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0-03-17张家荣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8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游戏教学数形结合

张家荣

【摘 要】无论是在哪個时代,创新型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通过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重要目标。从以前的应试教育到如今的素质教育,如今大家对于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正在面临的新挑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如同一张白纸,许多学习习惯、思维和学习方式等都需要教师细心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数形结合;游戏教学;学生自学;开放性试题

现在的社会再也不是唯分数论的时代,虽然找工作时学历很重要,但是个人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就算名牌大学毕业但是个人能力很差,也不会找到好工作的。所以教师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帮助,对于未来的生活也会有很大帮助。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希望本人的拙见可以对广大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数字与图形结合,加强创新思维

数学学习的特征就是计算和图形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会有很多种解题思路,但是能把所有的解题思路都写出来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一定的数学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对于纯文字型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希望数学课堂可以灵活多变,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对于一些抽象知识不能有深刻的理解,甚至难以掌握和使用。通过数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书本上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图形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也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述小学数学中的“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写出一个二位表格,学生根据这个表格画出一个条形统计图,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和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列举出这两种统计图的优缺点,通过这个环节加强学生对于两种统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上画出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统计观察某一数量变换的趋势,体会到作图的优势。

二、组织游戏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的都是自制力很强的学生,可这样的学生终究是少数,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组织游戏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这样既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心理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很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走出课本的局限,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跃自己的思维,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中的“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角是如何出现的,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接着举出一些关于角度实例,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一样的角,让学生利用教学工具进行量角,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量角器的使用,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角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角的分类,即锐角、直角、钝角等的概念,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对于各个角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自学,激励自主创新

数学是一个充满计算、演绎和推理等的学科,这些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索性,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只会被教师督促着向前走,那这样的学习注定是失败的。教师可以改变向学生讲解例题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学生可以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火花和思想的碰撞,这样才会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产生。作为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给每位学生一个动手操作、提问问题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奥妙。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中的“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文具盒里的三角板,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环境,然后提问学生三角板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三角板有三条边、三个定点和三个角,接着向学生讲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然后提出一个疑问:用三根火柴棒可以摆出几种三角形呢?学生听过之后认真地思考起来,有的学生用自己的笔尝试摆出三角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一种三角形,因为三根火柴棒长度相同。通过这个小环节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

四、提供开放性试题,发散学生思维

在之前的教学中,总是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都是间接经验,但是如何把这些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是需要学生一步一步实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无论是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都可以先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与他人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试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首要教学任务,因为创新意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要有耐心,当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时,不要苛责学生,先了解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参考文献:

[1]彭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2]唐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师宗县龙庆乡龙庆完小)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游戏教学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