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文本“大语文”高效课堂的演绎

2020-03-16陈雪莹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语文人文文本

陈雪莹

一、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教育大背景下,“素质教育”依旧带着“应试化”的味道,语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便应该抓实抓牢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智力发育水平,实现“看得见”的语文能力的提升。然而,为应对各级“质量检测”,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多教师直接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对文化知识的识记、解析上,大量做题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忽略了语文的“审美与艺术价值”,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趣,语文学科的功能偏向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要使教学充满“语文味”与“人文味”,要倡导“声”与“色”相融的审美教育,搭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鲜活的互动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丰富的教学信息通过“声”的传播、“色”的铺垫、“味”的熏陶,使学生在轻松、有趣、鲜活、超文本的“大语文”课堂中,真正演绎畅通无阻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课堂样式。这样的课堂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实现人文与科学的传承,达到高效学习、创新思维、拓展提升的教育目的。现以统编本低年级教材为例,探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的教学模式,刍议“声·色·味”儿童语文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探究

超文本的“大语文课堂”,是从儿童本位出发,将文学、视觉艺术、电子媒体、音乐与互联网合为一体的新文化课堂,具有互动性、非线条性和开放性,将传统的静态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多端互动的网状开放式课堂。

在语文大课堂中,教师既要关注到语文的“工具性”,还要关注到这一学科的“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能交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而“人文性”则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性,陶冶情操,开发创新思维能力。《易经》有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最早于1985年提出。秉持这一理念的学者认为,“语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系统,其中也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文是语文教学涉及的文化素材,人文性是人文蕴含的精神内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坚持这一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开拓,发掘适合学生的、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教学方法。

1.形象识字,举一反三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写字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掌握大量的识字内容,并让刚接触小学生活的学生学得快、学得好且兴致盎然,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技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授生字时,教师若能结合文字的演变规律或实用生动、有趣的图片拆解,便能使枯燥、抽象化的生字变得鲜活、生动。形象而鲜活的动画图片,构字法的规律性呈现,都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乐。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认读生字、书写,教师可以将“青、请、情、清、晴”这些生字用带有鲜艳色彩的汉字图形进行拆解展示。教师先讲解形声字的构字特征,再把汉字的形旁与声旁分开,让学生自由重组。这样,学生既能在游戏中趣味识字,又能领悟造字规律,趣味无穷。

在书写生字的时候,适时地展现汉字从象甲骨文到楷体的演绎,让学生体会文字的演变是有迹可循的,并鼓励学生学会观察,体会汉字的奇妙,感受汉字的演变特征。如在教授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这课的一类字“林”时,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木字旁的文字演变图片,了解其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文字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对文字有更具象的认识,亦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明白文字及偏旁表达意思的规律性,对于同偏旁的生字也能推演识记与理解。

2.图文结合,整体感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插图,则可以迅速提升學生的观察力,培养其想象力,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体会和感悟。因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配合文字进行阅读,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说话。

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文中的两幅插图,认真观察并谈一谈自己眼中的景象。第一幅插图通过“庄稼地里,一只松鼠抱着松果站在成熟的高粱枝上眺望远方”的画面,显现出秋是硕果累累的季节;第二幅插图通过“黄叶飘零之际,大雁排成人字翱翔于蓝天”呈现秋之气候变化带来的动物迁徙的节律行为。两幅插图生动地勾勒出秋天独有的景象,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甚是醉人,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接着,引导学生看到这两幅插图后练习说话,可以是“谈一谈自己对秋天的认知或感受”,也可以是“小松鼠和大雁可能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由文本到插图,再由插图回到文本,由读到看,再由思到说。反复感受、对比思考,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感悟,情感的幼苗也由此生长。

另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结合插图去读文,帮助其理解文中内容。教师通过引导与提示,协助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学习任务。如在教授《四季》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课文中的一幅图就是一节诗,一幅图代表着一个季节。”让学生将文字与插图连接,在检测预习成果的环节,即可看出学生是否能将不同季节的图片送到与其对应的代表性季节旁边。而后,教师对于四季的循环变化这一特征进行点拨。一方面,检测学生在预习时,是否观察到课文的插图,以培养学生看图解文的意识;另一方面,这一方法也能快速地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整体认识,将学生浅层的视觉体验推演到更深层的领悟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迅速地融入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玛利翁曾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音频、视频、VR技术、IITC系统等电子媒介的作用,让教学事半功倍。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画面,进而到达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不管是视频动画,还是VR技术,都能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习变得新奇,充满趣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频辅助教学,指导学生的朗读,有效提升其听觉和朗读水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重音、停顿和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进而感受诗歌表达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和感悟。现有的诗歌朗读就能演绎出多种方式,如配乐朗诵、吟诵、吟唱、打节拍跟唱等,通过情感的相互碰撞,运用不同的语言艺术进行情感的传递与交流,并形成共鸣。在“声音”的交汇凝合中,听出了审美内蕴,听出了不同的解读,听出了不一样的“语文味”,学生也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进而去品读和思考诗人在文字中寄予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感受、丰富的想象,以及浓浓的趣味,让学生慢慢体会,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把握文本情感的敏感度。

在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的《村居》一文时,通过视频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是一条捷径。可让学生先听读,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跟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朗读,特别是难读字词的指导。之后再让学生“配乐朗读”,引导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艺术感知力”,对增强情感的熏陶和文字的感悟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于文本中抽象化的字词,可以通过具象的、生动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带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视听效果,加深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感受文本的情境和所赋予的情感。

如在教学《四季》春天部分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草芽尖尖”,教师适时引入唐代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对于早春草芽景象的描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经典诗句的听读与诵读,古今诗句的“对比碰撞”,让学生对早春的草芽有了延伸性、诗意化的认识。再结合随后出示的草芽生长的动画视频,通过更具象化的视觉体验,学生将悄然沉浸在春的画面里,感受着春天里青青的草芽从土地悄悄地探出头,一片一片生长起来的生机与活力。再让学生把这种声色体验融入到诗歌中,将这份情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与提升。教师通过这种情境教学,利用视频、音频等媒体介质,视觉的冲击,声音的传递,语文味的直接体验,让教学深入浅出。这种多元情境的营造,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具体的认识,也能实现知识的拓展。

标准化的视频范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规范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有着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而视频中的配乐、动画,可以给文本增色增味,促进学生的情感熏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然而,教师还得注意,多媒体的情境创设不能取代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阅读想象,教师要把握好多媒体与文本之间的结合度。鉴于此,语文教学中适时地、有效地、恰当地利用先进的媒介,可以为教学添砖加瓦,其意义不仅是工具性的,更是人文性的。

4.网络拓展,情感链接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课堂改革。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全新理念与技术的引入,带给新式课堂以创新开放、超大容量、超文本超时空交流的可能。学生知识的习得、阅读的拓展、能力的提升,还有审美情趣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在语文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提前在家进行预习和自学,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结束后,有了班级空间、电子书包等帮助,作业的布置可以多注重实践性,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评价的及时性。

在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空间的平台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互动,感受另一种阅读模式。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的示范跟读,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再次学习与提高诵读能力,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韻律,在安静独立的空间里,沉浸在诗人的世界和诗歌的王国里。另一方面,在熟读成诵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诵读进行录音,并发送到博客上,让学生积蓄在心里的情感得以宣泄、升华。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线上的互听互评。学生和教师一起当评委,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互动交际的机会,使学生课堂外也能融入到学习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实现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平台推送与“树”有关的其他诗歌作品,让学生多读多诵,还可以学着创作与分享,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情感。

儿童时期作为情感培育的最佳时期,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巧妙引导,注重学生“体验”“感悟”“交流”“评议”。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让教学汇聚到课堂内外,让语文味散落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利用网络资源重新塑造全新的学习环境,变更陈旧的学习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情感与智慧”的凝聚和激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培养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专心识字、静心阅读、用心体会、潜心感悟,运用多种感官,解读文本中富含的情感,传递阅读正能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儿童本位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在其《作文论》中,他还这样强调:“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故而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崇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让“声色兼容”,让“情智相生”,使语文课堂变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有滋有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钱塘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大语文人文文本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人文社科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