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分析
2020-03-17董自乐
董自乐
【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教育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小学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和调整.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且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下面,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分析,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引 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其内容比较枯燥,难度比较大,同时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识还没有形成,因此,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科,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情况,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引进,其中,导学互动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分析.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导学互动主要是通过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它主要体现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和导学互动的理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涉及的内容分为诸多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教师需要进行导学提纲的设置,为学生的课前自学提供帮助;在第二阶段中,教师需要按照数学的课堂内容进行相应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和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在第三阶段中,教师需要开展互动教学,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學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第四阶段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综合总结与评价,通过归纳与总结促进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后期学习和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教师方面
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围绕教学内容、按照自身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他们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流程较为死板,同时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而通过使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方式的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思维和方法的转变,这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和数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方面
小学生具有显著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学习期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一直存在效率低和效果差的情况.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具有显著的价值,首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能通过导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互动合作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规律,从而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次,它能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导学互动期间,教师会为学生设置一些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数学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能提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教师能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设置导学提纲
在导学互动的教学中,想要有效实现教学活动的开展,导学阶段是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良好的导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导学设计.在导学教学期间,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需求设置导学提纲,也可以借助生活实例、实验演示、教学情境和故事等实施新课的导入.在设置导学提纲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导学提纲有效性的发挥,教师需要明确导入的目标,合理安排导入的形式.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的导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方向”一课的导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教师通过对不同导学提纲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导学提纲的出示
在新课导入的环节中,为了确保导学提纲作用的充分发挥,保证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建立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学习引导思路,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导学提纲合理出示方法的选择.常用的方法有集中出示法和逐一展开出示法.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发挥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合理、灵活地使用这两种方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学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也可以对两者面积进行逐一展示,让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对两者面积相关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三)导学问题的引入
在导学互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性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导学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在教学活动期间,导学问题是常用的导学引入方式,教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例如,在教学与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比第三边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针对知识点导入相应的问题,如“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形状的?”“三角形各个边长有没有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与第三边比谁大谁小?”“你们能计算出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等等,通过此类问题的设置,教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教学互动的开展
在导学互动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导学后要积极开展交流与互动,对数学知识问题实现有效解决,这也是此教学模式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教师需要采取各种形式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期间最为常用的互动方式是小组合作,如在对上述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他们合理分组,让他们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这时,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合理分工来解决问题,在对“你们能计算出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问题的解答中,小组成员可以先自主对不同的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计算,再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最终的答案.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参与小组互动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
(五)教学的归纳与总结
在导学互动的教学中,最后的环节是教师对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自身教学情况实施梳理,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及时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状态进行掌握,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地方实施讲解,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促进學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学的归纳与总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归纳,对学生参与活动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实施归纳,便于对学生学习问题和难题实施针对性解决;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归纳与总结,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学习的状况和不足之处,从而实现自我提升.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之后,教师可以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推导过程”等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此总结和导学环节的提纲设置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内容方面不一样,导学提纲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而总结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从而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结 语
导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理念,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充分发挥此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情进行教学方案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施,这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考验.
【参考文献】
[1]郭永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好家长,2014(39):16.
[2]王亚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1):169.
[3]薛启甲.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94):90-91.
[4]黄顺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浅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