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研究

2020-03-17杨雯雯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融资模式信用风险供应链

杨雯雯

摘 要:农业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融资服务,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境和信用风险。本文围绕供应链金融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在其背景下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和信用风险。

关键词:供应链  农业  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  信用风险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同时催生出了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农业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融资困境,加上我国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加大了融资难度,带来了信用风险。农业供应链金融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动中小企业、农户、金融机构和物流等,贯穿于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和分销等过程。

一、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使得农业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戰。从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角度出发,目前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包括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物流企业主导模式和企业集团合作模式,而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发生特点角度出发,目前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包括预付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动产质押融资,以下作详细阐述:

(一)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该种融资模式由核心企业和农业中小企业为主导,与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达成合作,由核心企业向农业中小企业提供原材料,并开具预付款单据,农业中小企业则向银行申请贷款,并将预购商品质押给银行,等到农业中小企业偿还贷款之后,则由银行通知第三方物流企业有关解押和还款等额商品,最后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农业中小企业解押商品。

(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该种融资模式由农业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和银行机构等为主导,农业中小企业发生产品销售活动之后,由核心企业向农业中小企业开具应收账款单据,从而形成农业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由银行机构作为第三方,核心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而中小企业则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申请并获取短期贷款。

(三)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该种融资模式以农业中小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导,大规模的存货决定了农业中小企业占用了大量资金,从而形成了现金流缺口,而农业中小企业将动产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申请并获取贷款,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业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第三方物流实时监控农业中小企业融资的全过程。

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的三种融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质押物方面来看,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以预购货品为质押物,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以应收账款单据为质押物,而动产质押融资模式是以存货等动产作为质押物;从参与主体方面来看,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均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参与主体。对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和动产质押融资模式来说,参与主体应签订合同并履行相关责任,而存货、预购货品等质押物具有流动性,加上企业盈利能力不同和市场竞争力大,都将提高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农业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成因

(一)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经营风险大

我国大部分农业中小企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原材料和库存商品这些流动资产为主,导致农业中小企业的资产价值稳定性不足。通常来说,银行在审核贷款时会要求融资项目有一定价值的抵押担保物从而减小信贷资金的风险,但是以流动资产为主的农业小企业的长期资产较少,这就直接导致农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困难。与此同时,针对于那些实在缺乏抵押物而去寻找专业机构支持的企业,即便有企业愿意为之担保,但由于农业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持续性弱,生存稳定性差,担保机构一般会收取较高的费用,也直接导致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

2、内部控制薄弱

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大多数均是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对集中,在选拔人才时,只考虑到任人唯亲,这就导致企业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小企业的技术岗位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质量等,若技术应用不足,就会造成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或工作人员供过于求人浮于事等问题,最终影响产成品质量。财务岗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企业设置专门的财务账户配置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及专业的内部的审计系统。许多企业认为自身规模较小,聘用自己人能够减少一些风险,双方利益相关,但是随着企业业务量的逐渐增加,所谓的自己人财务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控制能力不足,财务问题不断涌现,直接导致农业中小企业丧失融资机会。

3、信用等级低

我国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普遍较低,且财务管理混乱,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隐瞒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偿债能力不足及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等不利的信息。银行为了规避各企业的贷款信用风险,进行贷款审批时,处于慎重考虑常常会低估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我国多数农业中小企业尚处于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建设的初级阶段,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可投入的资本有限,有些企业难以摆脱旧式的管理模式,直接导致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及大型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在审核贷款时要求也更高,这就不利于企业的融资。

除此之外,信息披露情况较差也是导致农业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部分农业中小企业制造虚假的账目或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银行考虑到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在无法准确了解农业中小企业真实财务情况的前提下,不愿将大量贷款贷给农业中小企业,而是更偏向于贷给资信状况更为可靠的大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农业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越差,那么银行就越不愿意对其放贷,从而使得农业中小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

三、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农业中小企业信用风险

在传统的融资模式当中,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只与企业本身的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关。但是,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不仅受到自身信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还需要考虑供应链这个因素。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供给方,按时回收本金和利息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核心企业又是商业银行授权的前提和基础,农业中小企业就可依附于核心企业相对较高的信用状况,以及在真实贸易情况下进行封闭性的融资,对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其次,由于供应链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从而导致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更加难以确定。由此可见,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我国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不仅与自身有关,还与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有关。

综上所述,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未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应当对现金流加强管理,并核实各企业的贸易往来,从而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军,房姿含.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7,(9):95-104.

[2]苏文华. 农业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融资模式信用风险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贵州省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模式探索
浅析公租房融资模式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