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2020-03-17余小柱宁飘飘杨振华张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关怀问卷人文

余小柱 宁飘飘 杨振华 张祎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采取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某地方本科院校在校护生375人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分析。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76.22±16.48)分,低于国内护理专业大学生常模,勇气维度得分最低为(54.27±11.83)分,其中年级、父母关系、同学关系、选择护理专业原因、是否进行职业规划是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较低,应结合影响因素采取对策,加强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引导。

[关    键   词]  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6-0036-02

当今护理已转变为身心整体护理模式,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因此,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体现的是护士的人道主义精神[1]。目前病人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与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导致护患矛盾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护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后备力量,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频发的护患矛盾[2]。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教育者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于2019年10月至2019年11月,以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某地方本科院校在校本科护生380人为研究对象,纳入的研究对象均同意配合此调查。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含7个条目)和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其中关怀能力量表含3个维度(认知、勇气、耐心)和37个条目,每个条目从“完全不同意”赋1分依次到“完全同意”赋7分,总分范围为37~259分;关怀能力高低的划分标准:低于203.1分為低水平,220.3~203.1分为中等水平,高于220.3分为高水平;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3]。

2.调查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前,取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和配合。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对回收的问卷由双人检查核对每个条目,剔除填写有问题的问卷。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回收率为98.68%。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使用构成比(%)、( x? ±s)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76.22±16.48)分,根据量表的评分标准,得分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勇气维度得分最低,为(54.27±11.83)分。总分及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4](P<0.01),具体见表1。

(二)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375名本科在校护生平均年龄(20.95±1.71) 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三、讨论与对策

(一)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本研究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低水平,低于国内常模[4](P<0.01)。原因:一方面可能与调查样本的局限性有关。本次调查仅抽取河南省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河南省生源数量多,地方本科院校招生规模大,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可能与学校和护生对人文护理知识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本次调查院校的护理人文课程整体学时不足,教学形式单一,且多为考查课,临床护理课程中缺少人文关怀知识的渗透。对策: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人文护理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必要时改为考试课;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将人文关怀知识融入临床护理课程中。

本次调查在关怀能力的三个维度中,勇气维度得分最低为(54.27±11.83)分,与姚娟[5]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本次调查对象多为“90后”护生,独生子女多,受父母宠爱较多,个人承担能力欠缺,导致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和勇气不足;本次调查对象90.93%为女生,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易缺乏勇气。对策:应重点关注女生,培养护生勇于担当、敢于冒险的精神;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互动性,提高护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引导家庭教育,培养护生的独立性。

(二)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不同年级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因:首先,高年级护生接触和学习了临床护理和护理人文课程,加深了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提升了他们开展人文关怀的能力,而大一新生对人文关怀内容接触较少,甚至对护理专业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其次,高年级护生已参加过临床见习,对护理工作相对了解,且将面临实习和就业压力,具有掌握更多人文关怀知识的动力。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也会增加,高年级护生具有更强的应变和处事能力。对策:应重点关注低年级护生,合理分配每学期的人文护理课程;较早安排临床见习,增加见习的频次,使护生更早地接触临床,更深刻地认识护理专业和人文关怀。

本研究显示,不同父母关系、同学关系的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家庭、学校环境可能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同学关系越融洽,护生越能感受更多来自父母、同学的关怀,自身也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关怀,也更愿意把爱传递给他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子女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之间的爱以及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都会对子女产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医学生课程密集,这就增加了护生与同学的相处机会,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容易增加情感交流,促进良好关怀氛围的形成。对策:学校应重视为护生构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体谅、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并通过积极开展家访活动等,引起父母对培养护生健全人格的重视。

本研究显示,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不同、职业规划情况不同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因:可能是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不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本次调查中,因兴趣爱好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仅占36.00%,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护理职业认同感强,愿意将来投身于护理工作,对未来工作有清晰的规划,并以此来推动自己不断提升知识与能力,而遵从父母意愿或专业调剂等原因被迫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学习动力不足。对策: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等方式培养护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积极开展职业规划,鼓励护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等,使其充分了解护理专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增加护理职业认同感。

四、結论

地方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较低,应结合影响因素采取对策,加强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引导,为医院输送更多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史瑞芬,刘义兰.护士人文修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韩月,侯晓杰,陈静,等.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与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0):43-46.

[3]许娟,刘义兰.临床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16-18.

[4]左红英,朱婷,张继兴.独立院校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7-8,24.

[5]姚娟,吴丽荣,杨晓莉,等.高职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7):51-54.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关怀问卷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