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县域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以阿瓦提县为例
2020-03-17徐思慧
□ 徐思慧
(新疆农业大学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新疆县域地域广阔,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愈发重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优化运输方式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科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对提升新疆县域的公交服务水平、改善出行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 阿瓦提县现状分析
1.1 社会经济现状
阿瓦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地区西南部,海拔1028-1064米,地势平坦。阿瓦提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3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已建设用地为6.00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6.23亿元,经济在逐年增长。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5.4万人,中心城区4.68万人。
1.2 城市道路现状
阿瓦提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各乡镇的公路网络体系。建成乡(镇)客运站点7座。至2017年末,阿瓦提县中心城区道路长度为39.90公里,道路面积为72.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2.27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为6.65公里/平方公里。
1.3 公交线路现状
线路长度因线路类型而定,线路长度与城市面积、平均运距等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阿瓦提县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只有1条,长度为4.13公里,公交线网密度为0.69公里/平方公里。
1.4 存在问题
1.4.1 公交覆盖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只分布在阿瓦提县主要干道,部分分布在断头路或支线上的居住小区都未设站点,未能纳入公交线网覆盖范围,公交线网密度仅有0.69公里/平方公里。
1.4.2 公交运行效率不高
公交运行目前主要以车辆满客才发车及沿街停靠载客为主,制约了车辆运行效率的提升。公交出行对客流的吸引力不足,乘客等待时间过长。
1.4.3 驾驶员能力不足
阿瓦提县的公交车数量较多,但对驾乘人员的培训较少,因驾驶员短缺报停车辆在总体车辆数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2 居民出行调查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居民填写完毕后收集分析数据可得到居民出行OD表及出行特征等数据。
2.1 交通小区划分
在确定交通小区的划分范围时,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用地拓展范围[1],而交通小区的详细边界划分则主要依据现状社区和乡镇边界,还参考了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等资料。
根据最后划定,阿瓦提县交通小区覆盖范围内,划分为14个小区。
2.2 问卷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社会经济基础资料调查
通过调查阿瓦提县居民的人均GDP及查阅阿瓦提县总体规划,从而得到GDP的数值,由于交通小区的划分各有不同,从而GDP的具体数值也有所不同。
2.2.2 OD调查
为了更好地反映居民出行特征,结合阿瓦提县当地实情,调查时间选在了工作日、非工作日及赶集日,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问卷进行整理,最终有效问卷达到要求,共采集了有效居民样本1315人,总抽样率为3%[1]。具体OD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行项为交通小区1、交通小区2等出行发生量,列项为交通小区1、交通小区2等出行吸引量。
3 交通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采用经典的四阶段法需求预测模型。在对阿瓦提县社会经济各项指标分析预测、土地利用变化、交通发展政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预测特征年居民公交出行总量、公交产生与吸引量,以及居民出行分布量。然后通过交通方式划分模型,得到公共交通的出行OD,最后建立公交分配预测模型得到公共交通客流量[2]。本文通过运用TransCAD完成交通需求预测。
3.1 出行发生与吸引预测
本次出行生成模型的建立在TransCAD软件中采用回归分析法,并将阿瓦提县居民出行情况及各交通小区的人口及GDP情况等参数应用于出行发生的预测计算中。
通过TransCAD计算得出各交通小区的出行产生与吸引量如图2所示。
图2 阿瓦提县规划年出行生成与吸引量图
图中ID表示各交通小区编号;P-Base表示现状交通小区出行发生量、A-Base表示现状交通小区出行吸引量;P-Fur表示规划年交通小区出行发生量、A-Fur表示规划年交通小区出行吸引量。
3.2 出行分布
出行分布预测是将计算得到的未来出行发生与吸引的总量分配到不同小区,以获得小区间的出行量,它反映了小区间的空间流量分布[3]。
本文在TransCAD软件中运用增长率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它根据现状的P-A矩阵和已经预测得到的产吸量计算增长系数,经过多次迭代得到规划年的出行分布矩阵。
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出行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阿瓦提县规划年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3.3 方式划分
方式划分是预测出行分布中选择某一交通方式所占的比例或数量,根据不同的对象将交通方式划分。本文在TransCAD软件中运用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划分预测。
应用Logitech模型可得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继而得到各交通方式的出行分布结构,预测到2020年居民步行分担率为39%,公交车分担率为10%,私家车分担率为19%,出租车分担率为8%,摩托车、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分担率为20%,自行车分担率为2%,其他车辆分担率为2%。
3.4 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是将预测得到的未来年的OD矩阵分配到路网中,得到路网交通流量。结合交通小区预测的OD出行量,利用TransCAD中平衡分配的方法[4]。
从交通分配结果看,交通小区12与各个交通小区均客流较大,即中心城区核心区与居住区、商贸区、教育区之间均客流需求较大;交通小区7、交通小区8与交通小区14客流较大,即博斯坦小区、永鑫商贸城小区等居住区与县政府、世纪购物广场所在区域的客流需求联系较强;交通小区2与交通小区9客流较大,即河滨一区、和顺雅居等居住区与阿瓦提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区域之间的客流较大。
4 公交线路规划
公交客流的规划、分布和居民的出行方式的选择,是公交线路及站场规划的基础。在一定的服务水平下,当客运需求量大的区域,规划布设的公交线路也应具备较大的客运能力[5]。
依托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及招呼站,以阿瓦提县公交枢纽站为主要换乘点,布局规划覆盖新旧区、工业园区等。规划阿瓦提县中心城区5条线路。
①1路:三场客运站—新建客运站(干线)。
线路走向:三场客运站—阿瓦提县第一中学—阿瓦提二中—天一一区—恒基名苑—阿瓦提汽车站—石油公司—新建客运站;线路里程:4.96公里;该线路作为南北干线的重要客流通道,解决城乡进城换乘问题。
②2路:新建客运站—三场客运站(干线)。
线路走向:新建客运站—河滨三区—鲁迅小学—河滨二区—体育馆—和顺雅居—阿瓦提县第二中学—阿瓦提县第一中学—三场客运站;线路里程:7.27公里;该线路是中心城区纵向重要线路,将新客运站与城区联系起来。
③3路:塔木托拉克客运站—乌鲁却勒镇客运站(干线)。
线路走向:塔木托拉克客运站—建设北路—第三小学—世纪购物广场—儿童乐园—乌鲁却勒镇客运站;线路里程:4.12公里;该线路作为城市横向重要线路,将中心城区东西连接起来。
④4路:三场客运站—乌鲁却勒客运站(支线)。
线路走向:三场客运站—阿瓦提县第一中学—多浪东路—多浪小区—博斯坦综合市场—永鑫商贸城—乌鲁却勒镇客运站;线路里程:2.85公里;该线路是中心城区横向支路,承担城乡上学以及逛大巴扎的需求。
⑤5路:乌鲁却勒客运站—塔木托拉克客运站(支线)。
线路走向:乌鲁却勒镇客运站—锦绣江南—恒基名苑—梨园广场—县人民医院—实验小学—儿童乐园—塔木托拉克客运站;线路里程:3.95公里;该线路作为连接小区与医院的路线。
规划后,中心城区公交规划公交线网密度为3.85km/km2,阿瓦提中心城区规划平均线路长度为4.63km,规划阿瓦提县中心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为56%,500米覆盖率为64%,均达到阿瓦提县公交规划目标。
5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建设完善公交体系迫在眉睫。本文结合阿瓦提县现状和公共交通发展,提出阿瓦提县中心城区公交规划,初步为阿瓦提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在理论、方法上提供了基础。但是,如何有效地实施城乡一体化公交,还有其他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如体制、机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