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研究
2020-03-18侯英彩
侯英彩
[提要] 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不同,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在设置专业时应考虑到人才缺口和市场经济发展状态,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毕业生就业,也关系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之间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通过调整结构、科学设置专业的方式,加快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为河北省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此种背景下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更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尽快完成转型和改革,成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场所。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适应性
本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03040101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月3日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办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专业设置不仅与职业院校的发展有所关联,还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和生源稳定性。高职院校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专业设置,基于实际合理设置专业。事实上,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因素相当复杂,最为突出的就是经济结构。作为职业教育大省,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专业设置,保障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服务。下文主要就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对策。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专业名称设置不规范。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岗位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数量高达数百个。但是这些专业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在名称上做出了改变。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存在名称模糊的问题,使用相似的说辞对专业进行描述。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育部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也借助专业目录规范这一契机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专业名称设置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定义与目录完全不一致。不同的专业之间差距较大,划分依据、就业岗位、所学内容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说各个专业之间不可能出现相互替代的问题,也无法用一个名称来形容大多数的专业。所以说不规范的高职教育不仅给专业设置,还给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专业定义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专业规模较小。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增加专业设置数量,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等专业,均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过程中存在布点过多的问题,且规模普遍偏小,从长远来看,这会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河北省只有几所院校拥有设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资质,但是近些年来这一专业比较受欢迎,所以前后有多所院校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这些院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并不适合设置该专业,最终导致异质专业结构的现象发生。虽然说短期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会给高职院校的后续发展带来严重阻碍。此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会不断增加,且无法形成理想的专业规模,是资源利用率和教学质量下降的直接因素。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数不足20人,这些均是专业规模较小、缺乏规模化的重要表现,严重地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
(三)专业内涵不一致。虽然,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专业名称,但是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会按照标准和要求规范的设置专业。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水平,高职院校会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的方式开展办学工作,虽然说教育部已经就专业目标制定和人才培养制定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是在专业内涵上仍旧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二、河北省產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河北省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矿产资源、港口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均位于前列。在不断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河北省多次调整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能源汽车、医药等均是其重点发展的产业。虽然说河北省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面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这是因为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甚至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近几年来,河北省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中的弊端,并抓住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重新调整了产业结构。全新的发展形势下,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地位得以有效提升,三次产业的比重也越来越合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均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均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竞争力、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粗放式的工业发展,始终是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并给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不利影响。另外,因为现有的产业发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以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甚理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始终处于滞后状态,给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资源、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始终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督与管理。
三、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优化建议
(一)深入调查市场需求,撤销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上文已经提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因素极为复杂,可能是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也可能是人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与上述因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要求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要深入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明确市场的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结合区域内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状合理设置专业。设置专业的过程中还要遵循特色化、产业化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个性特长,在高职教育、学生发展和区域经济之间找准着眼点,使得高职院校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还要就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扩大经济规模,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某些热门专业一定要提高注意,不可盲目追随,也不可设置雷同专业,利用错位竞争的形式满足河北省的人才需求。
具体地说,应适当提高对涉农专业的重视,通过增设奖学金、政策倾斜、降低学费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涉农专业,从而增加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如果某一专业连续三年始终处于就业率较低的情况,应适当缩减招生计划或招生人数,也可直接停止招生。尤其是判定该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符时,即可撤销。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例如普通教育还有中职教育等,在扩大招生人数的同时,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中搭建更加便捷的通道,使各个教育体系和课程系统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尽快完成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二)深化改革,按照原则和制度设置专业。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存在规范性较差的问题,即使是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内涵的专业,也会以不同的名称进行命名。而有些专业完全相反,虽然是同一名称,但是内涵却有极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以往的高职院校办学并不规范,完全是自己负责课程和专业设计,自主性较强,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除了不规范以外,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并未就内涵进行明确,专业名称也不科学,无法反映出专业的就业方向,致使学生无法通过专业名称了解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些都给招生和就业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严谨、规范的原则,也可通过咨询专家或寻求评价机构的方式设置专业。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与监督,及时纠正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不规范行为,还要就专业设置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各项专业进行明确的划分,以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有统一标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基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专业设置改革,避免专业设置乱象,维护高职院校的办学秩序。改革工作可从人才培养体制、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目录、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使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尽早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強化内涵建设,兼顾宽广性与窄专性。设置专业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科学化和规范化原则,还要就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定位。这要求高职院校组建专门的团队或小组进行社会调研,收集信息,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专业设置,还要就实际情况进行论证与分析,制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事实证明,设置专业前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给后续的专业设置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因为有充分的准备,所以高职院校可明确河北省内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和数量,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办学计划和培养周期,然后再聘请相关的专家和小组对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与分析,有效地避免了专业设置过于片面的问题。设置课程体系和专业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发展需求,绝不可盲目追随热度过高的专业,应利用巧妙的策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避免人才和专业设置重复性过高的问题,争取利用最小价值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河北省虽然拥有多家高职院校,但是发展历程并不长,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方面都有所短缺,此时应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尽可能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国家的政策和方针落到实处,按规章制度设置专业,考虑到社会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此外,应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创新与改革,及时更新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通过与其他企业或者行业合作的方式补齐自身的短板,弥补薄弱环节,营造出互利共赢的局面。除创新办学模式与办学理念外,还要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协调人才的供求平衡,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设置专业时注意遵循宽窄并举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适当设置覆盖面较为广泛的专业,但是也要就专业范围和岗位设置进行细化,协调宽广性和窄专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二者相互协调、合作的背景下,创建更为合理的高职院校办学体系。
(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突出急需专业。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社会和经济给高职院校带来的影响不止如此,在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都可以体现出社会经济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始终是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其重点思考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地方经济也要为其提供政策与技术上的支持。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考虑到经济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确保教育资源和专业得到合理的配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是物质上的保障,但是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专业设置当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会得到一定的体现。所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到河北省的市场发展需求,还要遵循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只有培养出与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一致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说高职院校应紧跟市场潮流,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态势,在做好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设置专业时应考虑好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矛盾,重点突出急需专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还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并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助力。为了更好的建设与发展,河北省高职院校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创新与改革,但是职业改革并不是针对高职院校本身进行的,还要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为目标,结合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与办学实力,逐步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直至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止。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立德树人的理念,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温洁,武毅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适应性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9(1).
[2]陶济东.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分析维度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
[3]侯小雨,曾姗,闫志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以河北省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1).
[4]谢西金,林仕彬.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高教论坛,2018(6).
[5]尤艺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漳州地区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6).
[6]李林.福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教育评论,2018(5).
[7]辛夏夏,曾姗,闫志利.河北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