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跨文化交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

2020-03-16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交流传统过程

(闽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分别代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兼容并蓄与辐射影响,二者在漫长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并肩而行,让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得以在此过程中完成交流、融合与发展,孕育出各具特色、光彩夺目的世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自身文化的不断进化以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近代二百年以来,由于东西方文明发展产生代际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外部冲击,随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下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和践行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联系紧密,探索在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过程中完成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与嬗变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一)以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引进来”

文化的“引进来”是其借助外力完成自我内涵扩展最基本的形式。任何一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对不同文明所孕育的文化进行借鉴和吸收。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完成交流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文化表达形式,这是世界各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漫长而复杂,其中既有不同地域内部落、诸侯国等不同形式文化的融合,也有对外贸易和外交活动带来的外来文化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佛教便是文化“引进来”的典型代表[1]。通过宗教典籍和宗教行为的大幅度传播,带来佛教在中国各地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普及到大众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系统中的一极。自近代以来,我国在价值思想观念、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以及科学技术创造等方面均受到西方文化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则受苏联以理工为主的学科设置体系影响较大,逐步形成了现代价值观念、人文自然学科传统,并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引进来”文化的中国化解释。

诚然,文化的“引进来 ”能够快速促进本土文化与从经济和政治体制维度衡量中相对先进文化的接轨,但是“一边倒”式地“引进来”对于传统文化特征也可能造成极大的损伤。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新文化学习等活动为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引入了较为系统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了如“打倒孔家店”等巨大冲击,全盘西化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生长空间受到极大挤压,造成了传统文化传承断层,至今尚未完全恢复。适当的文化“引进来”对于拓展区域文化发展视野、形成更具包容力的民族文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弱势文化来说,对强势文化不加筛选和对自身文化不加保护将为其文化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打击。

(二)以对外形成系统文化影响力为特征的文化“走出去”

文化“走出去”是优秀民族文化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过程。悠久的历史与广袤的国土为中国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至今仍旧作为儒家文化圈国家社会生活的底色存在,并对其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备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走出去”,是优秀文明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其积极作用的表现,在“走出去”的过程之中,既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引导文明新的发展方向,也使得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2]。自秦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伴随国家的不断发展逐渐远播各国,形成较为系统的国际影响力。汉朝时我国就已经达成与今印度等地的文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等典故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本国文化的强大自信,为中华文化与西域各国文化的有效交流奠定了基础。自唐代以来,文化的繁荣发展吸引了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国,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商贸活动、各国使节、留学僧等传播至不同地区。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不同国家之间交流更加密切,人口流动速度大幅度提高,使得文化在不同国家、民族背景下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伴随着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中国对外文化影响力与话语权在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借助现代文化市场与互联网传播等方式形成了更广范围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作为具备积极影响力的大国,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文化在相关国家逐渐掀起“中国热”,为中国文化带来更加蓬勃的生机。其中,既包括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吸引,也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现代文化体系的突出魅力。

二、跨文化交流下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

(一)式微阶段:以接受西方文化单向传播为主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以近代以来全球文化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为主要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原因有多个方面,既受限于经济和社会体制发展的代际差异,也表现于意识形态的学习与服从。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来说,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态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数千年来在中国占据优势地位的儒家文化体系及小农经济体制,在西方理性人文主义文化背景及其工业化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劣势,工业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农业国家的国门与市场,完成经济、军事及政治等方面的征服,并借以开拓新的掠夺市场而获利。在此过程中,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也展现出压倒性优势,国门的开放使得当时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发展出现的代际差异,并本能地向往西方先进的经济和社会体制[3]。

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是一种文化在体制形式逐渐僵化、落后的过程中面对西方文化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其式微过程中逐步引入西方文化的思潮、体例,进而完成文化的融合。这是不同文化在同一社会中不断碰撞、交流所产生的特殊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阶梯。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式微主要表现可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在国内,传统文化的式微表现为国民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传统文化“一边倒”地批判和反对,在盲目崇拜与盲目批判之间,涌现出一批力图将中华文化全盘西化的知识分子。在国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既体现在对同属“儒家文化圈”之其他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削弱,也体现在西方国家文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轻视,在部分西方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都作为传统、守旧甚至迂腐的代名词出现,这是中国文化式微在国际环境中最直观的体现。在经济、社会等再次获得充分发展后,中国文化厚重的积累将为其带来后式微时代的勃勃生机,使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再次走向复兴。

(二)复苏阶段:传统文化主体意识特征苏醒

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意识的苏醒大致发生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之中。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在不同于任何西方国家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之下,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学术界很难用某种源于西方的理论来全面解释中国发展与中国速度的特殊性,中国人也无法在古希腊和罗马人的文明中找寻自己的精神归宿。我国社会治理与传统文化特征息息相关,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底色,在中国的现代化治理过程中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考虑。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来说,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当今世界中的少数派,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既成发展经验,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深层次教训,让传统文化为当代发展知兴替、明得失,从而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从文化发展角度来说,现代中国文化的主要体例深受西方影响,而中国文化的深层根源扎根于传统文化。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来说,在经历了外来文化短时间内的繁荣之后,对于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需求在不同层面中都得到了充分表现,唤起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需求,使传统文化主体意识逐步苏醒。

跨文化交流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意识苏醒表现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一是社会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掘。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再呈现“一边倒”式的反对态度,而是逐渐出现赞赏传统文化之精华部分的声音。无论是“小康”“和谐”等政治建设理念的提出,还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点在生态建设领域的应用,抑或是大众生活中国学教育、中医文化等蔚然成风,都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优秀发展成果的再次开发与探索。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建设逐步融为一体,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助力[4]。二是在外来文化引进过程中甄别能力与鉴别标准的不断提高。打破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是传统文化复苏的又一突出表现。传统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打破了“洋文化”高高在上的局面,大众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更多地以自身价值体系对其加以衡量和去粗取精。传统文化主体意识的苏醒是我国文化在未来所必须具备的主人翁态度表现,是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开发与更新,兼收并蓄不同民族、国家先进文化理念的基础。

(三)复兴阶段:传统文化焕发现代化生机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现代中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单纯的经济体量增长,而是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层面完成全方位、多层次、大范围的成长与辐射。其中,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基础。古代思想家们对于人的生存、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哲学问题进行了最为深入切实的思考,形成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文化基因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与现代互联网、工业、制造业等行业发展互相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对于社会发展既具传统包容力也具现代创造力的全新认知体系,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走向世界,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以实用特征为主的推广过程[5]。这是文化与社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现代社会组织发展形式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思考和利用、更新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使之形成更加贴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理论形式,而这一形式也将反作用于社会发展进程,并在此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螺旋式上升与进一步推广。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在内容与形式上照搬传统之体例,而是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深入结合与挖掘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扩大中华民族的世界文化影响力,就必须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文化优势,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积淀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时代精神的丰富与补充。

三、以时代环境为基础,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嬗变

(一)古今结合,科学拓展传统文化内涵

内涵拓展是传统文化能够快速适应并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保障。传统文化内涵长期停留于“传统”,在面对社会发展时因循守旧,造成文化上的“闭关锁国”与文化表现僵化,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嬗变,必须从内涵拓展做起。

首先,通过古今文化探讨,科学解读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根源在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帝制社会,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区别十分明显,因此,现代人极易带着先进文明的傲慢感及民主社会对封建社会的偏见看待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加以曲解。因此,需要对大众生活中需求范围较广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解读,形成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科学、客观认识,奠定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让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具有更稳固扎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思想价值,让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入人心。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内化于大众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发挥着约定俗成的作用。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君子人格塑造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讲究家庭和睦和孝道文化等,至今为止仍是我国社会的行为准则之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6]。

最后,以当代文化融合为基础,促进世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文化信息的交流、沟通和融合过程,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动态的、互动的、互相影响和交互作用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在与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够取长补短,完成自我更新。世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在端正文化交流心态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文化开放[7]。端正文化交流心态,是长久以来对外国文化盲目崇拜养成的思想文化惯性的纠正过程,需要以辩证的观点观察、了解和扬弃吸收外来文化的不同成分;同时也是塑造文化自信的基础,增强大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可度与应用能力。

(二)结合实际,打牢传统文化群众基础

群众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生机与活力由群众赋予,因此,推动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完成内容与形式的科学嬗变,需要关注其群众基础。

首先,树立文化自信是传统文化群众基础的底色所在。文化自信使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不至流于思想上的盲从和行为上的从众,让传统文化能够沿着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完成更加贴合时代潮流的嬗变过程,使文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变化中始终有定力、有活力、有能力[8]。这需要从国家宣传层面做起,鼓励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和进一步开发,让大众对传统文化优秀内容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从道德层面出发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规范性作用,使传统文化成为个人价值观的底色,让文化自信植根于生活。

其次,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是形成群众基础的有效举措。应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融入一些经由历史检验而具有普适意义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举例来说,现代泛商品社会下,人们对于快节奏商品经济高度依赖,以及在物质极大充足的社会环境下带来的物质浪费现象。全世界每年在衣物、食品等大众生活必需品方面都会造成极大浪费,而在部分极度贫困地区或战乱地区却仍旧会出现粮食匮乏现象。在我国,这种浪费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中要求的勤俭节约产生的反差极为明显[9]。那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形成量入为出、取用合宜的新型勤俭节约观念呢?这就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关系处理、物质享受理念以及国家民族观念等结合起来,形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认识,赋予其全新的生机并传承下去。

最后,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探索带来的文化下沉式影响是建立群众基础的有力举措。开发传统文化特征的经济价值,让文化发展融入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发和进步之中,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众生活整体环境的有机部分,潜移默化地勾勒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促进了文化自信的树立。开发传统文化的现代经济价值,一方面应注重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商品经济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符号以商品设计理念、设计元素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应注重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可以结合近年来知识付费的热潮,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推广和传播提高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的影响,从知识普及做起,通过理念介绍、内涵发现、哲理体会等学习活动层层深入,让传统文化的优秀组分成为现代社会之“显学”。

(三)扩大文化交流,形成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

扩大文化交流既能为传统文化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世界文化体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在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等地区的理性文化所主导的世界文化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和整体性认识,为当代文化前进带来新的可能。

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范围,需要从官方、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交流等不同层面进行。从官方层面来说,由政府组织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大众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文明的整体认知,政府层面的文化交流更有助于资源充分调动。从非政府组织来说,各类商业组织、文化机构搭建地区间沟通桥梁,相较于政府组织更加灵活生动,增进文化细节的互相了解[10]。普遍性的民间交流则主要通过旅游、购物、网络浏览等形式进行,主要具有大众性、散点式的特点,一般不具有规模性。扩大文化交流应合理统筹搭配官方、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交流三种不同的文化交流形式,让中国文化能够以更加广泛、具体的形式形成对外影响力。

在文化产品输出过程中完成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则更具大众意义。将中国制造从商品层面的需求逐步转化为文化层面的需求和影响,是我国文化对外交流面临的一大问题。从商品的制造和设计层面来说,应对外输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商品。在此过程中,要避免中国元素运用的单一符号化,避免形成大众对中国文化的思维定式,阻碍文化产品的开发。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活智慧的探索和思考,让中华文化运用在日用品使用过程中,利用其商品属性引人入胜,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文化内在的生活哲学内涵。

当今世界是交流、多变与融合的世界,在日益密切的国际政治、经济交往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渊源,通过与国际文化间互相取长补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科学开发与运用,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完成内涵融合,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嬗变,从而形成中国独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文化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要使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积极平等的文化交流氛围,既要自觉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底色,也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历史特征,促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代世界文化体系。

猜你喜欢

交流传统过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