防洪排涝作用和积极性,促使群众参与排水工作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城市污染以及资源匮乏现象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城市中的有效环境治理和资源节约开始愈发迫切,而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使得城市水资源需求得到了有效改善,也保障了当前我国水资源两极分化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唐海博,白旭.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5):159-160.

[2] 潘終胜.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8,(1):10.

[3] 曾嘉伟.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居舍,2017,(24):7.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进展问题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