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100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2020-03-17朴志海姚瑞珊计伟帅孙明刚冉欣鑫孙佳煜高彦宝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徐变收缩率抗冻

朴志海,姚瑞珊,计伟帅,孙明刚,冉欣鑫,孙佳煜,高彦宝

(1.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9;2.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前 言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的混凝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截止目前,土木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绝大多数局限在C60以下。但随着技术进步,时代发展,建筑工程对混凝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大跨度建筑物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他特殊构造物客观上的需要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催生了高强、超高强混凝土的出现。近30年来,强度等级C70以上混凝土陆续开发出来并成功应用于工程中,特别是近20年来,C100高性能混凝土也已有许多有工程应用实例。

那么,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C10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新拌C100高性能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具有超大的流动性、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易于施工。

其次,传统普通混凝土随龄期增长体积会产生不同程度收缩,随着收缩的发生,混凝土内外部均会产生收缩裂缝,外界各种侵蚀性介质会沿裂隙侵入,导致混凝土内部钢筋逐渐锈蚀。铁锈是一种膨胀剂,会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膨胀开裂,从而使混凝土产生比收缩裂缝更深更宽的裂隙,从而加剧了混凝土的劣化速度。C100高性能混凝土因其高体积稳定性而很好的克服了这一缺点,其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抗侵蚀性等性能都较传统混凝土得到了及大提高。C100高性能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延长了混凝土结构物的寿命,从而节省了大量社会资源。

2 原材料

以下为C100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使用的原材料信息。

(1)碎石:5~20 mm连续级配,压碎值13.5,针片状4.0,表观密度2.812 g/cm3。

(2)砂:中砂,细度模数2.51,含泥量0.9,表观密度2.776 g/cm3。

(3)水泥:P.O52.5,28 d抗压强度55.0 MPa~58.0 MPa。

(4)粉煤灰:Ⅰ级,细度4.6,烧失量3.3,需水量比90.4%。

(5)矿渣粉:S95级,比表面积412,28 d活性指数95.2%。

(6)硅灰:SIO295%,烧失量3.7,需水量比87.9,28 d活性指数105%。

(7)外加剂:聚羧酸系缓凝高效减水剂,含固量25%,减水率25%~30%。

3 混凝土配合比

以下为C10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信息。

表1 C10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表2 C100砼工作性

该配合比7 d抗压强度94.8 MPa,28 d抗压强度118 Mpa。

4 C100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众所周知,混凝土耐久性是工程界一个永恒的课题,尤其是在普遍重视环境的今天,这个问题愈发显得重要,有鉴于此,笔者除了研究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外,还着重研究了耐久性问题。在涉及的系列耐久性参数中,重点研究了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碳化性、徐变性能及收缩性能。

4.1 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

混凝土抗渗性能是反映混凝土耐久性能最重要参数之一,为了验证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本研究特地将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对比,本实验室采用的抗渗试验机最大可做到P35,采用逐级加压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加压到3.6 MPa时,C50普通混凝土六个试件中有两个试件周边有少许渗水,经检查,这只是密封圈局部损坏造成的结果,并不是试件本身渗水;C100高性能混凝土六个试件中均没有任何渗水现象。由此可知,这两种混凝土抗渗等级均超过P35。

4.2 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

混凝土抗冻性是指其在饱水状态下遭受冻融循环时,抵抗破坏的能力,它也是反映混凝土耐久性能最重要参数之一。为了验证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本研究特地将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为了较全面检验这一参数,本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检验这两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这两种方法分别是:快冻法和盐冻法。

(1)盐冻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

盐冻法C50混凝土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冻融试验对比,见表3、表4。

表3 盐冻法C50混凝土冻融试验数据

表4 盐冻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冻融试验数据

盐冻法达到28次冻融循环时,C50混凝土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各5个试件表面积剥落物总质量均为零。为进一步验证这两种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特地增加了28次冻融循环,使总冻融循环达到56次,结果表明,单位表面积剥落物总质量均不超过1 500 g/m2这一规范规定值,由此可见,这两种混凝土具有及其优异的抗盐冻性能。同时,从以上两表中可看出C100高性能混凝土较C50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盐冻融循环能力。

(2)快冻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

快冻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50混凝土冻融试验对比,见表5、表6。

表5 快冻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冻融试验数据

表6 快冻法C50混凝土冻融试验数据

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50混凝土采用快冻法达到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时,试件相对动弹模量下降值和质量损失率均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表明这两种混凝土具有极强的抗冻融循环能力。同时,从以上两表中可看出C100高性能混凝土较C50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冻融循环能力。

4.3 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抗氯离子渗透性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间接反映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其他金属受腐蚀快慢、难易程度。为了验证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本试验特地将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了对比,为了较全面检验这一参数,本试验采用两种常用方法来检验这两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电通量法、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

(1)RCM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5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对比,见表7、表8。

表7 C100高性能混凝土与C50

表8 技术等级评定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试验结果表明,C100高性能混凝土较C50混凝土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2)电通量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5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对比,见表9、表10。

表9 电通量法C100高性能混凝土与

表10 技术等级评定

电通量法试验结果表明,C100高性能混凝土较C50混凝土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4.4 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

抗碳化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验证C100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本试验特地将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进行了对比。

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28 d和60 d碳化深度均为0,说明该两种混凝土抗碳化能力非常突出。

4.5 C100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

为了概略了解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性能,课题组用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做徐变性能对比,尽管徐变试验过程对两组试件施加的荷载不同,但通过徐变性能参数的对比,仍可了解这两种混凝土不同的徐变性能。见表11、表12。

表11 C50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试验数据表

表12 C100高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试验数据表

徐变试验是长期的研究工作,因本研究周期的限制,试件加载时间仅有6个月,但不管怎样,本试验通过对C50普通混凝土、C100高性能混凝土对比研究,课题组仍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者的徐变性能较前者要优异得多,这得益于后者的密实度和强度要远远高于前者。

4.6 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

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是指混凝土在规定温度、湿度和界面条件下,不受任何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长度方向的变化,它是衡量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验证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本研究特地将C50普通混凝土与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进行了对比。

(1)C100高性能混凝土非接触法收缩试验

C50混凝土收缩率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对比,见表13、表14。

表13 C50混凝土收缩率(非接触法)

表14 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非接触法)

(2)C100高性能混凝土接触法(立式)收缩试验

C50混凝土收缩率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对比,见表15、表16。

表15 C50混凝土收缩率(接触法立式)

表16 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接触法立式)

(2)C100高性能混凝土接触法(卧式)收缩试验

C50混凝土收缩率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对比,见表17、表18。

表17 C50混凝土收缩率(接触法卧式)

表18 C100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接触法卧式)

从表13~表18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同结论:不论采用非接触法还是用接触法(立式和卧式)测试C100高性能混凝土和C50混凝土的收缩性能,C100高性能混凝土比C50混凝土的性能(收缩值)都优越得多,这得益于前者的密实度要远远大于后者的缘故。

5 结 语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清楚看出,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尤其是以抗渗性、抗冻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碳化性、徐变性能及混凝土收缩性能等参数为代表的耐久性能等诸方面都大大优于普通C50混凝土,其中有些参数性能高于对比普通C50混凝土几个等级。

可以预见,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努力推动下,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C100高性能混凝土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在土木、石油、核电、海洋及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徐变收缩率抗冻
桥梁徐变效应的有限元算法研究及程序验证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果上丰:神奇的抗冻卫士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效应探讨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徐变效应分析研究
考虑徐变恢复的混凝土徐变效应分析
畜禽防寒抗冻及冻后应急管理
人体六部位最不抗冻
汽车仪表板用PP改性料收缩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