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阐述与重大部署

2020-03-16郭明英沈陈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习近平

郭明英 沈陈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面临来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挑战。习近平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尽管具有双刃剑效应,但仍符合世界大势和历史规律。解决经济全球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五大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对世界经济发展进行适度引导,使各国家、各阶层的人群都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中国为构建开放型经贸格局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重大部署,这些部署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引擎,也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明确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经济全球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0)02-0013-06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服务、人员、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使世界经济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似乎陷入停滞,取而代之的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逆全球化”“去全球化”“反全球化”等声音不绝于耳。对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等国内外重大场合发表讲话,详细阐述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和研判,探索解决当前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的根本路径,提出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一、习近平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总体分析与研判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1]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今天,既要看到世界经济存在的某些深层次问题,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仍符合世界歷史大势和经济发展规律。

(一)认真审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

近年来,多边贸易规则和全球治理体系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全球化面临空前冲击和挑战。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脆弱,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2]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受到的冲击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丧失了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垄断地位,转而在市场经济地位、发展中国家身份等问题上做文章,要求重新修改国际经贸规则,以维持本国在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地位。为了迫使其他贸易伙伴接受修改经贸规则的要求,他们采取极限施压等手段,大搞贸易保护、贸易制裁。

二是单边主义挑战加剧。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已经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诸多国际组织和协定,还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机构,给全球治理进程带来严峻挑战。单边主义抛弃了平等协商的合作精神,试图构建一种等级的、排他的国际秩序。具体来说,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对部分国家施以压迫,遭到美国讹诈的国家选择与美国达成妥协,然后再去讹诈剩余国家来进行弥补,这些国家要么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协议,要么受到排斥和差别对待,进而被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

三是国际机制无力约束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行为。由于多数国际机构和平台采取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策无法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12月11日,由于美国阻挠大法官任命而缺少有效运行人数,被誉为国际贸易的“最高法院”的WTO上诉机构正式停摆。在金融、气候等其他领域出现的全球治理僵局也足以说明,现行国际机制难以遏制美国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的破坏。

(二)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看待经济全球化存在的双刃剑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冷战以来世界经济空前增长与繁荣,也必须承认发展失衡、数字鸿沟、公平赤字出现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拉大在政治上的反映是发达国家的中下层选民成为反全球化、反移民的主力军,民粹主义政党纷纷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一浪潮席卷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美国家,甚至蔓延到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成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明确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3](P447)看待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必须用正确理性的态度。全球发展困境不全是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恐怖主义、地缘冲突、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等问题同样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采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无异于因噎废食,不仅无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反而会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因此,解决全球问题必须直面经济全球化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通过全球治理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重塑,使全球经济更加包容和充满活力。

(三)认清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世界历史潮流

在2014年11月28日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深入分析了世界发展态势和国际格局变化。他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3](P442)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促进资本流动、商品交易、科技传播和各国民众交往,又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着第四次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分工加速调整,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任何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创新链、数据链、人才链进行人为切断的行为都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必须借助全球资源有效配置来展开。

从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来看,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主动学习人类科技成果和各国发展经验,才能推动本国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人担心外国公司进入可能颠覆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入世谈判中,也有人担心中国企业失去关税保护将无法参与竞争,导致中国市场被外国公司占领。后来的结果证明,开放是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经历过数次高潮,也因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等原因而出现重大挫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围绕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资本投入与劳动价值等关系的矛盾趋于放大。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调整或者曲折是正常的,暂时的挫折不会影响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习近平基于经济客观规律和中国发展经验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为经济全球化提振了信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习近平关于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思想理念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并不意味着要回归西方国家主导的市场至上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与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五大价值理念的指导下,适度引导和调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各国、各阶层民众实现互利共赢。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五大价值理念与国家治理中的“五位一体”布局相呼应,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世界意义。

(一)坚持将对外开放作为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国策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3](P512)国际贸易理论早已证明,自由贸易能够促进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要素禀赋的有效配置;相反,采取提升关税、设置壁垒等与邻为壑的手段,不仅带来国际贸易的阻塞,最终也将损害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增长迅速,一度创造“拉美奇迹”。但是在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冲刺阶段,拉美国家未能把握好开放与发展的关系,纷纷采取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从而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潮,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与此同时,中国于1979年以后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不断加强同外部世界的联通性、互动性、交融性,最终实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历史性变革,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世界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各国必须旗帜鲜明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才能释放全球经贸合作潜力,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局。

(二)从文化和经济两个层面塑造包容发展的价值理念

包容主要体现在文化和经济两个层面。在文化层面,尊重文明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多样性。过去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强推西方制度、价值和文明,试图将西方文明包装成“普世价值”用以取代其他文明,使全球化演变成西方化;近来西方国家又宣扬“文明冲突”,刻意制造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隔阂。中国既反对西方文明一家独大的傲慢思维,也反对完全排斥其他文明的极端思维,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包容、交流互鉴,各国有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同时要积极学习他国的先进发展理念,将文明之间的多样化与差异性转化为世界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经济层面,要看到市场经济鼓励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一面,也不能忽视完全奉行自由市场原则可能带来过度自利的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源头是美国松弛的信用标准导致房地产借贷泛滥,华尔街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这些高风险的贷款转换成资产证券,引发后来的次级按揭危机。在此过程中,美国如果在信用标准或者证券买卖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华尔街的过度自利行为,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危机的破坏。这一历史教训证明政府必须发挥相应的监管和调控作用,注重不同利益阶层的包容发展。

(三)坚持普惠理念,增强广大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普惠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涉及人类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等多个评价标准。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增强广大民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5]普惠发展要求各国、各阶层共同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其中弱势群体是关注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普惠发展致力于减少贫困人口和促进社会公平,但并不等同于向弱势群体提供慈善救助。除了维持基本生存需求的人道主义援助,普惠发展绝大部分通过贸易、金融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展开,推动普惠贸易、普惠金融、普惠教育,由直接进行输血向提升造血功能转变。推动普惠贸易、普惠金融、普惠教育必须注重政策扶持与倾斜,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总之,普惠发展的目标是使弱势群体获得自主生产能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出口贸易,避免因援助依赖带来永久贫困。

(四)通过再平衡释放更多经济全球化的正效应

事物的发展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这一论断放到国际层面同样有效,即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固然带来世界整体繁荣,但也造成发展不平衡问题,例如富国越富、穷国越穷;某些领域畸形发展形成所谓科技泡沫、金融危机;不少国家因产业空心化而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等等。尽管中国基本不存在以上问题,但仍需要预防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风险。中国已多次表示不刻意追求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快的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反而会增大外汇储备的存储成本和保值压力。因此,在充滿不平衡的国际环境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处理好各地区、各领域、各部门的关系,促进各方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趋于平衡。还要以底线思维、系统思维为统领,积极研究国际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因素,推进世界经济平衡、健康发展,释放更多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五)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是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首先,合作共赢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各国之间的联通交融程度不断加强,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全球化时代独善其身。因此,各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必须树立互利共赢理念,摒弃大小通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其次,合作共赢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状态。如何实现“和则两利”、避免“斗则两输”,必须要找到各方的利益均衡点和交汇点,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利益分配。最后,合作共赢是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模式。通过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各国应以负责任态度共同应对全球风险与挑战,放大正面的合作效应,减少负面的外溢效应。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又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多次退出或威胁退出国际组织,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国际市场反复动荡,反过来也延缓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复苏。相反,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遏制了危机蔓延,最终挽救了亚洲地区的经济局势。

三、习近平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大部署

习近平明确发出支持和引领全球化的声音:“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6]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重大部署,中国将从四个方面构建开放型经贸格局。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打开国门搞建设。国内体制改革是扩大对外的基础,提升国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不断增加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数量和范围,截至2019年8月,共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形成“1+3+7+1+6”的自贸试验区格局,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7](P153)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兴建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主动降低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努力削减进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扩大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完善相关法规,营造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制定新的《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新版外商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金融业、农业、矿业等部门的外资持股比例。强化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在知识产权、投资权益等方面的保护力度,完善信息通报、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从第46位上升到第31位,提升了15位。针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体制改革,可以有效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内外要素禀赋的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和深度融合。

第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地区和国际影响力的经济规模;二是具有国际贸易的领先地位;三是具有作为最后支付人的雄厚资本。“一带一路”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路线,两条路线包含一系列正在建设的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初衷是让沿线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红利,促进各国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融资机构,为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唱戏,而是为沿线各国搭建共同合唱的平台。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8]中国所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得到了世界广泛支持,“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提供的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行动,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而形成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格局。

第三,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促进南南合作和缩小南北差距。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的外交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继续倡导和贯彻正确义利观,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在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上,中国宣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1,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名额,15万个奖学金名额,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在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中举行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上,中国承诺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提供5亿美元,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难民、气候变化、饥荒、公共卫生等挑战;同时通过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教育平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在发达国家纷纷陷入“援助疲劳”的背景下,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团结互助,为南南合作开启了崭新的繁荣之路,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

第四,实施多层次自由贸易战略,构建开放型经贸格局。在多边层面,抵制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行径,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尤其是处于停滞的WTO贸易审查和争端解决机制。在强化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支持对WTO进行必要的改革。在区域和双边层面,以周边国家为基础加紧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国致力于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网络,目前已签署17个自贸协定,正在推进12个自贸协定谈判,正在研究8个自贸协定。在个体层面,中国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次在上海召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彰显了中国构建开放型经贸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四、结  语

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会改变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时代潮流,也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势。正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世界大势的把握,习近平对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做了深入的理论阐述,彰显了相互尊重、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的时代精神。习近平关于经济全球化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并非一时之举,而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保持健康稳定,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开放,正不断釋放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中国将继续做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并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这些战略部署反映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态势,也回应了发展中国家要求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声,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明确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在二○一八年中 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 报,2018-09-04(2).

[2] 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 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 10-17(2).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 版社,2017.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5] 习近平.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在亚太经 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 2016-11-21(3).

[6]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 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 2016-09-04(3).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8] 习近平.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在第二届中国国际 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9- 11-06(3).

Abstract:The world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 such as protectionism and unilateralism. In this regard,Xi Jinping made an in-dep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it still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we must properly guid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ive values of openness,inclusiveness,universal benefit,balance and all-win,so that people from all countries and at all levels can share in the benefits of economic growth. China has made major arrangements in four areas to build an open economy and trade. These arrangements will serve as the engine of a new 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chart a clear path for building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Xi Jinping;economic globalization;China

責任编辑:刘 博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中国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