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2020-04-09林晶张澍军魏国强
林晶,张澍军,魏国强
(1.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2.吉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03)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大数据作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将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武器和政治工具,其教育模式要适应和满足历史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教育模式为视角,提出如何将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动态融合,系统把握与科学揭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构建的内在规律,分析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实现形式。在理论上,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克服了目前大多数学者仅仅把大数据作为时代发展背景讨论其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研究层面,突破我国原有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局限;在实践中,借助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平台,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保障,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的有效途径。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
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大数据”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是在2008年9月4日《自然》杂志中,其中多方面介绍了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同年,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大力推行,信息资料得到了迅速增长,“大数据”概念得以延伸,技术应用备受关注。2011年,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了《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并指出大数据的作用、关键技术和利用大数据的方法。《科学》杂志在2011年推出大数据相关专刊。2012年,联合国发布了大数据白皮书“Big Data for Development:Challenge &Opportunities”(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同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由此,大数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英国学者舍恩伯格是最早洞见大数据发展趋势的权威数据科学家,并于2013年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大数据将改变人类的思维、工作和生活的观点。
目前,学者们对大数据的定义主要围绕着它的四大特征,即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多样、快速实时响应和数据富含价值等来开展[2]。2011年,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将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3]2013年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见解。”[4]实践证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概念已经不足以描述大数据的内涵,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力,它侧重于平民化、商业化和流动化,正在逐渐成为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数据在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还引发了多个领域对其进行探索,其中教育领域对大数据的研究正在深化。舍恩伯格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中提出大数据在整体上将会重塑教育系统的观点。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启动了与教育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计划。2012年美国教育部发布《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对教育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个性化学习解读;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解读;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大数据应用介绍;美国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应用案例介绍;美国的大数据教育应用挑战和实施建议[5]。
2013年被业界称为“大数据元年”,从2013年起,我国大数据研究爆发式增长,研究涉及40门学科,对于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也开始萌芽,但是大多局限于云存储、数字图书馆与智慧校园等议题。2014年3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强调要努力建设完善一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服务,制定出台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办法。为此,我国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探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重要一环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尽管我国专家学者没有较早地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相关研究,但自2014年,与之相关的文献数量高速上升。至今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中。总体看来,“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命题的提出基本沿袭“大数据—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教育结合—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发展脉络。
作为新生事物,我国大部分学者已经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发展趋势达成了共识。学者们提出:“大数据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全程育人的目标提供技术保障。”[6]但是,对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属性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证。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纯的人际互动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机互动有所不同,它是以大数据理论、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为理论基础,借助不同数据系统采集到的完整、丰富、即时、动态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对受教育者实施科学化、精准化、立体化、个性化、实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预测性和反馈性的特点与优势,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的采集更加完整、丰富、即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加深入、多元。
其一,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预测性。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能够从复杂庞大的数据中挖掘出关联性和规律性,并从中预测出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大数据方法论最后强调数据的挖掘,如果数据挖掘出来的信息对预测产生作用,它必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7]在大数据时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传感器等信息设备,都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使用多样化信息设备所存储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和掌握受教育者详尽、实时的思想行为信息。例如,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中成智慧课堂”软件,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思政课内容学习情况的数据统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测和对比分析,发现受教育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和思想动态,对其加以及时的引导和干预,从而进行精准化、个性化的,具有前瞻性、预判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反馈性的优势。大数据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反馈和互动的信息,大数据的重点并不在于简单的数据庞大,而是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反馈和互动的价值功能,数据开放与共享使之反馈和互动价值功能增强。目前,我国的学信网以及学校的学生信息中心就是对我国各层级教育大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的组织机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视角,从这些管理部门提取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受教育个体的成长背景与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关联,根据大数据的反馈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能够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运用不同的多样化方法和有针对性的内容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高度认同和接受对其进行的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一)观念结构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首先意味着其内在的结构和功能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本质的区别。数据化的整体思维、兼容性的多样思维、现象性的关联思维等一系列大数据思维的确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由规范社会行为扩大为管理与服务于教育对象。
大数据的出现创造了以研究“人”为核心的数据世界,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具备教育的一般属性,‘人’同样是构成其活动的核心要素。”[8]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掌握海量的数据资源,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关注热点、思想特点和行为动态,而且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丰富的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观念结构,彰显其管理和服务于受教育者的功能,实现规范社会行为的目标。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利用大数据掌握与管理教育对象的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智能检索与查询、分布式储存等一系列技术为教育对象服务,精准了解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成长背景、行为的历史与动态,以及思想和现实生活中的需求,把握其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预测其思想行为发展趋势,从而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活动进行预判、引导和处理,在满足教育对象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引导、教育和规范的功能,以有效管理与服务于教育对象的观念,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观念结构,这一过程也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校园一卡通为例,学校通过学生的图书借阅、上网习惯、学习成绩、自习情况等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特长,根据学生的消费金额、消费地点、消费时间、消费对象等数据了解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兴趣爱好,结合性别、年龄、民族、生源地等信息分析出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和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反常规参数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突发困难、家庭变故、心理危机等问题,教育者准确地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形成背景、思想行为动态和现实需求,以服务于教育对象的理念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资源结构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个部门的联系性不强,部门间的工作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资源与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发挥”[9]。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资源结构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时效性不强、传输不便、种类有限、资源分散等局限性。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资源结构,基于个体层、课程层、学校层、社会层、网络层、区域层、国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大数据搜集与分析,实现了多样性、多源性、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大数据在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下,将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与整理,推动全球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时空限制。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背景信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搜集的数据、学校信息中心提供以及社会各层面数据集合,形成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丰富的、立体的资源结构体系。
(三)内容结构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容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从传统的以既定文本内容和逻辑推理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转向以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学生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动态实时更新的教育内容。大数据的出现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客体关系的静态稳定结构,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拣选,分析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求变化,其自主选择教育内容的需求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相统一,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动态平衡结构。
(四)方法结构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空间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对教育对象实施多元、多维、多角度的个性化价值研判与干预,形成了以教育对象为核心的智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促进教育对象个体的发展,使教育模式从传统的课堂集体教学转向对受教育者的精准个性教育。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对象的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行为所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每一名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价值取向等各类信息,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从而实现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发展。运用大数据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制定与实施的个性化、定量化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方法库,促进标准化、工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型向个性化、定制式的教育方法模型转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方法结构体系。
(五)载体结构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微型态迷你化、灵活多样化、结构扁平化(以个人媒体为代表的扁平网络结构)为特点和趋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搜集和挖掘提供了现实技术条件。虚拟教室、网络互动课堂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供规模化的学习场地、大量的在线学习机会和灵活的学习方式。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微型移动终端为载体,凭借其便携性、普适性、自主性等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搜集、处理手段变得灵活多样。随着大数据的海量化和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也由原来分工明确、管理严密的学科层级结构,转为以个人媒体为代表的扁平网络结构。在扁平网络结构传播的过程中,每一个拥有传播载体的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终点和起点,他们既是教育信息的接收者,又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者,丰富和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学科课堂教育载体结构。
(六)评价结构
在大数据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受教育者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与评定结构发生变化,实现效果评估科学化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侧重于单一的评价关系和评价结果,管理者是评价的主体,被管理者是评价的客体。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和客体更加多元化,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各部门和各阶层都得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之中,评价对象的范围和层级更加广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客体之间平等性增强。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采用随机样本分析模式,这种以小样本来证实大结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精确性,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以全数据分析模型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提供数据,并且将数据加以详尽的分析与比较,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
(七)管理结构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以海量的数据资源以及其准确性、及时性、预测性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动态化、精准化,管理范围系统化、多维化,管理效率更加及时高效,管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通过获取大量且多元的数据,运用数据挖掘、分析等手段处理各类数据,不仅可以较为全面而准确地跟踪、掌握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而且能够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各类型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而制定或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内容安排、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案或制度体系。另外,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有物资数据的海量储存、系统化分类,让数据记载和调取更加便捷快速,而且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的数据,精准分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教育者、管理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各方资源的运用状况,将大数据显示的定量信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力资源、资金与物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管理方面向动态化、精准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现形式
(一)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原则
1.运用大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相统一的原则。按照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思维,教育者和管理者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了解教育对象的各类信息资料,掌握教育对象的各种动态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相关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以全新的视角告诉人们,只要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不用探究数据背后的“为什么”。这种通过数据聚焦某种事物、现象和行为的关联性,从而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大数据带来的特点和优势,但这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消解大数据分析手段中的实用主义魅影,坚持以人的思想道德认知规律为基础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为前提,通过相关关系里所揭示的问题去分析和总结导致这种问题的内在原因或因素,从而彻底地、科学地加以解决,最终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管理者不能只注重相关关系的大数据思维,还要重视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既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受教育者思想状态“是什么”,也要弄清出现数据表现背后的“为什么”,将数据相关关系分析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有机地统一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之中。
2.依托大数据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政企、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合作,加快推进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数据集中与共享,促进各行业所统计社会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对接,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依托于数据作为参考。另一方面,大数据虽然给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世界、提供了新平台,但是其核心是育人,本质是以人为本,它的一切创新和发展都是因“人”而起,并且又以“人”为终,无论大数据有多么神奇、创造的价值有多大,都无法取代“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大数据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教育者和管理者了解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但是不能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数据化,将工作的开展完全依赖于数据的分析结果,如果盲目信任大数据的力量,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自身的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和个体的思想观念差异,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以人为本的生命力。数据仅仅是一个参考,不能将其作为绝对的指导,更不能代替人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要通过数据提供的现象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发挥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对数据进行考察和甄别,避免“数据独裁”,进而把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3.利用大数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动态与维护其信息安全相统一的原则。大数据能够提供精确的信息数据,教育者通过分析各类信息数据,精准掌握教育对象,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些黑客、间谍设备、病毒软件等入侵手段层出不穷,使大数据平台下虚拟形态存在的信息以高度透明的形式被不法分子唾手可得,导致受教育者信息泄露,影响受教育者的正常生活、财产和人身安全。此外,大数据应用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关于信息收集、应用与管理的细节还有待完善与发展,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的同时,很容易在无意中造成教育对象隐私的泄露。这种新型社会安全隐患的产生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2016年5月,李克强在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的致辞中强调:“要在开放和发展中实现信息安全。强化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治理,建立和完善数据流动与利用监管立法,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10]2017年4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明确提出:“大数据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大数据应用推广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方针,为大数据发展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在充分发挥大数据价值的同时,解决面临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1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管理者在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过程中,要遵循维护教育客体的信息安全的原则,既保护教育对象的隐私,又合理利用其行为数据,做到二者有效统一结合,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提供服务。
(二)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实现形式
1.培育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复合型人才。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首先要以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解决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问题。国家和政府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交叉、多领域专家成立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对构建和推广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并且结合时代发展与教育发展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马克思曾说:“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12]“强大的技术和人力支撑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13]人是第一生产要素,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是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推动教育数据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在强调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上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数据素养’,培养他们的数据意识和善于搜集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合理使用数据、实施精准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14]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15]因此,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在以技术为支撑的前提下,还要重视大数据技术人才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互动与融合,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大数据思维观念和数据敏感性,提升其数据驾驭能力与创造能力,做到大数据技术人才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者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培训基地,加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人才培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大数据素养,提升其掌握大数据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大数据技术人才,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将大数据挖掘、分析、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实质性的深度融合。
2.建立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模型。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其系统组成模块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复杂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模型的构建思路为:
第一,培育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者的协同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合作、互助的集体观念,创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和顾全大局的“大”思想。此外,还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跨界”思维,积极地向社交网站、网络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等大数据公司和企业学习,甚至是去亲身实践,最大限度地增加教育力量、扩大教育资源,树立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大”理念。
第二,对受教育者进行“知与行”数据的动态采集,受教育者在社会领域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要采用联机分析、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等方式进行社会计算。作为社会科学与计算科学交叉融合的社会计算,通过社会知识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知识在信息技术中嵌入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水平,其核心是以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中心特点的建模、实验与分析评估,通过现场观察、采访、实验、可用性测试、启发式初排、人物情景假想等学科交叉的手段,构建统一的、可编程的社会计算实验平台和实验环境,用计算技术感知、抽取、解析受教育者的信息,研究对受教育者的监控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供出整套解决方案。用平行管理方法,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动态规律进行实验计算引导与反馈执行,进而构建一个智慧管理体系。
第三,根据大数据系统的技术特点与应用需求,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主体特点,引入“维度数据”的概念,以多点、多线、多面、多关联关系的立体构型关系方式,通过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各模块之间运行机理的分析,形成大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成长和教育管理新机制,从而建立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模型
3.建立与完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制度政策法规。制定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政策、管理规章,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的激励、监督、管理制度机制,保障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序、规范、健康发展。在数据收集、公开与发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其相关规定,统一规范数据收集的方式、范围与去向,保护并防止泄露个人隐私及数据,并坚持“原始数据”加“收集分析方法”的原则,保证数据的可复制性,增强数据的利用效率。相关部门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进行监控、对信息安全进行监管,对非法应用、侵犯隐私、恶意破坏大数据系统、故意用各类木马病毒等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对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应用秩序和应用环境进行全面维护。
政府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要制定鼓励数据共享的奖励措施,开放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2015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有针对性、系统性地组织培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培育其大数据意识,提升其数据定位与采集能力、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数据反思与决策能力。将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实施纳入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完善其评价机制。对各学校给予资金、人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和监督学校形成“规划、评价、反馈、创新、再规划”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体系,为科学地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