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传承发展与现实启示

2020-03-16杨昕张荣臣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

杨昕 张荣臣

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与历史进步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核心密码。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品质,更是今后能否破解长期执政历史性难题的关键密钥。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忧民族危亡、忧人民解放、忧党的生存,而新中国成立后主要表现为忧患怎么为广大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怎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长期执政作为一种战略,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长期执政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0)02-0036-08

中国共产党是在血雨腥风中诞生的,比任何政党都怀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忧患。换句话说,正是在近代以来中国深陷严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在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无比强烈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搞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今后能否破解长期执政历史性难题的关键密钥。

一、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品质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强烈忧患意识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并在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成就。

(一)忧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具有先锋队性质的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P1)。党的先锋队性质,一方面决定了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这就要求全党要始终坚决彻底地依靠工人阶级;另一方面强调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要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斗争实践的全部内容。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人民的立场,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边,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先锋队性质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都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对苍生大众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忧患。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满怀忧患、勇负重任,才成为中国人民谋求独立解放和强盛繁荣的主心骨,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二)忧患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自身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满怀着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内忧外患的近代社会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国是一幅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剥削的积贫积弱景象,普通大众的生活处于极度悲惨的境地,急需一支由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力量来领导中国人民走出這种困境。若是没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中国共产党人就不可能自觉地投身到中国革命的事业中去,就不可能提出任何正确的政治主张,压迫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也就不可能被彻底推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停止奋进的脚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曲折探索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事业,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正在稳步实现之中。

(三)具体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党

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核心是忧国,根本是忧民,关键是忧党。其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满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烈责任感。这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的继承,是面对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一种强烈危机感。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忧国意识,中国共产党人才不怕牺牲、顽强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战胜了一批又一批敌对力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断跨越。由忧国而及忧全人类,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担当。一方面中国的独立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全人类共同进步作贡献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其二,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人心向背问题,正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作为事业成功的根本。在强烈忧民意识的指引下,牢记为民初心,强化宗旨意识,一刻不停地为增加人民福祉而努力。其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无论是在艰苦恶劣的革命斗争环境中,还是在取得全国执政的地位后,都始终怀有管党治党的强烈忧患,并将之内化为高度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积极应对矛盾风险,坚决清除腐败流毒。在党的建设具体实践中,相继提出“伟大工程”、“两个务必”、“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思想论断,使党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危亡而忧,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而忧,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而忧,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新中国之前忧患意识的主要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怎么为广大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怎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便是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主要表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由领导革命到执政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

(一)革命战争年代的忧患: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

近代中国深处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民族已经到了危亡的边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对民族危亡、人民解放以及党的生存无比强烈的忧患。

面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2](P386),旗帜鲜明主张“凡属食毛践土之伦,炎黄华胄之族,均应一致奋起,团结为国”[2](P383)。即使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毛泽东依然提醒“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克服了法西斯残余势力、反民主势力和一切帝国主义势力,才能有最广泛的人民的胜利”[3](P1031-1032)。为此,必须进行坚决的革命斗争,建立起真正属于人民的新中国。面对国内政治统治的腐朽和黑暗,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以前更加厉害”[4](P47)的情形,毛泽东告诫全党一刻都不能放松反抗。尤其在抗战胜利之际,他提醒“蒋介石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5](P1126),必须坚决斗争、不怕牺牲,彻底推翻反动黑暗的独裁统治。面对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多重压迫和剥削之下贫苦大众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的悲惨生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处其中、历历在目、无比忧心。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一文中就详细描述了光是寻乌一地就有约四成的农民过着“禾头根下毛饭吃”[2](P204)的生活,刘少奇则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劳动条件之恶劣,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6](P394)。面对长期敌强我弱的斗争局面,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要认清革命形势,认识到革命斗争时刻充满着艰辛和挑战,稍有不慎,革命的前途就有被葬送的危险,特别是对“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3](P948)。为了全面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7](P602)的马列主义政党。

(二)执政之初的忧患:“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政治使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无论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还是党的自身情况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对如何为广大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毛泽东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5](P1438)。他告诫全党一定要对执政有本领恐慌,要好好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执政本领,希望共产党进京赶考能够考出个好成绩,决不能当李自成。特别是随着全国执政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3](P1083),但也“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5](P1427)。他特别强调一定要认认真真向一切内行学习经济工作,“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5](P1481),不能够摆架子,更不能不学不问、不懂装懂。此外,毛泽东还特别忧心执政以后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P1439)。针对执政后日益严重的贪污问题,不僅加大惩处力度,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专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对此,毛泽东指出党“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8](P28),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时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三)改革开放后的忧患:“发展才是硬道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怎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忧患反映。之所以进行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反思“文革”十年动乱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巨大挫折和损失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20世纪70年代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日益巨大的中外差距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必然结果。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9](P242)

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怎样坚持党的领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首先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有革命纪律的先进队伍”[10](P266)。世界各国都在搞现代化,而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此,他特别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10](P267-268)同时,他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10](P268),“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10](P271)。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事业,党要担负起领导重任,就必须“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9](P314),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对此,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制度建党的新思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和完善了党内监督制度,使党内生活制度化。

(四)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忧患:“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并且创造性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忧患的重大问题。江泽民特别强调:“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11](P601)他明确提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江泽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一切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坚强领导。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搞好市场经济,才能保持长治久安,增进人民福祉。他强调“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2](P517),特别是搞市场经济,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新的实践中积累新经验、掌握新知识、增加新本领。与此同时,面对苏联和东欧剧变和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江泽民忧心地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执政党内部出了问题,因此失去了民心。他要求全党务必高度重视人心向背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要高度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面对不正之风和各种腐败,他强调“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都应坚决克服”[12](P291),要对一切腐败始终坚持高压严惩,特别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做到廉洁从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五)十六大之后的忧患:“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进入到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忧患党内存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胡锦涛反复告诫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13](P658),特别是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14](P534)。

针对发展模式不科学,发展中日益突出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既要看重经济增长又要看重发展质量,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重视其他方面的发展,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他强调“之所以要突出讲忧患意识,是因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中,在国际国内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现实状况下,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较大风险的可能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很现实的。我们必须有足够估计,做好充分的准备”[14](P19),必须“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13](P613)。为此,他特别强调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性的根本任务来抓,不断提高党应对各种执政风险的能力。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式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完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走向成熟。

(六)十八大之后的忧患:“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认真接好历史的传接棒,努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牢记毛泽东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2014年4月15日,他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15]2014年6月30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種担当”[16](P155),必须深刻认识“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16](P155)。

习近平关于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论述突出的特点,一是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高度强调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7](P1)。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增强忧民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为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时刻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攻坚克难,努力破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从新时代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高度强调忧患意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绝不会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少。这就要求全体共产党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判断、积极预防、有效应对,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三是从长期执政高度强调忧患意识。目标越远大,使命越光荣,我们党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进行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自我革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直面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新时代要从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只有始终从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18],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带来中国人民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悲壮与不屈,凝结着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的革命与奋斗,凝结着新中国成立70年的建设与改革,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特别是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利益主体已经不复存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格局。因此,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要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矛盾问题,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所谓“全面”,强调改革不是一个或几个方面、领域,而是指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所谓“深化”,强调改革不是浮游于表面或到哪一层面就适可而止,而是要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不断做深做实,努力把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二)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八大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3](P62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要求要知行合一,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突破遏制、回应挑战、补齐短板的斗争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7](P8)。但是,事业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伟大时代要有伟大斗争,伟大斗争必须依靠斗争精神。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克服任何形式的骄傲自满和消极怠慢,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主动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风浪挑战,认真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个更加自觉”,攻坚克难,不断争取新胜利。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人心向背事關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赋予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进入新时代,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必须“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一是始终心系人民。是人民选择了党,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时时心里装着人民,处处为人民谋求利益和幸福,党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继续执政。反之,就会被人民抛弃,丧失执政地位。实践中,全体党员都要端正思想观念,敬畏人民,自觉做好人民的仆人。二是一切为了人民。在具体工作中,每个党员都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最高追求,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在定规划、做决策时,必须尊重民意,做到一切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对群众负责。不断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发展社会事业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拜人民为师,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有意识地融入群众中去,汲取营养、增强力量。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热心服务群众。坚定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取得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坚持不懈改进作风,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现象。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全面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严管党治党,是应对执政风险,战胜各种挑战,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必将更加复杂,执政考验也必将更多更大,很多旧问题仍有反弹的可能,很多新问题也将会不断涌现。必须以更加严明的纪律和规范,以更加从严从实的作风,多管齐下抓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要治出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追求的目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局面。就党组织而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那些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要激浊扬清,坚决铲除腐败这颗毒瘤,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让歪风邪气在党内无所遁形。就党员个人而言,就是通过弘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优良传统深入到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认真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反对和破除一切党内“潜规则”,绝不搞人身依附、拉帮结派那一套,绝不搞任何形式的小圈子、小码头,更不能穷奢极欲、贪赃枉法。

(五)坚持底线思维,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

执政考验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执政考验实质上是如何长期执政的考验。因此,必须从应对执政风险的角度思考如何长期执政的问题,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丢。“老祖宗不能丢”,首先就是马克思主义不能丢。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就必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擅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和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任何共产党人都必须筑牢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确保党性纯而又纯。针对各种错误思潮,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敢于斗争亮剑,特别是坚决堵住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泛滥的口子,防止出现任何形式的颠覆性错误。

二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反对存在一切形式的宗派组织和宗派活动。党的历史证明,任何形式的宗派组织和宗派活动实质上都起着瓦解党的破坏作用。要治理好我们这样一个大党,要治理好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维护党中央权威是至关重要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要体现在“两个维护”上。党的十九大党章提出要“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P10),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指出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0](P4-5)。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必须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党的意识,始终忠诚于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令行禁止。

三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提高自身应对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看到我国长期处在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改革发展的任务不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少,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迈进深水区,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破解。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民内部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采取放任的态度,这样只会导致社会出现不同的“利益范围”,使得整个社会离心离德,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因此,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改革发展的全社会共同利益上来,全力破解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难题,不断实现各个发展阶段的任务目标。另一方面,要看到世界从来都不是太平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定会带来既得利益大国的激烈反弹,大国之间的竞争将会愈加强烈,中国也永远不会摆脱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经济安全,尤其是金融安全问题,领土和主权安全问题,周边安全问题都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和预防措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必须以更加宽广的历史和世界眼光,冷静分析,科学判断,博采众长,在为世界和平和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同时,维护和实现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精神品质。正是时刻饱含著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无比强烈的忧患,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并在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成就。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唯有从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增强执政本领,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顺利完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2]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 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4] 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 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 路[N].人民日报,2014-04-16(1).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 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8] 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8-01-06(1).

[19]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 题[J].求是,2019(7):4-15.

[20]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8.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product of the dramatic changes and historical progress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leadership cor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ver more than 90 years,the C.P.C. has been able to lead the Chinese people to achieve one great victory after another. The strong hardship consciousness is the core code. The hardship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spiritual quality of the C.P.C,and it is the key to breaking the historical difficulties of long-term governance.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P.Cs hardship consciousness was mainly manifested in worrying about the nations peril,worrying about the peoples liberation,and worrying about the survival of the Par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t was more manifested as a worry about how to manage the government and take power for the people,and how to make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and to revive the nation. In the new era,the C.P.C. must regard long-term governance as a strategy,always uphold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always prepare for a great struggle with many new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firmly grasp the peoples heart,the biggest politics,and push the comprehensively and strictly managing the Party and developing in depth,and consistently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danger and prevent risks.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hardship consciousness;long-term governance

责任编辑:彭 澜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