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史的不朽篇章

2020-03-17赵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9期
关键词:师团日军上海

【摘 要】本文以一本高质量的著作《血肉磨坊:淞沪会战》为史料来源,全景式地回瞰了80多年前的那场爆发在中国心脏地带的战役;从多视角反映、管窥了战争双方中、日两国在战争中的种种战略、战役及战术的行动。进而了解到中、日两部战争机器的全面运转情况以及两国在这场关乎抗战全局的大战役中的诸般状况。并从中体认到该场战役日军之所以获胜的根本性的以及细节性的原因。

【关键词】淞沪;上海;日军;师团;增兵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上海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中心,其关税收入几乎占到了全国总收入的一半。”1上海实力雄厚,地位显赫,堪称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城市。“1932年1月,日本军方为了策应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而在上海挑起事端,……。由于战事爆发于1932年1月28日,史称‘一·二八事变(日本称之为第一次上海事变)。”2由东北而上海,可见上海确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区之所在。

“当时,日本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共有如下兵力:上海特别陆战队2500人,新增调的2个特别陆战队共1000人,还有从江面舰艇上调来的陆战队1500人,以上合计共7个步兵大队,约5000人。这支部队兵力不少而且拥有坦克和各种口径的火炮,实力不容小看。”3淞沪战前日军军事实力也不容小看。

“1937年8月13日下午,震惊中外的淞沪大会战的第一枪还是打响了,……。这一天的15时50分,驻守八字桥地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第3大队……向推进至附近的88师523团1营部队发起火力急袭,……。这场大会战也因为爆发于这一天而被命名为‘八一三淞沪抗战。”4淞沪会战,于焉爆发,永载史册!

“从8月14日到8月23日的十天时间里,中国军队以4个精锐师的兵力向日军发动连续攻击,到23日,中国军队终于接近于完成对日军防御体系的割裂。……。这一天也是整个上海大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接近于胜利的一瞬。……。改变了战场天平的事件发生在8月22日至23日,就在这一天多时间里,日本陆军终于投入到了上海战场。”5中国军队十日围攻,却最终未能完成歼灭日海军陆战队的作战目标,殊堪可叹!

“8月15日,下达了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已经退出现役的陆军大将松井石根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66松井石根出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8月23日零时,日军第11师团到达了川沙河口,5时许在川沙镇北面地区强行登陆成功,并巩固了登陆场。……与此同时,日军第3师团也开始在吴淞镇南的张华浜登陆。”7日军第一次增兵,陆军第3、第11师团成功登陆。

“中国军队……,历时20天的抗登陆作战最后在节节后退中落下帷幕。……。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由攻势作战转为守势作战。日军占领了南北约50公里、东西纵深约20公里的沿江地带,控制了长江口和黄浦江口,以及江岸各个码头和登陆场。登陆日军与据守市区杨树浦、虹口的日军,在军工路、新市区一带已打通联系,连成一气。”8历时20天的抗登陆作战落下帷幕,中国军队转攻为守。

“仅仅依靠已上陆的2个师团和原有的驻沪海军陆战队总共不足5万的部队,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击败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占领上海,显然是不可能的。”9日军若想在淞沪战场上取胜,必须大规模地增兵。

“9月6日上午,軍令部总长为海军用兵问题上奏天皇时,提出‘上海陆上的战斗迟迟无进展,必须增强陆军兵力。为此,裕仁立即召见参谋总长。同日下午15时,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进谒裕仁,上奏称:‘内定增派第9、第13、第101师团及台湾守备队(用以占领崇明岛飞机场)到上海,派后备步兵4个大队到上海。当即获得裕仁的批准。这样,日本军部在9月中旬至10月初的约20天时间里,继8月下旬的第一次增兵以后,实行第二次向淞沪战场大规模增兵。”10日军第二次大规模增兵,日本裕仁天皇在淞沪战中的角色凸显。

“第9师团于9月23日自大阪起航,27日在杨树浦至吴淞间登陆。第13师团于9月27日自神户起航,10月1日在张华浜、虬江口一带登陆。第101师团于9月18日自神户起航,22日在吴淞、杨树浦间登陆。此外,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和第3飞行团,也先后在9月中、下旬到达上海。至9月下旬、10月初,日军在长江南岸和黄埔江口一带已集结了第3、第9、第11、第13、第101共5个师团,再加上15个步兵大队,重炮兵1个旅团以及其他特种部队,连同原有驻沪部队,总兵力达12万人左右。此时的参战日军共拥有火炮约300门、坦克2000余辆、飞机200余架。”11日军兵强马壮,急欲奋蹄。

“9月22日以后,日军第101师团和第9师团陆续进入战场,连日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势。日军凭借其火力优势,每日炮击2万余发,……中国军队阵地硝烟弥漫,一片火海。”12日军炮击,火力强大!“日本上海派遣军自1937年9月10日前后至10月5日之间,前后约20天之久,以其主力猛攻潘泾河至杨泾河之间中国军队的阵地,由东向西推进约5至10公里。”13日本上海派遣军作战之进展。

“尽管广大官兵英勇奋战,数以万计的官兵为国捐躯,但中国军队仍未能够守住蕰藻浜和走马塘两条防线。10月恶战,中国军队损失了在前线参战的全部兵力的约一半。淞沪前线70万部队,11月初撤到新阵地后,只剩下不足40万人了,几乎每个师都已遍体鳞伤,精疲力竭,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14中国军队在10月恶战中,损失颇大。

“从八一三揭开战幕的淞沪会战,经过上海市区围攻战、长江南岸抗登陆战、狄泾至杨泾间阻击战、蕰藻浜至走马塘中间地带会战,以迄苏州河南岸阻击战,至1937年11月初,已历时近80个日日夜夜。”15淞沪战局进展。

“从10月4日起,日本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下村定召集会议,就今后对华作战方针问题进行谋划,着重讨论的问题是:今后‘是把华北方面的作战扩大、进行山东作战呢,还是适可而止把华北作战停止在一定地带,而把兵团调到上海方面?……。10月6日,日本参谋总长将下一步作战计划上报天皇裕仁,其中强调用兵重点要置于上海,以求迅速结束上海战局。这一计划当即获裕仁批准。”16

“日军已投入淞沪战场的部队,陆军已达5个师团多,包括第3、第9、第11、第13、第101师团和其他特种部队和空军部队;海军方面,集结在长江口和淞沪附近海面的有第3舰队和航空部队,以及在陆上的驻沪海军特别陆战队。日军总兵力达15万人上下,有飞机200余架、坦克200余辆、火炮400余门、兵舰70余艘。在华北战场,其时日军投入的兵力共计为8个师团,包括第5、第6、第10、第14、第16、第20、第108、第109师团,以及其他特种部队等。”17日军兵力部署概况。“8月份,华北战场的伤亡人数约为淞沪战场的3倍。9月份,淞沪战场日军的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共达12334名,而华北战场少于前者,为8562名。到10月23日,淞沪战场日军伤亡数累计已达25323名,远远超过了华北战场的伤亡数。以几个主力师团的伤亡情况来看,也确实使东京军部震惊。号称精锐的第9师团,到10月18日伤亡已达6000余人,占师团原有人数的一半以上。第101师团的伤亡更大,已接近9000人。战至大场作战结束、越过苏州河之前,第9师团伤亡总数已上升到9500余人。”18淞沪战场日军部队伤亡较大。

“10月20日,参谋本部发出临参命第119号命令,正式下达组建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会同上海派遣军攻略上海的命令。同时,以临参命第120号发布关于第十军战斗序列的命令。第十军以柳川平助为司令官、田边盛武为参谋长。下辖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和国崎支队,以及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10月30日,临参命第134号令,又将第16师团编入上海派遣军的战斗序列。至此,使用在华东战场的日军共有2个军9个师团又2个独立旅团,在华北战场的为2个军7个师团;前者的总兵力大大地超过了后者。海军方面,军令部于10月20日新编成第4舰队,与第3舰队共同编成中国方面舰队,由长谷川清任司令长官,仍兼第3舰队司令。同时,决定以第4舰队担任连云港以南中国沿海的作战,并协助第十军实施登陆战。日本军部显然已将主战场转移到华东。这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力量已是倾巢而出,留在国内的地面部队,只剩下近卫师团和第7师团这2个常设师团的兵力了。”19日军新军事作战命令下达,其军事力量倾巢出动,投入到中国战场上!

“日本统帅机关孤注一掷出动第十军,视其为打开久拖不决的上海战局的一个决定性行动。参谋次长多田骏在《第十军作战要领方案》颁发后,与第十军参谋长田边盛武的谈话,透露了统帅部的真实意图。多田骏‘明确地表示了中央对该军的期待和该军的性质,认为出动该军‘是为了打开目前时局,在上海附近夺取一个大的战果乃是迫切而绝对必要的,要求该军‘在全世界注视的战场上发扬我军武威。多田骏特别强调,第十军虽然须与上海派遣军密切协同,但它是由统帅机关直接指挥的一支独立部队;即使尔后两军组为华中方面军,第十军‘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属于天皇直接统帅之性质。作为日本又一次投入淞沪战场的一个主力兵团,第十军是奉着日本天皇裕仁这个侵华军队最高统帅的命令,走上这血腥的自掘坟墓的侵略战争之路的。”20第十军作为日军主力,其所肩负的职责。“调动第十军准备向杭州湾北岸登陆的同时,日本参谋本部又加紧从华北战场抽调第16师团转用于淞沪战场。……。第16师团计划在江苏常熟东北方向的长江白茆口实行登陆,与先期上陆的台湾旅团一起,向常熟、无锡攻击前进。……。这个师团10月下旬集结于石家庄东南地区。10月30日按东京参谋本部的命令调往上海,先由铁路输送至辽宁大连。11月9日起,由大连港分批起运,至11月12日其先头部队已抵达吴淞口。”21日军第16师团由华北战场抽调转入华东战场。

“日军第十军第一梯队为第6师团和第18师团。11月2日,这2个师团分别在日本八口浦和五岛列岛出发,在第4舰队的输送下,于朝鲜济州岛附近的海面上集结,经舟山群岛东面的马鞍群岛附近,在4日夜进入杭州湾大小金山海域。11月5日拂晓,金山卫海岸一带大雾迷漫,大潮汹涌,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上午5时半,日军利用海潮和雾幕发起登陆行动。在舰炮和航空火力掩护下,第6师团在金丝娘桥、漕泾登陆;第18师团主力在全公亭、金山嘴一带登陆;第18师团的第35旅团则在第6师团的左侧上陆;国崎支队在金山卫登陆,当日上午袭占了金山卫镇。日军在金山卫東西一线约15公里的沿海登陆……。第十军登陆部队的第二梯队是第114师团,因海上运输船队不足和气候原因,该师团的主力在11月10日前后才从金山卫以西全公亭一带陆续登陆,然后把进攻矛头指向平湖、嘉兴方向。”22日军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登陆的期程。

“中国军队如果不能阻挡,至少是迟滞、延缓日军登陆部队的进攻,那么,淞沪会战的失败就在眼前;而且,南京也就会过早地陷入日军迂回之中,影响十分重大。这时,淞沪战场已出现日军两大集团实行南北合围之势。与第十军从杭州湾沿岸南下的同时,上海派遣军主力在南翔以东一线已陆续渡过苏州河,与第十军相呼应。”23日军两大集团合围态势已成,中国军队防线危殆。

“11日午夜,南市巷战终止。守卫南市的最后一批中国军队,在征得法租界当局同意后,于11月12日下午14时半,解除武装退入法租界。同日16时半,日军占领南市。至此,上海市全境(除租界外)完全沦落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淞沪会战至此基本结束。”24淞沪会战至此结束。

“截至1937年7月,日本陆军共有现役师团17个(番号为1-20师团加上近卫师团,缺第13、15、17、18四个师团的番号),总兵力约38万人,预备役兵员却有73.8万人、后备役兵员87.9万人,补充兵役248.4万人。两相比较,日本陆军的后备兵员的数量超过现役部队的10倍。……。到淞沪会战后期,日本陆军在华东战场上部署了2个军9个师团约30万人,在华北战场上有2个军6个师团约20万人。……。日本军方除了将后备兵员大批补入现役部队以外,还用来迅速组建了13、18、101、108、109等特设师团投入到华东和华北战场。其中101师团1937年9月1日方始组建,到9月下旬便能够在上海参战。”25日军动员迅速,各师团作战能力均较强悍!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投入的地面部队有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团、炮兵7个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保安总团、江苏省保安团、上海警察总队,总兵力约75万。空军为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飞机共约300架。海军为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以及鱼雷快艇大队、江阴要塞部队等。日军参战部队为陆军9个师团又2个支队(相当于旅团),海军为第3、第4舰队,日军空中力量分属陆军和海军,共投入作战飞机约400架。中国军队的伤亡,各种史料数据不一,也无定论,一般认为在25万人至30万人之间。日军的伤亡,1937年11月20日日军华中方面军发言人公布的数字是40750人,但很显然这一数据是明显缩水的。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一书中的数据为:阵亡19360人,伤79057人,合计98417人。”26中、日双方在淞沪会战中参战兵力及伤亡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1]《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页。

[2]《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4页。

[3]《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3页。

[4]《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4、35页。

[5]《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4、56页。

[6]《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6页。

[7]《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0页。

[8]《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1页。

[9]《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3页。

[10]《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5、86页。

[11]《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8页。

[12]《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92页。

[13]《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96页。

[14]《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15、116页。

[15]《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25页。

[16]《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1页。

[17]《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3、134页。

[18]《血肉磨坊:淞滬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4页。

[19]《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5页。

[20]《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6、137页。

[21]《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37、138页。

[22]《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43页。

[23]《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45页。

[24]《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54页。

[25]《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84、185页。

[26]《血肉磨坊:淞沪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87、188页。

作者简介:

赵亮(1980——),男,辽宁彰武人,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研究室馆员,历史学博士。

(作者单位: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研究室)

猜你喜欢

师团日军上海
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下场和历史结局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各部队最终下场如何
欢乐上海迪士尼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神头岭巧歼日军
二战时期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揭秘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