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2020-03-17樊丽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6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医学院校实验

樊丽娜

[摘           要]  以国内某医学院校一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项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以探讨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主题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对研究获得的数据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后,可以证明CBI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表明,要进行高质量的CBI教学,教师不仅要具有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丰富课堂活动。

[关    键   词]  医学院校;英语教师;CBI主题教学模式;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100-03

一、引言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工作重点。

要全面深化新时代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就要不断深化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研究。而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等人的研究,国内对“教师能力”或“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尚不多见。[1]

CBI教学理念是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语言教学的一种理念。[2]CBI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CBI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四种:主题模式、课程模式/保护模式、辅助模式和专题模式。[3]主题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是指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为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符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4]

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 CBI 的各个方面陆续展开研究。遗憾的是,CBI实证研究角度相对单一,不够深入。国内以医学院校英语教师的能力发展为研究角度进行CBI研究的资料较少。也就是说,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CBI主题模式教学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能力及应该如何培养专业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理論依据

(一)多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框架

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及欧盟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框架,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三部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外在表现,专业技能是专业知识的应用体现。一般来说,专业知识与技能可通过教学实践、课程培训等方式在中短期内提升改变,一般能够直观测量评估。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动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表现起着关键作用[5]。

(二)“需求分析”理论

1972 年,Richterich首次提出外语教学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模式。[6]需求分析能够发现学习者现有水平和能力与社会及自身要求之间的差距,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束定芳等(2009)[7]也明确指出,教学需求分析是开展外语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外语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确定教材和教法、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

本研究中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开展的学术英语教学是ESP教学。ESP 教学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goal-oriented)英语教学,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8]。

本研究以CBI理念为指导,根据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采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现实情况,从专业知识(语言文化与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策略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和专业素质(专业共同体学习)三个层面对教师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和质化分析,旨在探究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规律性,促进英语教师的职业成长。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医学院校采用CBI主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英语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个层面的专业能力变化及提高为研究目标。基于此,具体研究的问题如下:

1.采用CBI主题教学模式时,英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

2.应如何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其具备满足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要求和社会需求?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国内某医学院校英语教师1人。该教师因教学需要,进行CBI学术英语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国内某医学院校一年级医学硕士研究生140名学生,其中实验组45人,控制组95人。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了《英语/学术英语水平测试卷》、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学习需求问卷》《教师教学需求问卷》《学生满意度问卷》《教师满意度问卷》四份问卷)和深度访谈三种工具。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是医学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他们在入学前不曾学习学术英语。《英语水平测试卷》使用的是某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整和删减,总分100分。《学术英语水平测试卷》由任课教师根据学术英语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包括四个项目:学术英语听力、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翻译和学术英语写作,总分100分。

调查问卷主要用来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调查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满意程度。

深度访谈主要用于了解实验组学生和教师(包括任课教师和观察教师)对CBI教学的真实感受和看法,进一步揭示如何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研究过程

本研究从2019年9月开始,2020年1月结束,持续一个学期,共计16周。

实验前,调查英语任课教师开展CBI主题教学的教学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调查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实验中,进行课堂观察(非参与式)。实验组使用CBI理念指导下的主题教学模式,控制组使用传统授课模式。同时,任课教师根据开展的教学实验撰写教学日记和反思日志。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进行测试;对英语教师(包括任课教师和观察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英语教师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可从任课教师和观察教师的角度了解任课教师的能力水平及变化。学生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可了解学生对CBI主题教学以及英语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满意程度。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实验前,汇总和统计任课教师开展CBI主题教学的教学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汇总和统计实验对象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汇总和统计前测成绩。

实验中,整理课堂实录和课堂观察(非参与式)结果。整理和分析任课教师撰写的教学日记和反思日志。

实验后,汇总和统计对英语教师(包括任课教师和观察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数据;汇总和统计后测成绩。

四、结果和讨论

(一)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从语言文化和学科知识两方面探讨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在注重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的同时,应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医学硕士研究生掌握医学学科知识,真正做到将语言与学科内容融合。

实验前的《教师教学需求调查问卷》和实验后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第7项和第8项显示,CBI主题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师(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一定影响。实验前,该教师有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水平的需要,这一需要的程度为“较为需要”,实验后,程度没有变化。实验前,该教师有提高学术英语知识水平的需要,这一需要程度由实验前的“非常需要”变为实验后的“较为需要”。这说明,进行CBI主题教学实验后,教师的英语语言文学水平没有变化,但其学术英语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实验后的教师深度访谈(观察教师)也表明,对于医学院校英语教师而言,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学科知识水平是教学的必然需求。

(二)英語教师专业技能的变化情况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是指能按照学术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设计教学并在课堂上进行实施。教学策略能力是指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教学策略帮助医学硕士研究生发展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其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指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指的是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教与学,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主动积极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实验前的《教师教学需求调查问卷》和实验后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第9、10、11、12项显示,CBI主题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师(任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一定影响。实验前和实验后,该教师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需要没有变化,都是“较为需要”。这说明在CBI主题教学模式中,对于该教师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难以在短期内提高。实验前后,该教师提高教学策略能力的需要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没有变化,都是“一般需要”。这说明该教师原有的教学策略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满足CBI主题教育的要求。而提高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的需要程度由实验前的“较为需要”变为实验后的“一般需要”。这说明进行CBI主题教学实验后,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10名医学硕士研究生参加深度访谈,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见下表)。虽然有9人对在医学院校的学术英语教学中使用CBI主题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但只有8人认为该教学模式适合自己,只有8人认为授课内容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说明教师在使用CBI主题教学模式时,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从学生对学术英语教学的建议可以看出,未来学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丰富课堂活动和互动,进一步强化论文写作技巧。这再次说明教师应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实验后的教师深度访谈(任课教师)表明,设计出符合CBI理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是教学实验的重点,也是任课教师备课时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难题。

实验后的教师深度访谈(观察教师)表明,对于医学院校进行CBI主题教学模式的英语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以及提高教学策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变化情况

要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就要进行专业共同体学习。专业共同体学习是指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综合水平和能力的同时,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打造教师团队。

实验前的《教师教学需求调查问卷》和实验后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第13项显示,英语教师(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基本没有变化。实验前和实验后,该教师进行专业共同体学习的需要,没有变化,都是“非常需要”。这说明在CBI主题教学模式中,对于该教师而言,进行专业共同体学习十分有必要,但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

实验后的教师深度访谈(任课教师)表示,在CBI主题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会遇到很多难题。完全靠自己一人去思考有时难以解决。因此,任课教师内心十分渴望能和其他教师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一起探讨和解决难题。

实验后的教师深度访谈(观察教师)表明,由于每所医学院校的情况都不相同,加上英语教师多以女性教师为主,她们既要工作,又要考虑家庭,要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研究人员发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经历、心理变化、专业水平等诸方面相互交织,使其心理路程呈现复杂和动态特点。在CBI教学中,如何能关注英语教师的经历、思想和情感及其变化,多维度地、科学地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五、结语

本研究是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性研究,也是CBI主题模式的拓展性研究,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个层面对教师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和质化分析,旨在探究医学院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规律性,促进其职业成长。实验证明,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采用CBI主题模式能有效提高专业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只对1位进行CBI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师进行跟踪研究,教师数量较少,未来可以增加研究对象的数量。另外,在教学中使用CBI主题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行高质量的CBI教学,教师不仅要具有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丰富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孙有中.《国标》视野下外语类专业教师能力框架[J].中国外语,2018(3):4-11.

[2]Mohan,B. Language and Content. Reading[M].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135-145.

[3]Brinton, D. M., Snow, M. A. & Wesche, M. B.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9: 78-96,123-178.

[4]王士先.CBI:專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J].外语界,1994(2):27-31.

[5]仲伟合,王巍巍.“国家标准”背景下我国英语类专业教师能力构成与发展体系建设[J].外语界,2016(6):2-8.

[6]Hutchinson,T. &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9.

[7]束定芳.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J]. 外语教学,2009(6):37-44.

[8]Robinson,P. 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M]. New York &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 Ltd.,1991: 2-4.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医学院校实验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