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2020-03-17胡晓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8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人才中职

胡晓燕

[摘           要]  目前中职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从以往培养学生的学术知识逐步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主要为社会输出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动手能力的网络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负责网络建设与维护、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产品营销和建筑综合布线等,针对中等职业计算机网络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教育发展;网络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8-0036-02

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在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实践的专业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形成比较高的应岗、跨岗能力,使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能抓住就业机会,适应社会发展,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认可。由于一些原因,中职毕业生上岗出现了不适应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和实践方面。社会上的企业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可又觉得适合岗位的人不多,也就是说,学生的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相应的企业需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出现了供需失衡的情况,这种现象要求学校顺应时势,不断深化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的缺失

中职教育对技术的针对性较强。所以中职学校的特点就是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如果缺失实践操作的设备,仅仅让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是绝对不可以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不是有台计算机让学生研究拆卸就可以的。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需要PC机访问内部网络中的FTP服务器,以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并且PC机需要连接到打印服务器以进行远程的打印操作;PC机需要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外部的Web服务器,并能够进行Web网页的浏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职学校都具备让学生在网络实验室上课的条件。这时候就要克服困难,比如使用其他单位或部门淘汰的一些老旧的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打印机、PC等。

(二)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不明确

按照“双元聯动,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与学校深度融合,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相结合,学校考核与国家技能认证相结合,课堂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学校办学与企业用工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现场施工与管理、门户网站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人才。不过很多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这样的工作,这也不仅是这个领域的现象,许多大学生毕业也并不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网络职位的需求比较少,加上学生个人素质不同,不少职校学生由于中考成绩差没升到普通高中。他们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自信心不足,认定社会对中职学校存在偏见,缺乏学习目标,无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无计划性,无成就感,无抱负和理想,厌倦、逃避学习,只求最终混张文凭,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不到位

职业学校的生源基本上以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为主,在常人眼里他们属于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认为他们将来没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这些学生在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学习心态消极,缺乏兴趣。面对学生这种情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意志品质,让其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由不会学到学会学,由不愿学到乐于学。

(四)教学方式不合理

中职教育与大学、高中教学的模式不同。所以老师在授课时要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技能型,也就是说老师不仅要讲得好,动手能力也要好,通常在中职任职任教的老师都是有实际岗位经验的,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自己操作的经验开发适合学生的方法去传授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评价也不能只看考试成绩,我们应该清楚试卷的分数只能代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并不是考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能力都要注重。

(五)教学内容的缺失

中职生课程内容重复,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学校计算机网络使用的教材是由王协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四版,此教材第6章Internet基础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使用的教材由丁爱萍主编,北京出版社发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章“因特网”应用中很多内容是重复的,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不能合理作出删减,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自己已经学过了,没新意而不愿学习。更糟糕的是,课程内容还经常不符合中职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比如很多中职学生年龄偏小,文化基础水平偏低,而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却很复杂,能力要求高,这让学生望而退步,教师的合理规划非常重要。

二、教育的发展途径

(一)教学创新

比如,讲到交换机的配置时,仅仅传授知识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是老师如果能亲自做个示范让学生观察,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指导纠正,然后提出与交换机有关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根据自己的操作所得解答相应的问题。这一做法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教学工作更高效,学生也乐在其中。另外对师资队伍素质的加强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按时对教师实行专业培训,定期举办教学交流学习会议,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加强教师之间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紧贴企业需求

计算机科学日渐发展,学科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计算机网络这一专业面临定位模糊的现状,所以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成果,学校对专业的定位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重视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紧贴企业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确定计算机网络这一专业的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分析社会和企业对中职计算机的需求,以及毕业生走向社会时,与其他竞争者会出现的问题优势等。企业需要操作抢手,也需要理论开发人才,所以学校找准机会定位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操作型人才,为IT企业、金融、政府等事业单位和用人单位输送大批具备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管理员、网络制作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等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改革的思路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教育被逐渐提上日程,改革思路逐渐清晰。首先教学目标的转化,需要以学生就业为指导,中职教育的初衷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网络专业的人才。对专业进行目标定位,还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和个人素质进行针对性培养,把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企业需求联系起来,突出动手能力和计算機网络专业培养,让学生上岗后快速适应竞争,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迎合中职发展新方向还要注意的是,不将试卷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要综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进行考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中职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之路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培训内容,促进校企合作,让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不断实现教学与改革的实现,让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之,我国目前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要从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方面提高,立足社会为企业输送人才为目标,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更新教学方法,与企业共同发展人才,为社会培养优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基于Drupal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2]贾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之间之构建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4.

[3]吕生义.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3.

[4]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人才中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