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16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城市群粤港澳大湾

(山东社会科学院 政策研究室,山东 济南 250000)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我国着力打造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仅是为了应对“逆全球化”思潮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解决全球量化紧缩时代下区域资本与人力资源短缺危机、竞争压力加剧的问题,也是中央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内地和港澳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共荣发展的深度回归途径,其重要性也日渐趋增。世界银行曾有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总量中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前景势必像其他三大湾区一样,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

2020年正值改革开放42周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仅是国家打开对外开放全新局面的新篇章,更是新时代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城市群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政策引导的多重影响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粤港澳三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完善国家区域战略版图、弥补国家战略缺失的现实需要;同时,香港、澳门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打造湾区经济也是国家借助香港、澳门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是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构建国家“双向”开放的重要平台[1];此外,这一战略还是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促进港澳繁荣稳定、促进港澳发展融入国家大局、提升港澳的全球竞争力都大有裨益。

(一)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新战略的重要实践

在区域性城市化发展的图谱上,城市群无疑是最醒目的标识。近年来,国家依托城市群规划重塑了我国经济地理的版图,在拉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重构了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形态。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或是城市群聚集我国约70%的城市人口,剩余人口与地区将采取点状发展模式,形成积聚的空间布局形态[2]。可见,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体区。

当前,珠三角湾区城市群、长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规划相继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的19个城市群已于2017年相继完成。随着各区域的联动发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以重点经济区、经济带、城市群为支撑,以主要发展轴带为骨架,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的区域开发总体框架正在逐步形成,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开创新局面。但值得警惕的是,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分化、无序化开发等痼疾依然存在,“一亩三分地”思维依旧没有打破,地区间恶性竞争、产业结构同质化、地区分割依旧很严重,越来越多的跨区域管治问题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同治理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发展理念之一,又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3]。因此,新时代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市场为主导,打破行政区域规划限制,树立一体化发展意识,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协同推进,形成动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机制,使落后地区补齐发展短板、发达地区克服瓶颈制约,关键领域“填平补齐”。

珠三角地区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其借助香港、澳门的国际窗口优势,以广州、深圳为区域经济中心,因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珠三角的豪华扩大版和泛珠三角的浓缩精华版,粤港澳大湾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应对区域内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在原有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提升新战略,更好、更快地跨越“两制”束缚、加速粤港澳三地一体化发展融合。从当前正在研究制定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中可以发现,有两个特点明显突出:一是强调发展湾区经济;二是提出城市群建设要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对区域战略版图进行整体规划与优化完善。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意义来说,湾区经济和城市群建设这两大定位对于实现港澳与内地、东中西部、自北往南三大城市群、国际国内两种空间的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港澳和内地协调发展方面,推动香港、澳门向前发展,必须保持港澳与珠三角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香港、澳门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能有效推动港澳与内地的协同协调融合发展;在带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科技力量先进、人力资源丰富,其金融业、制造业都将成为东部实现创新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领头军,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还能有效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腹地发展,以此辐射中南、西南地区,有效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在助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协调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能提升南方经济中心地位,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呈三角布局,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此外,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另一层战略价值,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和全球连接的门户桥梁。从全球视野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国台湾,西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连东南亚、南亚,北接长江经济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泛珠江三角地区发展中的辐射带动能力,并形成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带,以此推动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国内、国外联动发展。

(二)提升新时代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战略选择

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动力,又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首要主题、今日中国的主旋律。回顾世界发展规律史可以发现:工业化推动了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辩证演进过程,即从主要有利于资本和单方面受惠,向既有利于资本又惠及东道国演进,从跨国公司主导全球资源配置,向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演进[4]。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随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中国顺利成长为全球链中间品的最大供应国,中国经济也在顺利融入全球价值产业链中扮演了关键的“枢纽”角色。

在此过程中,中国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尽管经贸合作中“量”的感应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其“质”的影响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地区而言,经贸合作中“量”的感应度和“质”的影响力均有所提高。在三次产业中可以发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有第二产业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进,其感应度和影响力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是由低级推向高级,这个过程是完全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所左右和支配的。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来看,社会发展需要参与深度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了开放发展,还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促进了商品和资本自由流动,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按照西方国家所划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运行,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下,西方国家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意愿逐渐减弱,反经济全球化思潮开始涌动,并逐渐升级为政治行动。从国家层面来看,全球化的发展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由于承担角色的不同而引发了新的矛盾;从民间层面来看,面对日益壮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国际上不同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西方国内不同层次、群体间的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并抵制全球化。

“逆全球化”思潮凸显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深刻矛盾,暴露了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以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5]。“逆全球化”思潮,不仅伴随着民粹主义影响越发转变为现实,更让一个完整的世界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区域部分,最终只会导致世界回归到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重商主义时代。从目前来看,西方当前的所作所为是赤裸裸掠夺性资本主义,其结果只会导致各国之间依附性发展与全球不平等状况,也由此引发了当前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了国家间的贸易壁垒,这些问题从当前的中美贸易冲突中足以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进程,经过多轮扩张、博弈、萎缩与调整后,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扩容与重构阶段[6]。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又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处于艰巨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7]。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来看,中国经济资本积累到了临界点,边际收益接近于零,而技术进步又尚未转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新动能。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式数量型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驱动,而非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的创新驱动增长的效率型增长。同时,当今经济结构发展脱实向虚的趋势愈发明显,虚拟经济自我循环、过度膨胀、与实体经济脱离等相关问题较为凸显,“中等收入陷阱”亟须依靠技术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来冲破“技术陷阱”。此外,“逆全球化”思潮也让中高端制造业向欧美国家回流,产业发展也面临供给侧成本高、资源环境恶劣等多重挑战。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建立健全鼓励尖端的科研和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打造高度国际化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还需要优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更加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而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优势整合,正好具备上述条件,推动大湾区发展就能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遇,扩大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三)对接“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

从世界经济发展轨迹中可以发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标志:工业革命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科技革命”。15世纪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曾以两次工业革命为支点,以金融、贸易和机械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作为支柱,迅速带动了环大西洋贸易繁荣发展,催生了纽约大湾区。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带动了环太平洋贸易繁荣发展,催生了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8]。当前,随着印度洋经济体崛起,尤其是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粤港澳三地以扎实的经济基础、强劲的经济增长能力以及濒临南海、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要冲地位,已经成长为我国唯一地处南海的主要经济核心区,同时还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和核心发力点、引领环印度洋贸易圈的领头军。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之下的中国体系,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高度投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引领合作共赢,这一核心理念受到沿线各国的认可和支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互联互动已经变得空前紧密,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经济联动效应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受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深刻变化的影响,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需要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经济比较优势,引进国际高端技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运用国际资本来推动发展国际贸易,以此转型升级国内产业经济结构。尤其是发挥大国经济比较优势,充分发展并提高制造业水平,全面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可以说变局时期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进一步融入和引领全球化的多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发展中国经济要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优化对内对外布局,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9]。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准则,以“互联互通”的理念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走向深化,实现粤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要素自由流动。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目标,不仅是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还包括打造世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圈,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因此,大湾区建设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更稳健持续增长,还可以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新动力,为促进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家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这也刚好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美好愿望。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由“9+2”城市组成,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两个副省级城市(广州和深圳)以及7个地级城市(珠海、中山、东莞、江门、佛山、惠州、肇庆)。总面积约为5.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6958万(实际管辖人口或超8500万人),2017年GDP约为10.0156万亿,全国占比1/8。从近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据来看,2001—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其经济增速仍保持在7%以上。截止到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本地生产总值为15134.2亿美元,实质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为21750美元,空港旅客吞吐量为20169.1万人次,空港货邮吞吐量为795.6万公吨,港口货柜吞吐量为6648.0万标箱,第三产业占GDP比重65.6%[10],初步形成了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江三角洲“二区九市”为主体区域的城市群。

大湾区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湾区内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2017年,湾区第三产业增值比重为65.6%,其中香港第三产业比重为92.2%,澳门第三产业比重为93.4%,均已超过90%;广州第三产业比重为70.9%,深圳第三产业比重为58.6%,东莞第三产业比重为52.3%,均已超过50%,这些城市已从工业经济发展向服务经济模式迈进;从对外出口占比来看,香港2017年以4972.9亿美元高居榜首,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占整个大湾区比重45.6%,深圳以2446.2亿美元排第二位,占整个大湾区比重22.4%,东莞以1039.7亿美元排第三位。从第二、第三产业分布来看,珠海、中山、江门则相对均匀;深圳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54亿元,较去年增长52.8%,浮动比较大;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266.8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153.02亿元,增长8.8%。同期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为26626.37亿港元,增长3.8%[11]。肇庆、惠州、佛山三市在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制造业上的发展优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这就为湾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也是城市间错位发展的基础。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同行政体制让跨区域协同管治成为难题。首先,香港、澳门与广东省在体制机制、行政权力机构、行政权力等级结构、政府规划自主决策权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衍生出来的经济制度、法律体系、行政体系是大湾区内部合作的主要障碍。一方面,香港、澳门与广东在发展规划、行政程序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别,港澳拥有高度自治权,受国家宏观经济干预程度较小,发展策略也主要以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提供基本要素为主,更多偏向于特区城市规划设计,由此导致的粤港澳三地的决策机构和行政程式不同,难以找到合作的对接机构[12]。另一方面,广东省在宏观上主要对接国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很多决策的制定都需要先汇报给国家并取得大力支持后,才可以推行实施,并且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较为薄弱,限制了合作推进的效率和灵活性[13],由此产生的三地权力不同步、不协调问题,导致粤港澳合作难以有实质性发展。

其次,由于历史原因,港澳目前拥有独立的司法体系,不仅运作模式有很大差别,其司法公务人员的法律思维也有差异。香港的法律体系属于“海洋法系”,澳门是“大陆法系”,由此产生的司法判决和法律常规差异都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生的法律事件判决产生影响。一方面,港澳的法院在处理法律事件时主要以港澳基本法为基础,在依据世界各地和港澳本地对法律事件的性质相似的判例作出分析后给予判决,其多数判决并没有成文法的形式。而内地法院的判决主要由法官依照宪法及立法精神作出判决,由此产生的法律差异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另一方面,粤港澳三地的法律语言不同也给合作带来不少困难。香港当前以英文为主,澳门以葡文为主,尽管双方都在推行双语立法体系,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沟通,带来了交流的不便。

最后,粤港澳三地的法治化水平参差不齐,让原本缺失的法律基础与现行的法律存在冲突。从横向维度来说,目前粤港澳三地存在多种国际合作与多边合作的协定,尽管区域合作以宪法作为基础保障,基本法、WTO协定、CEPA协定及各种合作协议并存,但每个协定条款内容、保护水平及合作条文都不尽相同,整体性法律条文存在碎片化倾向,导致三地法治化水平高低不齐。从纵向维度来说,城市内部法治发展在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的形式上也存在冲突,缺乏立法先行的法治思维让粤港澳三地的“差序法治”格局愈演愈烈,这样将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基础更为薄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湾区城市群的法治协同发展。

2.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的差异给协调发展制造障碍。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条件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协调治理、跨境一体化合作非常重要。然而,当前推动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区域协调性不够强、跨境治理有难度。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同质化竞争严重,也存在发展目标不同、利益诉求差异、市场分割严重、行政封锁垄断等现象。

从发展理念的差异性来看,港澳的体制机制决定了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模式,即当下积极实行的“不干预政策”,也是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赞誉为“自由经济制度的堡垒”。在这一政策下,香港利用良好的经济制度环境,用了不到20年时间,就从一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演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全球金融中心。与此同时,这种体制机制的弊端也决定了当市场失效、资本市场无法发挥功能、靠自身调节失灵的状况下,香港政府是不能对经济活动和市场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的,也就只能是所谓的“有限政府”。除此之外,现有的体制机制还导致港澳政府掣肘多、效率低等问题,多数决策无法有效落实,为港澳与内地合作造成了不同步、不匹配现象[14]。而相比之下,内地政府则高度重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仅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还把GDP增长列为政府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加之中央政府的深化改革决心和各种“五年计划”的政策实施,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带动作用。

从利益诉求的差异性来看,粤港澳三地因追求不同,导致竞争也较为激烈。以共建金融合作区为例,当前两地政府对建立粤港澳金融市场试验区已达成共识,但珠海横琴岛和深圳前海地区都定位为金融合作区,其具体的方向、分工都还不明确,面临很多竞争甚至利益冲突的情况。同时,粤港澳三地的合作目前仅保持着政府对政府、企业对企业的合作,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却少有合作[15]。尽管当前粤港澳已签署《大湾区框架协议》,要求三地在产业分工上要有错位发展,但从现有的城市经济功能定位来看,按照框架规划逻辑发展的趋势还不是很明显,更多的则表现出市场竞合的结果。

3.“两制差异性”让港澳同胞对三地融合发展心存疑虑。“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繁荣发展的政治基础,没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就没有港澳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以及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从宏观层面来看,跨越“两制”的城市群建设,国际上虽有类似案例,但结合中国区域特色的研究还很缺乏,内地及港澳同胞对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还认识不足,这也是笔者拿出很大篇幅重点阐述大湾区意义建设的目的所在。从微观层面来看,据笔者走访及调研的港澳情况发现,目前部分香港居民仍然处在弥留政治因素阴霾中,没有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香港来说能够带来什么,更担心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发展会给自身生活带来巨变乃至“不方便”。这些问题从根源上来说,还是港澳人士对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全面,仅从自身利益视角看待其发展。因此,这也给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高层带来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兼顾粤港澳大湾区决策的效率与港澳高度自治的融合问题。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是要逐步实现港澳在政治上“两制”,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一制一体”,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需要特别注重粤港澳居民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在下一步规划中要着重落实三地居民的利益保障。

三、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及主要存在问题研究分析,可以发现,逆全球化时代背景、两制三区、利益诉求及发展目标差异作用下的湾区空间除了传统的区位空间的阻碍外,在行政体制、经济制度、司法体系、文化体系等方面也存在短期内无法融合的鸿沟。市场化、国际化、开放化是粤港澳三地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合作基础。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原则,就是让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让国际化在世界竞争力中起推动作用,让开放化在对外合作中起引领作用。在大湾区整体规划、区域协调发展、司法体系融合、国际合作加深上,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其区域资源配置的自发调节作用,避免使用行政命令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港澳开放经济体及国际化优势,在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内部融合发展,寻求对外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道路”,引领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增长极。

(一)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政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它既是大湾区推动先前的政策问题,也是大湾区建设的实践问题。当前大湾区发展,跨制度、多中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制度创新层面来看,体制机制是大湾区建设的社会治理工具,决定着整个湾区公共资源的配置。推动现有的“行政异城”向未来的“经济社会人文同城”转变,就必须深化改革到体制机制的每一个点,尤其是在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人文相通的基础上,加强湾区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当前,粤港澳三地各自为政,没有统一协调机构,要跨越两制的瓶颈发展区域一体化,笔者建议应尽快建立一个统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独立机构,在粤港澳三地政府间各派专员负责统筹协调湾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机构中心可下设金融、港口、法务、教育、科技、交通等专责事务局,同时建议粤港澳三地每年召开一次高层领导峰会,主要是统一发展意识,协调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此外还要定期召开三地司法、教育、港口、金融、科技、交通等部门对部门的联席会议,主要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经济发展面临的一般性经济协调问题,努力填补粤港澳三地在合作中的制度差异,尽快打破湾区内部的行政体制障碍。

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区域一体化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快与慢检验着大湾区的发展成效。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消除湾区内部阻碍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笔者认为,湾区内部的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个别区域简单化平衡发展,而是建立多圈多核的经济区,以经济区为中心,辐射联动周边城市一起发展,通过加深对各个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共享各类生产资源要素,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一方面,要以香港为中心,发挥其国际金融优势,加强港深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打造以“港深”为中心的粤港澳金融经济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广东港、深圳港、香港港这三个世界级集装箱港口优势,以珠海港、东莞港等周边港口为支撑点,在现有的东西两岸物流格局中,建设错位发展、三港联动、多港助力的世界级港口群,进一步巩固香港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强化广州港、深圳港的国际门户枢纽港功能,优化港口布局,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群综合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整个珠江三角洲、港澳以及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整体影响力。

(二)整合三方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打造湾区命运共同体意识

利益是团结的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就是凝聚力量,团结发展。当前粤港澳三地,不仅有制度障碍,还有思维差异。香港、澳门处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其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也与广东省大不相同。因此,推动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就是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在湾区内凝聚各城市的政府、企业乃至所有公民的“合力”意识,共同努力走出本位主义的本体化思维,推动湾区命运共同体建设。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把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进行有效对接,充分利用港澳的国际化和开放经济体优势,加强合作,进一步优化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三)讲好大湾区利好故事,打消部分港人对湾区融合的疑虑

因历史遗留问题,部分港人对湾区内融合发展的看法褒贬不一。推动大湾区发展,不仅要提高大湾区发展的“硬实力”,更要增强其“软实力”,不仅要对内讲好大湾区建设对港澳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更要对外讲好大湾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会带来发展新机遇。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资源,大力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告诉港澳同胞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国际社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不断加强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学术界、媒体界、企业界和民间多层次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大家逐步形成思想与行动的共识。通过联谊各方资源、各方渠道共同为讲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好故事贡献力量,让大湾区的好故事既入脑、又入心,既深入人心、又打动人心。

猜你喜欢

城市群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