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3-17祁明科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教育中学生

祁明科

摘  要:一直以来德育的实效性都很难得到保障。最令人困惑的是在德育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德育的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生的德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学生过于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思想道德修养。本文从教学科学方法的角度进行探索,分析提升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158-01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纲挈领地讲道:“把树德立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在教育体系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思潮变化万千,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在高中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将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并且探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1.构建德育体系,实施常规教学

为什么德育在我国教育工作中一直难以实现高效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学校没有真正落实德育工作,学生也没有从认知上重视思想道德学习。学校要构建德育体系,实施德育常规教学。首先,构建德育教学课程,当然并不是说要将德育单独设置成一门学科,而是要在学科教学中,强化德育的作用,提高德育的比重。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要强调德育的功效,注重思想道德的引领,尤其是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塑造学生。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其次,也要加强德育常规教学,就是以班会课、实践课等形式,落实德育教育的要求。例如,学校可以设置思想道德学习课程,班会课以理论的形式进行指导,实践课则引导学生将思想道德观念落实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科学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这是优化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每周一节班会课,教师创设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想道德学习活动中。在创设主题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和时代贴合的内容。如,诚信、善良、奋斗、孝顺、尊重、规则、爱国、乐学等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思想主题,都可以纳入到班会课和实践课中,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突破口。

2.利用网络技术,组建德育平台

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洗脑”。这主要是因为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因此,在探索德育教育方式的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思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施德育教育。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指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组建德育平台。例如,学校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社交软件,组建德育新媒体宣传系统,以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形式宣传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引导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学校借助学校的公众平台,开辟思想道德学习渠道,要求学生定期进行学习,并且在公众号上进行讨论,写思想道德学习心得。这对于优化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3.构建评价机制,强化实践引导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教育评价,没有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的教育活动,肯定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在探索德育实效性策略的过程中,学校要注重构建德育评价机制,强化德育实践引导。例如,在期中和期末教学评价中,可以适度提高思想道德表现的分值比重。学生不重视思想道德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育评价中,没有体现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没有将德育纳入到教育评价的范畴中。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学校要提升思想道德表现的比重,既要关注结果性评价,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例如,在德育评價中,将思想观念、学习态度、待人接物、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各个指标纳入到教育评价机制中。并且要落实奖惩制度,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学生,比如,有考试作弊,迟到早退,语言和行为不文明等表现,则相应地扣除思想道德分值,计入到期末评价中。这对于警醒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操守具有很好的作用。

4.小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转型阶段,落实国家的教育基本方针,强化德育的引导性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探索德育教育实践的策略的进程中,学校要转变教育思路,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在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国家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从上而下进行探索。在课程设置上,将德育纳入到常规教学的范畴中。同时,也要将德育与各个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在各类学科教学中巧妙融合德育的内容。这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张宏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研究[D].辽宁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教育中学生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