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020-03-17刘敏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化成因分析学前教育

刘敏

摘  要:学前教育是构成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抓好学前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能力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期,认知、逻辑、语言能力等都在高速发展。但据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小学化”是最为主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学化”的危害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040-01

1.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儿童正常的大脑发育

儿童阶段是一切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的身体各个部位发育并不完全,比较脆弱且易受损伤,容易感到劳累。此外,儿童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训练时,难以保持一个正确的坐姿,这会对儿童造成损伤,不利于其骨骼和智力的发育。儿童的注意力在儿童阶段是比较薄弱的,若对其实施强制性的手段,不仅会干扰其才能的发掘,还会损害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2)违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师过于注重练习,对儿童进行强化的训练,布置了十分不合理的作业量。这种没有遵循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的行为,会使得儿童出现逆反心理,长远来看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3)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教育阶段正是儿童好奇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儿童能够自由的进行创作选择。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儿童被要求学习统一化的知识,阻碍了儿童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儿童的潜能。

2.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1)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纵使素质教育的概念在当今社会不断被强调,但是就总体情况来看,应试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仍然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应试教育强调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部分家长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转变,认为孩子若不从小学习,就会落后,使得孩子被迫接受一些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知识,这就催生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出现。

(2)学前教育发展落后

当今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儿园存在着布局结构不科学的问题,导致符合幼儿教学条件的幼儿园数量较少,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部分不符合幼儿教学条件的幼儿园没有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为扩张幼儿园的规模,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采取了不合理的办学理念,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

(3)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的监督缺位

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的监督缺位也是致使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愈演愈烈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社会现象,政府的有关机构并没有运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调节,也缺乏法律的约束和指导,使之放任自流。此外,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小学化”风气的默认,也促使其一再膨胀。

(4)“非零起点教学”风气盛行

非零起点教学指的是孩子在进行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参加过一种或多种校外形式的辅导学习,比如,幼小衔接班、教辅机构等。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在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前的知识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孩子的起跑线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攀比心理,促使孩子接受不符合年龄段的知识,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

3.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1)要科学的把握并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以及天性释放。要尽量的避免应试教育对于儿童的不利影响。具体做到在学前教育中融入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爱玩的天性得到释放,还可以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相对于呆板的应试教育有着更加出色的效果。

(2)科学管理教学资源

我国的学前教育规模小,教育资源不够充足,教育理念不够先进,对于不合要求的办学机构进行关闭处理或进行积极的引导监督,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办学要求,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得学前教育得到更好的建设,避免儿童因学前教育“小学化”受到损害。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孩子一进入一年级,就要面临众多教学课程,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许多家长以及幼儿园会选择超前教育的方式,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因此有关部分要加强宏观方面的调控,对于小学的课程设置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进,使得幼小课程更好的衔接。

(3)提升幼教的职业素养

幼教是儿童的最直接的接触对象,因此要提升幼教的职业素养,培育优秀的教育人才。可以通过对教师开展一定的培训活动和检测,促使其教学观念的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职业水平得到提升。教师要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依据不同儿童的差异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充分挖掘其天分和潜能。

4.结束语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了许多危害,从生理上看,不仅没有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造成损害,还在心理层面对儿童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又是多样的,最主要的原因有观念的缺失,教育的落后和管理的缺位。针对这些危害和原因,分别提出了几点措施,要科学的把握并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发挥相关机构的作用,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的素养,使得学前教育得到进步发展。

參考文献

[1]赵裕如.喀什市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喀什大学,2017

[2]李云娟.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265-266

猜你喜欢

小学化成因分析学前教育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