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

2020-03-18孙萌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舞弊廉政行政

摘要:事业单位肩负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其廉政风险防控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单位干部素质、规范内部管理的需求所在。十九大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快速推进,随着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事业单位也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明确廉政风险防控的紧迫性。但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才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平稳运行。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廉政风险防控进行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意见,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

关键词: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

从近几年审计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来看,事业单位的廉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每年审计出的金额都达上千万,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当然这些年国务院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来规范事业单位的监管,但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和内部控制融合方面还没有办法做到有效的操作。

1.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

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是关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行为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塑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清正廉明的形象,促进其正确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权利的正确、规范、廉洁运行,保障其管理服务职能,提升公信力及形象。财政部在2014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廉政风险防控是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

1.1理论来源

1.1.1舞弊三角论

舞弊三角论由美国学者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将舞弊的原因归为三类,分别是压力、机会和借口,就像化学上讲的燃烧,燃烧条件必须同时有热度、燃料、氧气,缺少任何一样都不能很好地燃烧,舞弊也是一样,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同理到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中,廉政风险最终会将干部引向腐败,所以廉政风险简单说就是指,机关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可能发生贪污受贿等行为的风险,所以廉政风险就变成了权力、环境、政策三要素的完善,权力的使用不当,环境的感染及政策的宽松给了廉政风险发生的温床。

1.1.2舞弊冰山理论

冰山舞弊理论将舞弊换了一种比喻方式,舞弊就像是海平面上的冰山,表面上看起来很小,其实危险的庞大的部分都隐藏在了海里,这就像是舞弊给人们的印象,露出来能被大家鉴别的是组织的内部管理的问题,也就是海平面上的一角,但其实将舞弊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给隐藏起来了,也就是主观的个性化的人的行为,这就是冰山理论想要强调的海平面以下的真正的冰山,也就是主观的重要性。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此理论下是否会出现舞弊,不仅仅要看浮出海平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更要看沉在海平面以下的机关人员,机关人员是否有主观的动机,是否存在潜在的舞弊可能性,而这决定了事业单位是否能真正廉政。冰山理论放大了在舞弊风险评价中有关人性的因素,除了要关注内部管理结构的客观方面外,还要注重人为因素的影响,深度挖掘人性在舞弊风险中所占的比重。

1.1.3舞弊GONE理论

“GONE”理论将舞弊理解成了一个很神奇的说法,将舞弊拆分成了由“G、O、N、E”打头的四个词语来解释,并且舞弊和反舞弊都可以利用这四个词语来进行界定。G为Greed,在舞弊中指人性的贪婪;O为Opportunity,在舞弊中指的受贿机会;N为Need,在舞弊中指需要钱财等;E为Exposure,在舞弊中指暴露且不会被发现或发现不会被收到处罚;把这4个词语汇成一句话就是:如果将贪婪、机会、需要、暴露同时放在一个环境中,那么就一定会滋生舞弊,同样反过来,缺乏任何一项舞弊可能就不会诞生。上述这句话和四个词也充分解释了如果舞弊者本身具有贪婪之心,并且他很需要钱财时,只要给他机会并让他觉得事后并不会被发现,那么他就一定会受贿。这四个词语相辅相成形成了最终的舞弊,同时缺一不可,不分先后、没有前后都一样重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中指出了人性、环境与政策同样重要,指出既要对干部实施高薪养廉,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无比的后果是他们承担不了的。

1.1.4舞弊因子理论

舞弊因子理论是对GONE理论的一个延伸,是伯洛格那等人在其基础上将GONE理论的四个词做的一个更细致的分类,它将GONE理论中的需要和贪婪划归到个别风险因子中,指在制度控制之外的因人而异的个人因素,有人为控制的道德品质与动机;将GONE理论中的机会和暴露归纳到一般风险因子中,指由可控的制度不完善引起的环境机会、被发现机率和最终承担后果的严重程度。

1.2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其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主要从事社会服务的组织,如果事业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工作中以权谋私,将会引发腐败问题,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因此,在腐败还未开始时积极的防控廉政风险,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1.2.1保障国有资产

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控制,接受政府领导,运营资金更多来源于财政支持,像是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等形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事业单位也肩负着国有资产的维护任务。近几年,贵州女干部涉嫌贪污40余万元、上犹县扶贫专干骗取公款50余万元、江西一乡镇干部贪污受贿799万余元等事件在新闻上屡见不鲜,可知我们国家的反腐倡廉工作还有待继续加强。并且由于这些人员身担国家职务,所以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就会给国有資产带来损失,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消除风险隐患,才能更好地行使管理服务职能,提升公信力。

1.2.2提升干部素质,规范内部管理

2019年最大的经济新闻莫过于广东第一巨贪张新华等人受贿案,贪污受贿金额高达4亿元;还有湖北省干河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原党支部书记、所长程文贪污、挪用公款近1000万余元被起诉。从屡屡出现的这些腐败案件可以看出,廉政风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干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贫富的两极分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也逐渐侵蚀了干部内部,通过腐败行为获取高额私利。同时由于单位内部本身也存在着高风险部门,一旦这些部门的防范和监督机制出现漏洞,就会给腐败带来可乘之机,给干部人员造成有利的客观环境。可见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与事业单位廉政风险的重要意义。

2.与内控的有机结合

2.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一直存在管理漏洞,国家层面上制定的制度大多只规范了单位的财务制度,具体的财务行为还要靠单位自身,而且一般只规范了会计业务,而各个业务与会计行为的结合却一直缺失,甚至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最终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混乱。内部控制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内部控制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廉政是单位应坚守的一条红线,而内部控制作为单位管理的防范措施,是保障单位廉政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部控制措施堵住管理的漏洞、定期核查、持续完善、建立完整的应急处理方案、时单位内部管理形成完整的闭环。

2.2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内控制度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填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薄弱,也能通过内控分析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各个关节点,挖掘反应廉政风险防控水平的关键因素,构建全面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依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利用赋值、评分、统计分析、比较、排序等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廉政风险防控重点领域预警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能够适应未来的经济和环境变化。

3.预防化解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

古人云:物必自腐而蚀。在公共权力存在的背景下,腐败和廉政问题就难以避免,之前的理论分析也证明腐败的成因很多,有各种主观、客观因素以及内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且由于廉政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风险规避:

3.1单位层面

强调从行政事业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来确立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包含组织机构、议事决策、关键岗位、关键岗位人员、会计系统及信息系统等六大部分进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架构和机制时,可以借鉴会计职务要求,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在各环节明确分工,将监督和管理部分区分开,定期开展风险自查和他查,及时发现风险点和报告核查情况,确保将重大风险事件扼杀在摇篮中。同时联合外部审计一起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积极配合纪检等各部门做好廉政检查工作。也要预防防控措施的照猫画虎行为,根据单位自身属性制定自身的廉政风险机制。

3.2业务层面

强调从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及合同管理等进行覆盖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建立业务制衡机制,将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内审和内控相分离,特别是财务岗中的各个环节,形成相互制约交叉监督的政策,在业务层面杜绝廉政风险的出现。在符合单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法》《会计法》《合同法》《会计准则》及现行财政政策的要求规范单位资金收支的管理及职能之间的相互结合。保证《内控规范》得到有效落实。

3.3人员层面

此外在客观环境形成之后还要对干部的主观动机加以约束,通过组织定期培训、增加激励机制等方式形成具有单位特点的廉政文化教育,推动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观抑制,就之前提到的腐败案例,利益是腐败的源头,而内控的漏洞正给予了廉政风险发生的温床,因此,要践行风险防控的底线意识,同时不断完成高薪养廉的目标,彻底将廉政风险掐灭,在工作中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清晰每一笔收支情况,真正实现将腐败扼杀在摇篮中。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被人们逐渐意识到,通过内控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廉政风险的预防,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和廉政风险防空的滞后所造成的腐敗案件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翟姣姣,季云端,米文红.廉政风险防控视角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8)

[2]龚喆.完善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若干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4)

[3]李腾巍.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程序探索[J].经贸实践,2018(18)

作者简介:

孙萌(1991-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

猜你喜欢

舞弊廉政行政
行政学人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