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复习课的课堂导入
2020-03-17王嘉华姚美玲
王嘉华 姚美玲
摘 要:本文以《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复习课为例,浅谈高三生物复习进行课堂导入的具体做法和思考。高三复习课的课堂导入既需要通过增加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也要求始终围绕复习内容,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确学习目标,此外还应当注重引导生成学生知识系统。
关键词:高三复习;课堂导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99-01
著名教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是一课堂的开场,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一堂好课,良好的课堂导入的作用功不可没。
任务重节奏快的高三复习课应如何进行课堂导入,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难题。以下就《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复习课谈谈关于在高三生物复习课进行学生课堂导入的一些思考。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二节内容,主要的考点为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在本节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我创设了以下的问题情境:“假设你是本地人口管理部门的分管领导,你会关注本地人口的那些方面?”以此问题情境作为课堂导入,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以新奇有趣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高三复习课学习任务重,节奏紧张,题量大,长久以往,学生很容易陷入疲惫,失去学习兴趣,机械接受知识。为避免枯燥无味,高三复习课同样需要新奇有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开始,教师利用新奇有趣的导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本节课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人口管理部门的领导去思考人口(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问题,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自己作为家乡重要一员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情境活动当中。用此方法引入,轻易的吸引了学生的关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从非学习状态进入到了教师预设的学习方向,并且有效的使本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很好的避免了高三复习课枯燥难忍的尴尬。
2.围绕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教学活动中第一环节,“课堂导入”不能仅仅是一个增加趣味性的开场白,它还肩负着让学生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内明确本节学习目标,了解该堂课学习任务的重要责任,教学目标的完成才是课堂活动最终归宿,高三复习课课堂容量大,课堂开始让学生明确目标更是尤为重要。因此课堂导入必须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种群特征和種群的数量变化》一节课主要内容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所以课堂导入也应当围绕此内容进行设计。我设计的问题情境以本地的人口(种群)为例,力求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种群的相关知识点,在该问题情境下,结合学生学习的基础,无论学生关注的是本地人口的数量问题(数量特征),居住问题(空间特征),还是更具体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迁移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口数量变化问题,这些答案都是不会脱离本节课教学的内容,始终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所有反馈的关注点整理在一起,就轻易地形成清晰明了的知识脉络,同学们也在短短两三分钟内很具体地了解了本节课主要聚焦问题。
3.注重学生知识系统的生成
区别于高一高二新授课“自下而上”的教学,高三复习课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因此在高三复习课的开头就要形成明确的知识网络,因此高三复习课的课堂导入要注重学生知识系统的生成。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往往选择直接展示现成知识框架的方式作为引入,意图是直接明了让学生明确知识网络。但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真正将知识融会贯通。本节课采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化身为人口部门的管理者,除了引起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之外,也是为了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由上而下”,能根据情境回忆起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点碎片,从更宏观的角度下将零碎片段有机联系起来,生成知识网络,比如,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如何引起种群数量变化?如作为管理者,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以上是关于《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复习课课堂导入的做法和思考,当然,课堂导入还有很多形式和作用,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探索。总之,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点睛之笔”,虽然课堂导入往往只有几分钟,但有效的导入可以为课堂顺利进行,高效结束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若能善用巧用课堂导入,学生必能有更好收获。
参考文献
[1]刘学琴.高中生物课堂引入“情境、探究、反思、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24)
[2]安晓燕.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导入艺术[J].学周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