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科学家叶培建

2020-03-16聂容止

中国新时代 2020年12期
关键词:嫦娥卫星

聂容止

“一个伟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方方面面都要强,要用‘航天梦来托举‘中国梦。”

2019年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落月瞬间,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掩面而泣,7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走到张熇所在的工作席后,紧紧握住了她的右手。

这是该项目幕后科研人员第一次作为主角走进公众视野。有评论说,这一刻,两代“嫦娥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任务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毕生不懈的奋战,叶培建便是其中之一。

50多年来,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和中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他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他的带领下,嫦娥一号铺就出中国第一台月球探测器的“奔月”之路,嫦娥四号成功完成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的创举,嫦娥五号将完成采样返回,中国对火星的探测也将拉开帷幕。他书写了人类探月史上崭新的一页,让中国航天人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不断传承……

剪不断的缘分

1945年1月,叶培建出生在现在的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原属泰兴)海潮村,后来搬到毓秀乡(现泰兴根思乡)李秀河村,在李秀河小学上了一年学,接受了启蒙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位抗日老战士,母亲也是一位老军人。叶培建的父亲抗美援朝回来,把他从老家接出,从此,叶培建就跟着父亲在外,在南京、杭州、湖州都上过学。

50年代,在西子湖畔一所部队小学里,叶培建还只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男孩。用叶培建自己的话说,他孩提时跑不快、跳不高,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时,总是排不上“大王”和“二王”,甚至“三王”都排不上,只配当小兵。但是,谁也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以后会成为我国出色的卫星专家。

叶培建从初中开始就变得大不一样了。小时候的叶培建是在外婆和母亲的月亮故事中慢慢长大的。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在院中乘凉,叶培建忽然对母亲说:“妈,我以后考大学,就考航空航天专业,我一定要想办法到月亮上去看看,来帮助外婆和您圆这个梦想!”

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仅用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并被学校保送到浙江省湖州中学。这在当时是全省乃至在全国都算一流的中学。他曾在中学时期担任过学习委员。

那时候,他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也正孕育着远大的理想。当时,他还有一个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家。但是父亲告诉他,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很需要理工科人才。于是,各门功课都很优秀的叶培建在填写大学志愿时,接受了父亲的教诲,填报了北航、南航等大学,却意外地被浙江大学录取了。

看似叶培建的人生从此将与航天无缘了,但谁承想,1968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航天部卫星总装厂。这样的分配令本来就想搞航空航天的叶培建喜出望外,他连忙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外婆和母亲:“我又能搞航空航天了!我一定把你们的梦想带上天!”

命运在绕了一圈后,又将叶培建送回到了航天事业,开启了他与航天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缘分。

莘莘学子报国梦

20世纪70年代,叶培建从事电学计量工作,主攻数字化仪表。在当时普遍轻视技术工作的氛围中,他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地钻研,发表了一些论文,翻译了不少外文资料,还主动讲了几期数字仪表训练班,在当时的军工口电学计量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考试,改革开放的春风撩拨起了叶培建继续深造的欲望。于是,就在这一年,因为早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叶培建一年三考,全部中榜。他考上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502所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后来又通过了出国资格外语考试。

叶培建回忆:“那时绝大部分人都希望去美国读书,杨嘉墀先生(中科院院士、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根据当时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对敏感专业的限制,建议我去欧洲学习。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改学法语去瑞士学习。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杨先生的这一建议对我非常有益。”

1980年7月,叶培建便远赴瑞士纳沙太尔大学理学院微技术研究所留学深造,师从彼兰德尼(F.Pellandfni)教授。当时国外还不承认中国的大学文凭,他用很短的时间就通过了同等资格考试,获得了博士生资格。1982年,《人民日报》在一篇文章中,曾介绍过他是如何通过语言关、资格关的。瑞士国土不大,教育却很发达,制度严格。当时邻国法国有国家博士、工学博士或科学博士、大学博士几项学位,而瑞士仅有一项:科学博士。

1983年,他以一篇论文,获得了瑞士纳沙太尔大学颁发的等同法国科学博士的证书。但是他不满足,他要获得一个瑞士的科学博士。又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1985年,他获得了纳沙太尔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手写中文计算机在线自动识别》。这在80年代全中国也没几个人能懂。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叶培建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执着。瑞士一家报纸曾做过叶培建的专访,报道中说:他从不去酒吧,偶尔打打乒乓球。他说他不喜欢酒吧的气氛,也不太看电影,他把周末的时间都用于看书和工作。當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下功夫努力地学习呢?”叶培建说:“中国从那么多人中选派我出来学习,我们的祖国已经为我付出了很多,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应该努力,以后要为国家做些事情。”

1985年8月,叶培建终于如愿完成学业,时隔5年之后再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当别人都在猜测“他也许不会回来”时,他已经做好了将自己的所学尽快用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上的准备。

瑞士的美丽景色、高山白雪和丰厚的物质条件,都不能改变他一丝一毫的报国梦。

心无旁骛的科研工作者

回国后,叶培建马上参与了“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的开发工作,为铁路运输系统提供现代化的设备,这在当时是一个开创性的科技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他确定了轴承滚动和滑动的模式区别方法,并且编写出软件。后来这个项目为我国铁路运输业的长足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502所的拳头产品,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1989年,HBDS-1型第二代车辆热轴探测系统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叶培建从主管计算机的工作转移到参与卫星型号研制。从那时起,他便转移到空间技术研究的主战场。1993年,叶培建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有效载荷副总师,开始了他领导卫星研制工程的历史。1996年,他担任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总师兼总指挥。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技术起点高、研制难度大,属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中有着广泛的作用。用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马兴瑞的话说,在我国已有的卫星中,这颗星是“最大最重的星,具有最高的分辨率,最快的传输速率,最高的姿态精度,最大的存储量”。

面对艰巨的任务,叶培建是一个勇挑重担的人,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好几个“第一”,并迎来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发射的圆满成功。

这颗星第一个实现了星地一体化设计,对星体本身的技术和地面应用系统的集成技术同时负责;研制队伍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实体化改革以及AIT一体化的第一批实践者;他是第一个实践把电测与总体分开的总师;他又第一个提出在卫星进入发射场前要进行整星可靠性增长试验,把问题彻底解决在地面。

在这几个第一背后,是充满艰辛的不断尝试和一次次技术上的考验。2000年9月,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发射圆满成功,并按时在轨移交,至今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由01星、02星、03星三颗卫星构成,成共轨、同面、相差120度组网,实现了“三星高照”。三星成功组网,标志着我国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卫星长寿命、高可靠性研制上积累了经验。三星组网的轨道控制相位漂移与位置保持控制措施,也为后续型号卫星组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003年,由叶培建担任总设计师、总指挥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12月,中国资源二号03星成功发射。

1995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深圳股票VSAT系统(VSAT是“非常小口径卫星终端”的英文缩写)的设计。这是卫星应用技术的一个开拓性项目,利用卫星做股票交易最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圳证券卫星通信双向网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此,深交所曾以年薪40万元的高价聘请他,却被他谢绝了。当时月薪只有2000多元的叶培建,面对40万元的巨额年薪,心静如水。

他如是说:“当时这是我们横向协作的一个项目,搞完以后他们觉得光靠自己运行,性能保障可能有困难,就让我去当总工程师,我没有去。要挣钱,当初我就不从国外回来了。”

心系航天梦

2019年1月3日,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中国代表全人类首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叶培建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确定、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探月工程到逐梦火星,叶培建几十年如一日投入航天事业,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奔月之梦”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圆梦之旅。

回顾往昔,从嫦娥一号艰难立项,到嫦娥四号究竟去哪儿,叶培建的探月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嫦娥一号时,经费紧张,叶培建带领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研制团队,用3年时间,先后攻克了月食问题、轨道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精打细算地铺就出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的“奔月”之路;嫦娥四号时,叶培建极力主张到月球背面去。

嫦娥四号最终落地月球背面是叶培建据理力争的结果。四号原本属于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三号执行的任务非常成功,作为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做什么用呢?当时有专家认为嫦娥四号就没有必要冒险,在月球着陆还是落在正面保险系数更高一些。

但叶培建认为:“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探月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做一些‘冒险的事情,真正去开拓、去创新,开辟新的天地。”

正是有了这样勇于冒险的精神和宏大的目标,中国的“奔月之梦”才能在叶培建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圆梦之旅,书写了人类探月史上崭新的一页。

叶培建感叹:“人类在地球、太阳系都是很渺小的,不走出去,我们注定难以为继。月球是全人类的,但谁开发谁利用,我们今天不去,以后可能想去都难。”

“一个伟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方方面面都要强,要用‘航天梦来托举‘中国梦。”叶培建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古稀之年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胸怀远大梦想。

如今,已75岁的叶培建更多是站在幕后,为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撑腰,是无数年轻人心中的“主心骨”。在发射现场,大家都说,叶培建就是“定海神针”,有他在,“发射不紧张、队员吃得香”。

从中国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叶培建为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空间事业兢兢业业奉献50余年,一生矢志“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2017年1月,为表彰他在空間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他颁奖。

“我的这份成绩是人民给的,我是人民的科学家,也必然发自内心地感谢人民。”叶培建总是告诫自己,永远做人民的一分子,继续努力为人民服务。“我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航天人的代表之一,只有把今后的事情做好,把队伍带好,才能够对得起这个称号,无愧于人民。”

猜你喜欢

嫦娥卫星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miniSAR遥感卫星
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飞吧,嫦娥!
静止卫星派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竞射导航卫星为哪般
赞“嫦娥”
嫦娥三号奔月的三大难关
见证嫦娥三号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